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e-Os同位素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因制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史仁灯  郝艳丽  黄启帅 《岩石学报》2008,24(11):2515-252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主要由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的苦橄岩(包括越南的科马提岩)、长英质岩石以及层状岩体和岩墙组成,其物质来源直接关系到其成因是否与地幔柱活动有关。Re-Os同位素体系是地核、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最佳示踪剂。前人对ELIP内的Re-Os同位素研究表明,低Ti玄武岩的Os含量为0.006×10^-9-0.40010^-9,^187Os/^188Os初始值为0.1371~1.403,并提出其与地幔柱活动有关;而高Ti玄武岩的Os含量为0.00410^-9~0.56010^-9,^187Os/^188Os初始值为0.1271~5.19,认为起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或地幔柱上升过程中受到大量岩石圈地幔“混染”(xu JF et al.,2007);科马提岩的0s含量为1.2410^-9~7.0010^-9,^187Os/^188Os初始值为0.1251~0.1261,苦橄岩的Os含量为0.3210^-9~2.32910^-9,^187Os/^188Os初始值为0.1233~0.1266,指示苦橄岩和科马提岩均来自亏损地幔源区(Hanski et al.,2004;陈雷等,2007)。本文利用Os含量最低、^187Os/^188Os最高的高Ti玄武岩作为地壳端员,用铁质陨石、原始上地幔(PUM)和亏损地幔(DMM)作为地核和各种地幔端员,分别做二元混合计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玄武岩和所有苦橄岩及科马提岩均落在地壳和DMM混合曲线附近,并且邻区特提斯洋地幔岩与DMM具有相近的Os含量和^187Os/^188Os组成,据此推测峨眉山火成岩的形成与特提斯洋的活动有关,主要受控于地壳和亏损地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尔金地区以巨型阿尔金走滑断裂而著称,断裂以西为阿尔金山地区,以东为祁连山地区.近年来人们陆续在阿尔金断裂两侧发现榴辉岩带,即南阿尔金榴辉岩带(车自成等1995;刘良等1996)和柴北缘榴辉岩带(杨经绥等,1998,2000),指出阿尔金断裂两侧的岩石单元可以对比,并推断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位移了约400 km(许志琴等,1999;葛肖虹等,1999).  相似文献   
3.
CCSD主孔1113~1600 m花岗质片麻岩单元的变形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2000m岩性剖面揭示了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段为地表北苏鲁超高压花岗质变质岩剪切构造叠覆岩片中的石湖镇构造岩片的花岗质片麻岩的下延部分。本单元之上下界线为韧性剪切带,内部发育小型韧性剪切变形,仅局部可见旋转碎斑体系等剪切指向标志,以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为主,其次为NW向SE的正滑剪切指向,并主要发育于较软弱夹层内,后者成为苏鲁地区存在伸展型穹隆构造的新证据;在1140~1280m岩性段内发育断续、较弱的拉伸线理,拉伸线理总体向SE倾伏,倾伏角为10~36°;花岗质片麻岩单元内部分石英以多晶石英条带的形式存在,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矿物长石基本没有动态重结晶现象,仅具较弱的形态拉长特征(X∶Z=2左右),总体面理倾向170°E,倾角平均20°,明显不同于其他岩性单元内的面理产状,可能主要代表折返变形之前的近东西向构造,而其他岩性单元受折返变形影响较大,其面理产状主要代表折返阶段形成的NE-NNE向构造;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进行石英组构分析并与费氏台测定对比,表明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单元经历了中—低温变形,局部残留有高温组构,剪切指向主要为SE向NW的逆冲,其中高温组构与中温组构均显示为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反映折返早期与折返主期岩片的相对剪切方向一  相似文献   
4.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10 -6~ 2 6 4× 10 -6之间 ,且与金矿床关系较密切。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岩石组合为闪长岩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小于 4(1.8~ 3 .2 ) ,ΣREE为 130× 10 -6~ 188× 10 -6,与铜矿床关系较为密切。结合包体岩石学研究得出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浆为幔源碱性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 ,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是分异的幔源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的成矿环境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是一个火山岩广泛分布的国家,火山岩区的金矿不论其数量和储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根据金和火山活动的关系,可划分出6种金矿类型,它们主要分布在6个火山岩区中,不同地区金的成矿作用各有其特色,总体可概括出7条成矿特征,这对于在我国广阔的火山岩区寻找金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缘发育一套与超高压变质带并行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带,岛弧火山岩以玄武岩类为主,包括一些中酸性岩类,岩石以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蚀变为特征,区别于该地区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区域变质的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该早古生代的岛孤火山岩显示三组地球化学特征:①VTG-Ⅰ,岛弧拉斑玄武岩(IAT);②VTG-Ⅱ,高Al次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③VTG-Ⅲ,较N-MORB更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异常MORB)。