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8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一套国内最新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专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套国内最新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专著@陶诗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大气物理研究所一套国内最新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专著陶诗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近2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急剧增加,这使得全球气候在变暖,并引...  相似文献   
72.
本书是苏联水文气象总局科学通俗丛书之一。但原来它是给水文气象专业学生、技术员以及气象方面其他人员看的,并不是对一般群众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分五章,分论地球上温压场分布、气团变性对于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建立的作用、对流层平均温压场对大气环流生成的作用、大气环流的距常以及大气环流和水份循环。在基本概念上,本书以作者在1947年所写论文“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动”作为基础,并且也引用到这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材料。  相似文献   
73.
利用NCEP/NCAR 1958~1999年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本文分析了7~8月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包括提前和延迟这两种情形,及其与沿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内部动力学过程的联系,比较了与气候季节演变进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存在着两个地理位置固定的遥相关型,探讨了二者位相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讨论了此类波列的出现与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74.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选择了1998年、2003年和2005年夏季我国东部雨带位置变化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夏季我国东部暴雨带位置的变动,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的调节。当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 (南撤东退) 时, 暴雨带向北 (向南) 移动。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持续时期,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是由于欧亚大陆上空存在静止Rossby波列, 波的能量沿着高空副热带急流向东传播到我国沿海海岸 (115°~130°E) 时, 在该地区激发出一个长波脊。这个长波脊的建立, 使得副热带高压和对流层上部的青藏高压都朝长波脊方向伸展, 表现为“相向”而行。而当在沿海海岸上空激发出一个长波槽时, 副热带高压南撤东退而青藏高压退回到高原上空。当夏季沿海海岸上空的长波脊持续维持时, 长江中下游会出现持久的高温酷暑天气。根据夏季天气预报的经验,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发布的预报对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有较好的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75.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GMS红外黑体亮度温度 (TBB) 资料等, 对1991年6月9—11日的一次黄河气旋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气旋的发生发展是大气斜压性强烈发展的结果, 强的高空辐散与正涡度平流共同作用形成了黄河气旋, 对流层低层的暖平流促进了黄河气旋的进一步发展, 并对其移动方向有引导作用; 暴雨出现在黄河气旋的初生、发展阶段, 产生于气旋前部暖区的盾状云系中; 暴雨的水汽有西南和东南两个来源, 其中西南水汽通量大于东南; 暴雨区上空大气具有很强的对流不稳定性, 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 造成了气旋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强降水中心; 降水造成的凝结潜热释放对气旋的发展有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76.
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卫捷  陶诗言  张庆云 《地理学报》2003,58(Z1):91-99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51年1月~2000年10月中国160站气温、降水月平均资料,计算了1951年1月~2000年10月我国160站修正的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PDSI指数对我国的干旱和洪涝过程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华北地区干旱持续性非常强,持续时间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华北地区干旱不但年际变化大,年代际变化也显著,近50年来华北干旱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且干旱强度有所增加.夏季伴随干旱过程常常出现高温酷暑天气.  相似文献   
77.
近20年华北地区干旱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整编的中国160站气温、降水月平均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1951年1月-2000年10月中国华北地区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研究表明:近50年来华北干旱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华北出现了持续性严重干旱现象; 另外, 华北地区干旱持续时间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华北夏季典型干旱年的前期 (冬季和春季) 及同期环流特征是:北半球中高纬度500hPa高度距平场出现EU型遥相关分布, 华北地区长期处于大陆暖高压控制下。  相似文献   
78.
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及其观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主要科学目的 过去大量的研究工作指出,青藏高原对于我国、亚洲、甚至全球的环流和天气气候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数值模拟试验中,如果不考虑青藏高原的影响,所得到的平均环流和天气气候特点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加入青藏高原地形之后,则比较接近实况。但是我们还不了解青藏高原影响的具体过程和物理机理,甚至高原上许多地区没有观测资料。为此,我们在1979年5月1日到8月31日期  相似文献   
79.
全球的季风气候区域主要位于东半球,从东径20~160度的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夏季在非洲西部、印度和东亚地区,冬季从马来西亚、印尼到澳洲北部都是季风活动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季风分别称做;西非季风系统、印度季风系统、东亚季风系统和澳洲季风系统。每个季风系统是由一些环流系统(称作季风系统的成员)组成。每个季风系统的成员包括来自中纬度的系统,越赤道的气流以及热带的环流系统。在各个季风系统中,季风的开始往往是  相似文献   
80.
论梅雨的年际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陶诗言  朱文妹  赵卫 《大气科学》1988,12(S1):1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