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6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301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1504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993.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热历史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磷灰石裂变径迹在地质时期对60~150℃范围内温度变化的热敏感性 ,不仅使其成为研究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和区域构造运动的重要手段 ,而且对指导油气勘探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根据AFTA① 的有关原理 ,退火特性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二叠、三叠、侏罗、白垩、第三纪等不同时代地层样品开展了较为系统的AFT测试 ,获得了一批可靠的AFTA数据 ,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主要构造热事件的次数 ,及该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 :自中生代以来 ,该盆地西缘至少经历了四次构造热事件(峰值年龄分别为170Ma±、130Ma±、和75Ma±和17Ma±)。  相似文献   
994.
江西省柑桔冻害及其变化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西是中国柑桔主要产区之一,冻害是江西发展柑桔的主要障碍。1991年底,江西发生了近50a来最为严重的冻害,冻死柑桔约3.3万hm^2。从近50a冻害资料来看,江西冻害的变化尚无明县规律可循。冻害往往是突发的、随机的,这给冻害的防御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树立有备无患的思想,在布局上选择有利小气候环境,在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柑桔抗冻能力,以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取1971~2001的30年7月降水量的平均值为常年值,选取1971~2004年中柳州市本站及所辖各县该月降水量与常年值的距平值≥1的5个“涝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5个年份中7月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归类,找到柳州市7月致洪暴雨的若干环流特征。(1)西来槽叠加或接近叠加形成的深槽引发的强降水过程。统计发现,这是最易于引发暴雨到大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这类过程发展前期500hpa通常在中高纬地区贝加尔湖附近的冷涡东移南落至内蒙中南部或我国东北地区,而与之配合的槽系也随之转竖、东移。与此同时,在四川盆地附近也有低值系统发展并逐步东移中高纬度槽系在东移过程中发生叠加,形成南北跨度大、垂直厚度深的大槽。有时候并没有直接叠加而是通过若干闭合或未闭合的低压环流连接处于一种“接近叠加”的状态。柳州市的强降水通常发生在深槽南段处于云、桂交界或桂西一带,而850hPa切变处于25~°26°E附近时。(2)低槽或小槽地面锋面系统共同作用引发的过程。副高较弱并无明显地向大陆加强西伸,高原不断有小波动东移或中纬有低槽缓慢东移时与低层到地面的准静止系统配合就可产生连日大到暴雨天气。(3)槽东移加深与副高强度、位置的变化共同作用引发的过程。槽东移加深与副高加强西伸或脊忽然北跳同步也易引发暴到大暴雨。尤其是小槽或低槽的南段位于滇、黔、桂交界,与副高西侧588线在5个纬距上下时,两者之间就是一个易产生暴到大暴雨的高危地区。(4)低槽东移与台风登陆减弱形成的热低压西移共同作用形成北槽南涡的形势加上台风系统带来的大量水汽,极其有利于暴到大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6.
近40年灯塔市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61~2000年灯塔市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a的灯塔市逐年、四季和作物生长季6个时段降水的变化特征,得出了灯塔市降水量呈适年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1 引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上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气象部门,都较为普遍地对其关键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研究活动采取了目标和实现效绩的量化管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或者是为了有效提高气象业务水平,或者是为了有利于气象工作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开展以业务目标提出和实现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职能机构的效绩评估活动,同时接受各方面的质疑和听证,更是国家公益性机构获得国家投入的主要依据和必须履行的程序,所以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8.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变质核部杂岩分布于新疆巩留县那拉提山山脊北侧,整体沿那位提南缘构造带北侧呈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套由高级变质表壳岩、灰色片麻岩组成的早前寒武系高级片麻岩系,历经多期不同构造体制变形变质改造与再造,形成多相片麻岩系,并呈长垣状变质核部杂岩隆升,构成那拉提造山带的核部构造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999.
汞量测量及α杯氡测量在探测秦始皇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秦始皇陵开展了汞量测量试验研究中, 上方在陵墓发现了高强度的汞异常区, 表明深部确有汞源存在, 异常范围可能反映了地宫的大体平面位置。热释汞研究证明秦始皇陵上方土壤汞基本由低温汞组成, 实际上土壤汞测量是低温汞特征的反映。壤中气汞与土壤汞比较两者具有一致性, 相比而言土壤汞更稳定。α杯氡测量在勘查地下汞源和确定陪葬坑的位置等试验中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豫西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熊耳山东南缘祁雨沟金矿田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为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尤其是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程度,选择13件主成矿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的温度及其 S、H、O 同位素和惰性气体 He、Ar 同位素组成。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中含有丰富的包裹体,其类型复杂多样,有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 CO_2包裹体四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20℃~440℃之间均有分布,可进一步分为150℃~190℃、210℃~250℃和290~350℃三个区间,但主要集中于150℃~250℃的范围内。结合显微镜下观测载金矿物特点,推测金矿的形成温度区间主要在150℃~250℃之间。冰点变化范围较大,在-0.2℃~-9.6℃之间,对应的盐度在0.53wt%~13.51wt%之间。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 值变化于-1.7‰~2.2‰之间,与陨石硫的δ~(34)S 值接近,反映为深源;成矿Ⅰ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8‰~-86‰,δ~(18)O_(H_2O)为 3.5‰~ 4.5‰,Ⅱ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7‰~-84‰,δ~(18)O_(H_2O)为-3.7‰~ 2.6‰,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有两个来源,Ⅰ阶段以深源水为主,Ⅱ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混入。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 比值为1.05~3.17R/Ra,高于地壳的~3He/~4He 比值100余倍,但明显低于地幔流体的~3He/~4He 比值;~(40)Ar/~(36)Ar=298~391,略高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5He 比值0.08~0.35,平均为0.20,与地壳~(40)Ar/~4He 比值一致。He、Ar 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了公峪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同时有地幔流体成分,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虽然祁雨沟金矿和公峪金矿赋存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中,但是流体包裹体及其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了二者的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他们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均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能为同源、同期、不同构造空间的演化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