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7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收集观测连续、动态稳定的井(泉)的水位、水氡观测资料,选择适合中期和中短期的异常提取方法,对大同6.1和张北6.2级地震前的水位、水氡异常进行分析,依据统计资料给出了山西及其邻区强震地下流体中期和中短期发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九五”地震科技攻关地下水化学及 EIS2 0 0 0提供的多种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方法 ,对山西省地下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处理 ,筛选出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异常标志。结果表明 ,除常规的数学处理方法外 ,用水氡的基值变化率和滑动变化率提取异常效果较好 ,如果基值变化率 R0 ≥ 0 .0 6 ,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2个月 ,滑动变化率 R≥ 0 .0 5 ,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2个月 ,则视为异常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些学者的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证实岩石在大破裂前能够产生一种长周期、小振幅的低频事件,并依此来解释大震前井水位长周期事件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震前井水位长周期事件反映了震源的内部信息,是大震前断裂失稳扩展前预扩展所产生的一种波,是震源成核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从山西测震,前兆资料入手,在核实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1989年以来华北北部4次6级左右地震前的异常,对各次地震前测震和前兆的异常类型,形态,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这些观测项目的映时震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山西省地下流体(水位、水化)的基础观测资料入手,在核实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1989年以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内蒙古包头6.4级,河北张北6.2级地震前的异常反应和震后认识,并对今后的地震预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井孔周围地下水开采量变化、大气降雨补给量变化、农田灌溉用水量变化、矿井塌方、涌水、排水和地震活动等影响因素入手 ,对 1999年至 2 0 0 0年间介休井水位的 2次突降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初步分析 ,表明介休井水位阶降型异常具有一定的震兆性质 ,其水位的缓慢上升与突然阶降意味着介休地区断裂活动在加速。其地震预测的意义是未来一段时间山西地震带内有发生MS≥ 5 0级地震可能  相似文献   
8.
使用《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软件系统,对山西省多年来的水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各台站水氡的正常年动态变化;对两次大同地震前CO_2及He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判断异常前兆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利用极值理论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的给定值的平均重现期的关系式,利用1022年-1995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ψN37°52′,λE112°32′)周围4级以上地震前太原的场地烈值度,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和未来50a和100a各种超越概率水平的对应的烈度值,绘制了太原未来50a的烈度  相似文献   
10.
断层气氢浓度观测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for seismic underground fluid observation, a test study on measurement of hydrogen concentration in fault gas is carried out at the piedmont fault zone of Zhongtiao Mountain.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n observation positions, gas collection devices and sampling depth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observation method for fault gas hydrogen concentration by using an online automatic trace hydrogen analyzer. Comparative tests are conducted on the stability and optimum conditions of this type of instrument in the field environment, and the hydrogen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of the same fault a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to carry out continuous hydrogen concentration on a fault zone.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a useful tool for setting the observation points, choosing a reasonable observation depth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