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演变受多种因素控制, 但目前对末次冰盛期以来底流的敏感指标、演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选取南海东北部深水区16ZBS11岩心开展陆源碎屑粒度测试和年龄测定, 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因子, 并计算底流强度及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陆源碎屑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 砂组分仅在部分层位出现。南海东北部深海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 第Ⅰ阶段为22.39~16.02ka BP, 第Ⅱ阶段为16.02~9.58ka BP, 第Ⅲ阶段为9.58ka BP至今, 各阶段粘土和粉砂组分均呈反相演变过程。海平面变化是深海沉积和海洋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末次冰盛期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强度和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并呈同步变化, 16ka BP、11.5ka BP后南海分别与印度洋、台湾海峡连通, 影响了南海北部的海洋过程。特别是9.58ka BP以来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方式和强度的改变, 深刻影响着深海陆源碎屑的输运及沉积演化。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底流活动演变和南海深海过程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2.
南海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沉积构造以及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航线固定的考察航次进行持续观测以及逐年数据积累.自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置了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这对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地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推动重大成果产出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2004-2010年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主要方向,期望更多单位及科学家积极参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考察.  相似文献   
93.
近几年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国家整规办、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省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私采、乱采、严重破坏矿产资源的恶性事件得到了有效的扼制。但从我省来看,矿产资源开发中布局不合理、经营粗放、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等问题仍然存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南海南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年南海南部春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δ^18O和δ^13C分析,初步探讨该区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的海洋环境指示意义及其与沉降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春季表层水体中Gltbigerinoides ruber (G.ruber)与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sacculifer)的δ^18O均值基本相似,相对它们在表层沉积物中的δ^18O明显要小;但在表层沉积物中G.ruber的δ^18O则比G.sacculifer相对要小0.34‰。这种差异可能与G.sacculifer的配子生殖二次钙化以及2个种属的季节性差异有关。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在沉积物和水体中均较G.ruber和G.sacculifer明显偏大,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在春季水体中比其在沉积物中平均约小0.7‰,差值较大,可能是因为P.obliquiloculata为冬季种,主要出现在冬季低温水体中。3种浮游有孔虫的δ^13C以G.sacculifer最大,G.ruber次之,P.obliquiloculata最低,这种差异可能主要由属种间的生命效应所引起。表层沉积物中G.ruber和G.sacculifer的δ^18O从区域的西北往东南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可能受区域年均表层水温西北低东南高的影响。在上升流发育区,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和δ^13C均明显偏高,其δ^13C与水体营养的关系与南海北部的明显相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
近 2 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北部的 DD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 AMS 14C年龄测试和主元素、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各元素含量与粒度间的关系,采用 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它们间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近 2 ka来 DD2孔绝大多数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稳定;随粒径变细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 Sr和 SiO2的含量则呈现减少的趋势;CaO、 Na2O、 Hf、 Zr和 Ti等的含量与粒径相关性很差.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 DD2孔泥的化学组成可划分为 4种组合类型:分别反映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主要特点,样品未经洗盐前处理引起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合的变化, Zr、 Hf和 Nb元素富集于特定粒度组分 (粉砂 ),及钙质生物组分的加入和早期成岩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性质等.初步分析表明, Rb、 Cu、 Ni、 V、 P、 Sc、 Fe2O3、 Cr、 K2O、 Nb、 Co、 Th、 Ti和 Al2O3为 DD2孔中相对不活动的元素,可以将它们与现代长江、黄河沉积物作对比,进行物源分析. Ti/Zr和 Cr/Th比值指示该孔沉积物主要来自于花岗质物源区.  相似文献   
96.
胡忠君  佴磊  陈慧杰  陈忠 《世界地质》2010,29(1):144-174
通过19根CFRP包裹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 研究了截面形状和不同包裹量对包裹后的高强混凝土柱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 外包1~3层CFRP布的圆形试件承载力分别比未包裹试件提高了11%、21%、42% , 纵向变形分别提高了23%、271%、330%。试验结果确定了CFRP约束高强混凝土强度和极限应变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7.
尕海湖DG03孔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尕海DG03孔岩芯碳酸盐含量的测定,表明碳酸盐含量指标较好地记录了尕海湖地区自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阿勒罗德暖期和新仙女木期都有较好的反映,并揭示出早全新世气候变暖且波动明显,中全新世早期暖湿,后期温凉偏干,晚全新世气候明显变干,早期较为寒冷,后期偏暖。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湖水的浓缩程度,与湖泊所处的沉积阶段相联系,同时与岩性特征所反映的环境也有关。在风成作用堆积的粉砂至中砂层,碳酸盐含量降至很低;在滨湖相沉积的细砂层,碳酸盐含量也较低,因此,碳酸盐含量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应与岩性及其他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方可得到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莲花油层中粘土矿物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富含稠油,搞清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对整个稠油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油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等开发措施实施和稠油油藏形成条件等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X-衍射、电镜、热反应实验对高升油田莲花油层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莲花油层中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主要受岩石类型和沉积相控制,含油饱和度大小对粘土矿物类型影响不大。蒸汽驱采油会导致储层中蒙脱石的含量减少,增加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9.
降水灾变灰过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惠合  王侠  陈忠 《气象》1997,23(2):12-14
在利用非邻均值生成方法对宿州市1953-1994年6-8月降水跳变值处理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残差辨识等预测方法,建立降水跳变灰过程的若干GM(1,1)模型,对宿州市未一定时期内涝,正常,旱三种降水等级出现的年份及其具体降水量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0.
旱涝研究的新方法——投影追踪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久恩  陈忠琏  常红 《大气科学》1993,17(Z1):13-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