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小概率事件历史样本作多层递推迭代,逐次改变引入样本数求取权函数,建立一种平稳统计模式。模式信息容量大,收敛快,克服了常规统计模式的局限性,在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模型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数值预报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给要素预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但是在同属于一个天气尺度系统下的某地区用纯MOS预报欲分离出某一个点(县)的预报是较为困难的。统计分析表明,湖州站降水与各县站降水的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8。因此,作为分县预报要达到较理想的目的,就必须足够地考虑单站要素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相似文献   
3.
在初步实现了短期MOS预报业务化后,完善、优化预报模式很快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保证模式的稳定性,如何进行因子最佳搭配,如何检测模式的隐性误差等成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化水平的关键问题。我们对因子作了稳定性筛选,对逐步回归方法提出了改进,采取容许值截断因子、记忆检验及子集筛选等技术方法,现就我们的探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次梅雨锋低空急流形成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1979年6月24—25日的一次梅雨锋低空急流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它的形成是由于在300mb高空急流中心附近产生的地转不平衡,使急流入口区的右侧造成高空辐散的作用。当高空急流中心东移,急流入口区右侧的高空辐散区移到江淮流域上空,由此高空辐散引起对流层下部的质量调整,致使低空造成降压区与辐合。这降压区造成的变压风迭加到低空的西南气流上,沿通过该负变压区(或负变高区)中心的西南气流作为一条轴线,轴线的右侧变压风使西南风偏向低压一侧,从而使西南风的动能增加;轴线的左侧变压风使西南风偏向高压一侧,从而使西南风的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飑线过程的物理特征及形成机制,我们就影响浙北地区较为严重的80年“6.26”飑线过程作了分析,对一些物理量作了计算,本文根据分析和计算结果作初步概述,试图从中摸索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暴雨是我们嘉兴地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同时又是我们预报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从总的来说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有:1.水汽的输送和累积。2.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3.抬升条件即触发机制,系统性冷空气影响是大规模的暴雨产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油印沦文材料的插图有的用腊纸在钢板上刻好,进行印刷,然后把图集中附于全文后面,有的是直接在打印的腊纸上描绘刻写好,这两种方法所画的图面都不甚清楚,尤其曲线无法画准确,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1.在打印腊纸上留出插图位置,用较好较白的纸张印出二份。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1990年7月25日15时17分~16时15分,德清县自西向东出现了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城关地区、龙山、筏头、对河口乡下了直径约4cm 的冰雹,测站测得雷雨大风26m/s,强风区波及8个乡镇共42个自然村,受灾极为严重。本文对这次过程的性质及落区落时预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1988年8月7日23时,“8807”号台风在浙江象山县林海乡(即29.4°N,121.9°E)登陆,台风登陆前突然转为偏西方向,强度反有加强,掠过杭州伸向内陆。德清三合乡在台风环流前部出现了局地龙卷,整个杭城遭到正面袭击,损失惨重。由于这次台风生成于近海,登陆前由西北移动路径突然西折,登陆快,破坏性大,给预报及抗台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对历史上部分相类似的台风个例作了分析对比,发现了一些带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及8807号台风自身的异常性质,这些对今后建立登陆台风的路径预报及风雨分布特点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93年8月2日至4日的一次盛夏连续暴雨过程分析,发现整个过程是由槽前和槽后两种不同类型的暴雨过程组成,并揭示了大尺度环境场和地转偏差等物理量特征对暴雨预报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