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有效的复杂多边形裁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线思想和梯形分割技术的多边形裁剪算法,其主要步骤包括:计算主多边形(集)与窗口多边形(集)的交点,提取所有交点和多边形边界结点的纵坐标(y)并进行排序;以排序后的y作水平扫描线,分别对主多边形和窗口多边形进行梯形分割,获得两组梯形集合;对这两组梯形集合逐行执行梯形单元"交"运算,最后对结果交集进行边界追踪建立裁剪多边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多边形裁剪算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保山市及其郊区昌宁1964-2010年47 a的气象观测资料,主要选取城区与郊区同期的气温、相对湿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保山市城市热岛、于岛强度均逐年增强.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春季最强,秋季最弱;日变化T02:00达到最强,而T 14:00最弱.干岛季节变化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日变化T02:00最强,而白天较弱.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对保山市城市热岛与干岛强度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城市热岛、干岛强度影响较大的人文因子均是年末人口,而影响最大的自然因子分别是降水量和总云量.  相似文献   
3.
“天擎”是“数算一体”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具备海量数据存储、全业务贯通、数据应用高效的能力,其支持各类气象应用的“云”化融入,全面支撑“云+端”的气象业务模式。该研究以云南省降水量告警系统为例,分析了应用系统融入“天擎”的全套流程。首先从系统技术架构的设计着手,对照融入要求,确定需要融入的切入点;然后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产品加工、业务监控、业务应用等5个方面对系统融入流程进行了具体研究;最后,针对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作了技术总结,可为后续融入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天擎”的系统融入开发流程较为简洁快速,普通开发人员较易上手,整个融入过程能从系统技术架构的多个层面减少不必要的开发步骤,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The Jiyang Sag and the Liaohe Basin are the two important areas where immature oil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China. From these two areas immature-low mature to mature 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carbon isotopic analysis.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are dominant in the Jiyang Sag while crude oils are dominant in the Liaohe Basin. The maturity index, Ro, for source rocks varies from 0.25%(immature) to 0.65% (matu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ithin this range of Ro values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and crude oils, as well as their fraction components, have experienced observ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tend to increase with burial depth, the oils become from immature-low mature to mature, and the rules of evolution of oils show a three-stage evolution pattern, i. e. ,light→heavy→light→heavy oils. Such variation trend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wo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es and the main hydrocarbon-forming materials being correspondingly non-hydrocarbons and possessing MAB characteristics, lower thermodynamic effect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towards the mature stage, with increasing thermodynamic effects,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kerogens into oil has become the leading factor,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bond-breaking ratio of ^12C-^13C also increases,making the relatively ^12C-rich materials at the low mature stage evolve again towards ^13C enrichment.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漾濞MS 6.4地震云南数字化井水位分钟值数据同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观测仪器采样率对井水位映震能力的影响,并对水位同震响应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漾濞MS 6.4地震,13口同震响应观测井主要分布在震中距200 km范围内的红河断裂带北侧和小滇西地区;同震响应形态可分为阶升(上升)型、阶降(或缓降)型、阶变(阶升、阶降)—复原型等3种变化类型,阶升型同震响应幅度相对大于其他2种类型;由漾濞MS 6.4地震烈度长轴和短轴共同划定的椭圆区域来划分此次地震静态应力和动态应力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各观测井受力状态初步分析水位同震响应变化形态的力学机理;在静态应力影响范围内,井水位同震响应主要表现为阶升变化;在静态应力影响范围以外,除以阶变(阶升、阶降)—复原变化为主外,还有阶降(缓降)、阶升变化。观测仪器采样率对井水位映震能力的影响较大,水位秒钟值数据的同震响应变化形态更加完整,但目前水位秒钟值数据的收集和使用都还在不便之处,这种情况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平面点集凸包Graham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平面点集最小凸包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平面点集进行扫描,查找到最左、最右、最上、最下4个方向上的极值点,以此构造出一个初始凸包,并删除初始凸包内部的所有点;然后把剩余点集分组,每组运用格雷厄姆(Graham)算法生成一个新的凸包;最后将所有子集凸包的顶点看作一个新的点集,再次运用Graham算法生成最终凸包。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缓冲区边界曲线上各点距缓冲目标距离相等的性质,建立一种基于矢量追踪思想的缓冲区生成方法.提出并探讨了以下优化技术:进行缓冲目标弧段重采样;扩展弧段数据结构以提高点、弧距离计算的效率;闭合边界追踪过程中采用折半逼近的追踪策略并进行动态数据压缩;对缓冲目标集合进行自适应分组和运用分治算法等.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内存占用、计算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其计算效率亦可满足一般的GIS应用需求;此外,该算法中边界追踪的思想可以推广应用于空间分析算法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CAP方法反演2021年漾濞6.4级地震震源机制,并基于云南地区2015~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采用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反演漾濞6.4级地震前后不同时段的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云南地区2013~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震源区附近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漾濞6.4级地震性质为右旋走滑型,矩震级MW6.03,矩心深度5.8 km,节面Ⅰ走向39°、倾角75°,滑动角-16°;节面Ⅱ走向133°、倾角75°、滑动角-164°。应力张量方差空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经历了一个低值-显著升高-震前下降形成新低值-震后显著升高的变化过程。应力张量方差时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在地震前1~2 a达到最高值,后持续下降,下降至最低值后发生转折并趋势回升,整体呈正“V”字型,地震发生在正“V”字型转折后趋势回升阶段。应力张量方差的时空演化特征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分析当前广东省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和土地整治方面的政策要求,设计了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不仅实现了五大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提供了基于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的专题分析和图形辅助审核功能.基于此,设计实现了跨部门用户管理,并通过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实现了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0.
2022年5月13日腾冲ML3.8地震发生前,3月开始小滇西区域地震频率增强,云南腾冲地区形变面膨胀资料出现显著压缩变化,腾冲地区同步出现静水位破年变、水氡高值异常。基于腾冲区域异常变化,开展流体地球化学取样研究,选取震中距在28—48 km范围内的叠水河冷泉(<25℃)、石墙热泉(45℃—55℃)、大滚锅沸泉(> 55℃),利用多元素综合分析方法,如B/K和K/Li交会图、Cl-Li-B和B-F-Cl三元图等研究流体异常变化,发现震前3个泉点的K/Li比值均显著升高,B在热泉及沸泉中出现高值,而Sr在冷泉及热泉中同样出现高值变化等现象。综合分析认为,基于腾冲地区火山地质及水热条件,在震前具有流体相关逸散性强、溶水性高及易迁移性大的元素,对于地震地球物理异常识别具备研究价值,有助于提升地球化学在地震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