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
大冶市还地桥区域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变形及塌陷;造成区内居民房屋出现不同程度开裂变形、地面设施破坏.依据该区煤矿采空区勘查成果,对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勘查区内的采空区及地表变形处于残余变形阶段,按今后50年地面累计变形情况计算结果将勘查区采空区划分为不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稳定区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较多旧石器遗址逐渐在秦岭南麓汉江流域被发现和研究,其中少数遗址开展了测年研究工作,研究揭示出这些遗址年代横跨了早、中和晚更新世,但总体而言年代序列仍显薄弱。基于磁性地层学、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释光定年法在第四纪黄土堆积中的成功应用,我们采用这3种方法组合的综合定年策略对汉江流域郧县盆地内的柳陂酒厂和吴家沟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测年研究。柳陂酒厂遗址剖面深度为18.0 m,其0.6 m、 0.8 m和1.1 m处的释光年代分别为126±8 ka、 145±15 ka和154±11 ka,因此该遗址上层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0.15~0.13 Ma;在剖面13.5 m处发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时结合磁化率曲线和野外地层,以及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情况,我们推断下层石器文化层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约为0.78~0.71 Ma。吴家沟遗址剖面深度为9.0 m,在6.2 m处也出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样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我们推断其石器文化层也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与柳陂酒厂遗址下层石器文化层同期,约为0.78~...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较多旧石器遗址逐渐在秦岭南麓汉江流域被发现和研究,其中少数遗址开展了测年研究工作,研究揭示出这些遗址年代横跨了早、中和晚更新世,但总体而言年代序列仍显薄弱。基于磁性地层学、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释光定年法在第四纪黄土堆积中的成功应用,我们采用这3种方法组合的综合定年策略对汉江流域郧县盆地内的柳陂酒厂和吴家沟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测年研究。柳陂酒厂遗址剖面深度为18.0 m,其0.6 m、 0.8 m和1.1 m处的释光年代分别为126±8 ka、 145±15 ka和154±11 ka,因此该遗址上层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0.15~0.13 Ma;在剖面13.5 m处发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时结合磁化率曲线和野外地层,以及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情况,我们推断下层石器文化层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约为0.78~0.71 Ma。吴家沟遗址剖面深度为9.0 m,在6.2 m处也出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样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我们推断其石器文化层也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与柳陂酒厂遗址下层石器文化层同期,约为0.78~...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石山区、抗旱找水及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等找水打井工程项目,主要找水地层岩性为纯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通过3个实例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在这三种典型地层中找水的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纯碳酸盐岩区,岩溶相对较发育且连通性较好,含水层实测为大范围似层状低阻异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区,地下电性结构随着碎屑岩沿测线分布范围的无规律变化,依据电阻率特征很难准确区分碳酸盐岩、碎屑岩及低阻含水层,应结合其他电性参数如极化率异常综合分析,排除无效异常;碎屑岩区岩性单一,电性特征与地层岩性基本一致,含水异常应主要追踪断层、裂隙等含水构造。异常推断解释,先数据反演定性了解测区电性结构,在视电阻率断面呈“U”、“V”型异常初步确定位置,最后将电测深曲线为“H”、“A”、“KH”、“HA”等类型的低阻异常测点排除低阻岩组干扰后推断为地下水有利异常测点,为设计井位、井深提供依据。通过实例对比,钻探异常深度比测深极距定量解释深度最大约浅10%,故设计井深宜定在测深曲线异常最低点的定量解释深度即可,含水层以下多余的井深可作为沉砂段使用,有利于成井的成本控制。这些数据分析方法和经验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广西开展高密...  相似文献   
5.
岩风洞遗址位于湖北建始县西南部,长江支流清江流域中上游地区.2008年4~5月和2010年9月,联合考古队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获取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文化遗存,出土石制品36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石器以片状毛坯为主,刮削器和砍砸器为主要类型,多采用锤击法加工.野外工作期间,考古队员还对岩风洞洞穴堆积及周边地质、地貌环境进行了考察.根据地貌、地层和文化面貌对比,推断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6.
从力学角度利用三维有限元研究空间效应,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整体有限元分析和一种简化方法比较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对影响空间效应诸因素(支护桩桩长,支护桩桩间距,支护桩桩径)进行了多方案计算比较,并用实例说明,且从承载力角度和角形角度分析了三种因素中利用空间效应的较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五颗树地区青三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砂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细砂岩,分布广、沉积厚,砂地比值高,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于东侧大安-古龙坳陷的青山口组烃源岩,烃源岩以I型干酪根为主;发育于青三段之上的嫩江组暗色泥岩分布广、有机质含量高,为有效的区域性盖层;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各发育一条东南倾向的断层,由于其封堵性差,对油气藏起破坏作用。通过对油气成藏要素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青三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斜坡背景下低幅度背斜成藏模式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