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宝坻地裂缝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地裂缝具有集中出现、反复活动、重复致灾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天津宝坻县隐伏岩溶区地下水开发与地裂缝成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分析地裂缝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裂活动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过程的关系,认为过量开采奥灰水是产生地裂缝的主导因素。随着水位下降,盖层介质固结压密作用是导致地面压缩变形乃至地裂缝发生的直接原因。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固结压密作用的物质基础———松散盖层的厚度、岩性,是构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充要条件。当这种不均匀变形程度足以使土体连续性破坏时,则地裂缝便在沉降区应力集中的部位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任丘地区井孔注水、地震、地裂缝活动之间的时空关系,认为地质环境是地缝发生的物质基础;区域中,强地震是地裂缝形成的主导因素;井也注水可引发微震,一般不会导致地裂缝的产生,只是地裂缝形成与发展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由于研究区内化工业较为发达,其排放的工业三废中,各种污染物以水溶液为载体,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地球表生带,使得区土壤及包气带的元素迁移、离子交换、氧化与还原和生化作用等表生地球化学自然态受到破坏。本文对区内污染源、主要污染途径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对本区表生化学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油藏环境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产甲烷过程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基础问题之一;同时,由于油藏环境微生物在微生物采油、生物腐蚀及生物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近1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深入认识这一特殊地质环境中烃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以油藏环境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途径和生物标志物为重点,综述了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机理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手段在油藏相关样品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讨论了油藏残余油生物气化开采的微生物基础,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东庞矿突水陷落柱三维地震处理效果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庞矿2903工作面突水陷落柱为例,利用三维地震的纵横剖面、联井剖面、等时切片与沿层切片对陷落柱进行了对比解释,并对偏移速度90%、95%和103%的3个不同地震数据体上陷落柱边界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偏移速度95%的地震处理效果较好,地震沿层属性切片技术对陷落柱的解释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方家庄地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掌握区内地裂,房裂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对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开采过程及地面变形与地裂关系的研究,确定了本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利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太沙基因结原理进行了地裂缝成因机制的探讨,认为该区地面升降是导致地裂发生的直接原因,粘性土层是地面变形的物质基础,大强度交流量开采奥灰水是地面变形的主导因素,地下水系统功能和松散层厚度,岩性在横向上的变化,是地面不均匀变形的充要条件,当地面变形程度达到足以使土体完整性坡坏时,地裂缝便在区内应力集中的部位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