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大气科学   47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合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 2003年 8月 21~ 22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带高压和冷暖空气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有预报指示意义的特征.并对日本传真图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在暴雨预报中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维重力内波和对流云街的启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个下部为弱不稳定层、上部为稳定层的二层模式中,求解线性化的大气动力—热力学方程组,表明一个孤立山丘所引发的重力内波,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与边界层中对流相互作用,形成大气低层的涡漩活动,其图象与观测到的对流云街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3.
东风暖平流暴雪的物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7年1月1-3日黑龙江省东部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物理诊断方法,提出东风暖平流引起暴雪的物理条件,从机理上证实了预报经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周期振荡在OLR资料上的反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谢安  叶谦  陈隆勋 《气象学报》1989,47(3):272-278
本文根据最近8年卫星所接收到的地球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除了季节变化之外,准8d振荡和30—50d低频振荡是两个很显著的周期活动,前者和高原低涡活动有关,而后者则与夏季进入高原的两条水汽通道相联系。统计说明,高原地区主要受南来系统的影响,特别在夏半年。 本文的结果表明,对于常规资料稀少的高原地区,OLR是一种很有用的资料,与其它资料结合,将有助于揭露天气事实和研究天气过程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安 《气象》1987,13(7):3-9
大气环流低频振荡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低频波的活动与季风的活跃/中断交化有关,而且在低纬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仅就其中的三个问题,简要介绍研究的现状和主要成果。作者认为,低频振荡的研究有可能为中期预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陶祖钰  谢安 《气象》1980,6(4):8-10
本文对1973年4月30日长江中下游倒槽静止锋上产生的一个气旋进行动力学分析,寻找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这次气旋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29日20时以前为酝酿阶段,倒槽逐渐发展并在槽中形成静止锋;29日20时—30日08时为气旋发生阶段,形成有冷暖锋结构的闭合低压;30日08—20时为维持阶段,气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30日20时—5月1日08时为发展阶段,气旋显著加深。图1为气旋在倒槽中形成时的地面形势及其以后的动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夏季梅雨锋上发生的暴雨过程中,常产生弱气旋波,我们称为“梅雨气旋”。1978年6月25日发生在淮河上游的气旋是一次典型例子。本文对此例作了诊断分析,探讨气  相似文献   
8.
东北区域暴雪天气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人海  张志秀  高煜中 《气象》2008,34(4):22-29
2007年2月14日和3月6日中国东北先后出现暴雪过程,降雪过程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超出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极限,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在收集大量降水、T213和地面高空气象报告等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东部这两场大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并利用GRAPES进行了数值模拟.这两次暴雪过程由于500hPa上空冷空气强度和入侵路径的差异,分别是由蒙古低槽东移和西南涡东北上(对应地面为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引起的,后者的天气形势与东北夏季暴雨的一种形势有很大的相似.GRAPES对这两次暴雪过程模拟的结果表明,不仅能够成功地预报天气尺度的主要环流形势演变和影响系统的移动路径,还能够预报出与主要降雪区域相对应的低空中尺度辐合系统,比仅用高空观测报告分析的结果有很大的改善;对降雪强度变化和落区移动状况也能够很好地作出预报,但是有时预报量有偏大的弱点.可以认为GRAPES提供的各种预报产品对日常业务实时应用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通过分析NCEP/NCAR 1973~1998年(共26年)4~8月的再分析比湿场和风场资料,研究了南海夏季风期间的水汽输送特征.夏季,东亚上空水汽水平输送特征在各月有很大差异,这是夏季风环流系统演变的结果.孟加拉湾南部地区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地,来自上游孟加拉湾南部地区的水汽输送对南海季风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经向水汽输送主要有利于20~30°N之间华南地区的水汽辐合.从总的收支看,南海地区是一个水汽汇区.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的水汽输送通道存在明显差别.在爆发偏早年,从赤道印度洋到南海地区的输送通道建立早且维持时间长,4~5月南海易成为水汽辐合区;在偏晚年,南海地区水汽则是辐散的,不利于形成季风性降水.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与长江中下游旱涝年的水汽输送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短期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T106资料提供的700hPa高度场和850hPaθse场格点资料,计算欧氏距离找相似的方法,实现了24、48h21个市(县)夏季降水预报的自动化。经检验达到一定的精度,可成为日常预报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