研究认为前两组火山岩是成熟岛弧两个发育阶段的特征性产物:洋壳俯冲到陆壳的初用,由俯冲洋壳和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岛弧拉斑玄武岩(IAT),随着俯冲板块的速度加快和岛弧周围地壳的加厚,则形成钙碱性玄武岩(CA)、高Al玄武岩。第三组火山岩形成于弧间盆地,由亏损的地幔楔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比N-MORB亏损的的火山岩(异常MORB)。岛弧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法U-Pb年龄为514.2±8.5 Ma,说明柴北缘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向陆壳的俯冲作用。鉴于该地区代表陆-陆俯冲作用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石也是形成于早古生代(494Ma),认为陆-陆俯冲作用发生在洋-陆俯冲作用之后,二者时间和空间相伴随。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玉石沟蛇绿岩形成于晚震旦世的SHRIMP年龄证据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玉石沟蛇绿岩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北祁连山中部 ,由地幔橄榄岩、堆晶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熔岩以及夹杂在其中的硅质岩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是方辉橄榄岩 ,其主要氧化物成分较为单一 ,具 L REE富集、Eu亏损的 U形 REE配分模式 ,亏损强不相容元素 ;枕状熔岩具典型 MORB特征 ,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 MORB和 IAT区域 ,指示蛇绿岩可能形成于类似于洋中脊的构造环境 ,并受到火山弧岩浆作用的影响。堆晶辉长岩具明显的 Eu正异常 ,其锆石离子探针 (SHRIMP) 2 0 6 Pb/2 38U加权平均年龄为 5 5 0± 17Ma,Th/U值为 0 .5 3~ 1.85 ,大于0 .2 3,为岩浆成因锆石 ,其年龄代表辉长岩的成岩时代 ,推断玉石沟蛇绿岩形成于晚震旦世。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中花岗质岩浆作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祁连南缘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年龄为 4 6 6~ 4 95 Ma)上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 (达肯大坂片麻岩 )中存在三类花岗岩组合 : 类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 类 :二长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含白云母花岗岩 -正长花岗岩 , 类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为 4 73Ma, 类岩石组合中的正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4 4 6 Ma,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397Ma。从三类花岗岩组合的组成矿物来看 , 类和 类的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碱性长石、黑云母 , 类的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 ;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看 , 类和 类花岗岩为 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6 1%~ 6 9% ,Na2 O/ K2 O>1,ANK<1,δEu=0 .7~ 1.0 ; 类花岗岩为 S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70 %~ 76 % ,Na2 O/ K2 O<1,ANK>1,δEu=0 .1~ 0 .3;从构造环境上看 , 类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大陆边缘 , 类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 , 类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我们认为 ,早奥陶世 ,南祁连洋板块向北俯冲于祁连陆块之下 ,规模不大的南祁连洋很快闭合 ,但俯冲下去的大洋板块仍拖动柴达木陆块继续俯冲 ,俯冲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总被引:31,自引:20,他引:31  
在利用成象测井资料准确地恢复岩心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1200m精细构造柱。划分了由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组成的第一岩性-构造单元及由副片麻岩夹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透镜体组成的第二岩性-构造单元,自上而下岩石的面理产状由向东陡倾变为向南东缓倾。第一岩性-构造单元的榴辉岩与超镁铁质岩是毛北榴辉岩杂岩体的组成部分,在榴辉岩中发现以南北向拉伸线理及由北往南的剪切指向为特征的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举止。位于第二岩性一构造单元下部(770-1130m深度)300多米厚的韧性剪切带是地表出露的毛北韧性剪切带在孔下的延伸,剪切应变及石英组构分析表明,在伴随的退变质角闪岩相一绿帘角闪岩相一绿片岩相的转换过程中,剪切应变由自SE往NW的“逆冲”转为NW向SE的正向滑移。结合钻孔围区地质,重塑了上部由毛北榴辉岩杂岩体与副片麻岩围岩组成的轴面向SE倾斜的同斜倒转褶皱系,以及下部为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模型。钻孔验证了VSP地震反射剖面中850-1200m深度的强反射层与韧性剪切带相吻合。结合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折返构造的研究,提出该构造模型的成因与折返阶段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斜向上的挤出及后折返阶段的穹隆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东海橄榄岩与榴辉岩中部分矿物的初步测试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一种金属矿物。其矿物结构与镍纹石近似。推测该矿物为具地幔特征的铁镁质残留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