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8篇
  免费   1079篇
  国内免费   1565篇
测绘学   677篇
大气科学   1190篇
地球物理   1511篇
地质学   3191篇
海洋学   966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496篇
自然地理   9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2017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为期5年的试验性应用,期间累计下潜100余次,形成和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应用保障体系和专业的应用人才队伍。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中运行与保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针对其中设备与备品备件管理、运行作业管理、拆检总装管理、数据资料查询与利用等方面的重要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与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设备资源、作业成果以及经验积累传承之间的高效衔接与复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装备运行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保障海上作业安全。文章提出的载人潜水器运维体系能够为我国其他行业或部门的载人潜水器、远程缆控机器人(ROV)、水下自治机器人(AUV)等重大海洋装备的运行与保障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流浪乞讨者的空间管治与日常生活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铎  蔡慕言  梁金多  朱竑  高权 《地理科学》2019,39(3):450-458
以广州流浪乞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针对流浪乞讨者的空间管治政策与手段,分析流浪乞讨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与生境协商。研究发现:在地方城市政策对流动性与公共秩序限制的双重压力下,在流浪乞讨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不仅有针对管治行动者而刻意为之的特殊营建,亦有基于程式化生活流程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重塑与真情实感的展演。地方政府基于空间目标的救助与真实存在的日常生活实践存在着一种张力。研究关注了城市边缘群体日常生活对地理意义的主动塑造过程,对全面理解并规范管理中国城市流浪乞讨现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弧形海岸裂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弧形海岸波浪产生的裂流严重危害人类活动,但是目前对其特征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对Haller物理模型实验和三亚大东海的数值模拟表明FUNWAVE模式具有较好的裂流模拟能力。基于该模式进行了多种弧形海岸条件的裂流数值模拟,给出裂流的一些特征:(1)海岸弯曲度增大,裂流增强;(2)海岸坡度对裂流有比较大的影响,太陡或太平缓的海岸不利于形成裂流;(3)海岸尺寸减小,裂流减弱;(4)波高和波周期增大,裂流增强,但是对于某些海岸而言,0.4m波高可能就存在危害比较大的裂流。  相似文献   
4.
Ophioleila elegans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蛇尾。2014年大洋35航次中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在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链的采薇平定海山水深1660m处采集到2株该种标本。该种首次发现于夏威夷海山相似的生境当中,本次采集到的样品是继首次发现之后的再次公开报道。本文中对该种的形态学特征,如腕部骨骼等,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同时基于COI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都表明,Ophioleila属与辐蛇尾科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获取天山博格达自然遗产地土地覆盖分类,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DEM-NDVI-土地覆盖分类”散点图分析研究区植被受海拔和坡向的水热空间变化影响的分布特征,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提取博格达遗产地山地垂直带,并结合研究区的气温、降水数据和NDVI变化特征分析垂直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 本文利用“DEM-NDVI-土地覆盖分类”散点图,揭示了研究区1989年和2016年的NDVI值和分类类别随着海拔上升的变化特征,其中NDVI值随着海拔上升呈现“倒U形”变化,而不同分类类别在一定的海拔区间内呈现出聚集效应,且不同分类类别有明显的高程界限。② 1989年和2016年博格达遗产地山地垂直带分带上限分别为:1278 m和1185 m(温带荒漠草原带)、1784 m和1759 m(山地草原带)、2706 m和2730 m(山地针叶林带)、3272 m和3293 m(高山草甸带)、3636 m和3690 m(高山垫状植被带)。③ 博格达遗产地1989年和2016年山地垂直带受区域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温带荒漠草原带最为敏感,其上限变化最大,向下收缩93 m;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则向两侧扩张49 m;山地草甸带带宽基本保持不变,但整体上移了约20 m;冰雪带则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向上退缩54 m。  相似文献   
6.
7.
Kiacatoo Man, a large, rugged Aboriginal adult buried in the Lachlan riverine plains of southeastern Australia, was discovered in 2011. Laser‐ablation uranium series analysis on bone yielded a minimum age for the burial of 27.4 ± 0.4 ka (2σ). Single‐grain,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ages on quartz sediment in which the grave had been dug gave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6.4 ± 1.5 ka (1σ). Luminescence samples from the grave infill and from sediment beneath the grave exhibit overdispersed dose distributions consistent with bioturbation or other disturbance, which has obscured the burial signal.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minimum (U‐series) and maximum (luminescence) ages places the burial between 27.0 and 29.4 ka (2σ). Luminescence ages obtained from the channel belt of between 28 ± 2 and 25 ± 3 ka indicate that fluvial sedimentation was occurring befor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roader geomorphic setting. Together, these results are internally and regionally consistent, and indicate that Kiacatoo Man was one of the more ancient individuals so far identified in Australia. His remains are important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atterns of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other processes that have shaped people in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through time. Copyright © 201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IN DARLIDAI MOUNT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under the broad-leaved and pine mixed forest in Darlidai Mountainwas studied. Seven sample plo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ltitude gradient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soil animals in every sample plo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45 groups and 1956individuals, which axe involved in 3 phylums, 7 classes, 16 orders, respectively. The altitude is a key factor which af-fects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Both the groups and individuals of soil animals increase with altitude increasing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hich contrastes with ordinary cases, resulting from special micro-climate in studied area. Thegroups and individuls of soil animals are the most under the broad-leaved and pine forest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the least under Picea-Abies forest in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后续开发和用户软件系统的升级,介绍了软件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上更新功能或数据的原理和方法,并用C#.Net进行了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80年以来长江上游10次洪涝过程的500hpa环流形势分析,并用车比雪夫多项式对500hpa高度场进行展开,研究了各类洪涝过程的中期演变特征,发现代表不同洪涝过程环流形势变化的不同的车氏系数值都有明显的特征变化,结合欧洲中心中期数值预告96小时500hpa高度场的车氏系数分析,可为洪涝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