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地质学   7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胶东金矿铅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矿年代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胶东据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表明,本区据及其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胶东岩群,燕山期是本区主要成岩成矿期,招远一莱州矿带放射成因铅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本区地层结构和岩石类型制约的。给出了在不依赖于其它同位素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利用铅同位素各参量的谐和性解析上交点年龄的方法。从而显示了本区各种同位素测定结果的和谐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72.
含氯角闪石在闽西南矽卡岩铁矿床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西南部马坑、YS、GS和PD等地区矽卡岩铁矿床中,常能见到一种较特殊的含氯角闪石。它或与磁铁矿紧密相伴而生,组成角闪石-磁铁矿矿石,或交代磁铁矿体附近的钙矽卡岩和其它铝硅酸盐类围岩,属于重要的蚀变矿物之一。含氯角闪石的外表与普通角闪石相近似,长柱状,暗绿至绿黑色。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单偏光下呈非常鲜艳的蓝绿色,所以又称为蓝绿色角闪石;多色性很显著:Ng-浓蓝绿色,Nm-蓝绿色或浅蓝绿色,Np-淡黄绿色;吸收异向性强:Ng>Nm>Np;干涉色为二级蓝,但往往被其本色  相似文献   
73.
锐钛矿及其同质异象金红石是钛矿资源中最具经济意义的,也是中国当前的紧缺矿种之一。前人把羊蹄子山矿床确定为铁矿床(点),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勘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以锐钛矿为主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是钛矿床的一个新的类型。矿体产于中元古代〔(1751±8)Ma〕片岩、变质石英(粉)砂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富矿石具有细纹状构造,表现为以石英为主(含浸染状锐钛矿)和锐钛矿条纹互层。矿石矿物主要为锐钛矿,次有金红石和钛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含一定量的直闪石和黑云母(±石榴子石)。锐钛矿、金红石和钛铁矿的粒度很细,粒径为0.01~0.1mm。富矿TiO2含量为3.14%~15.46%,平均6.91%,而贫矿的TiO2含量为1.2%~2.97%,平均1.76%。矿石含较高的TFe和V。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锐钛矿和金红石的Nb和Cr含量较低,说明矿物的源区来自变质基性岩。钛铁矿微量元素的特点是富锰贫镁,和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中钛铁矿的微量元素正好相反。围岩斜长角闪岩恢复其原岩大致相当于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等。岩石化学揭示其生成构造环境为岛弧或岛弧和洋脊的过渡带。硅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不同锐钛矿矿石、石英岩和片岩等的δ30Si值为0.1‰~-0.9‰,与海底热液喷气沉积矿床的数据相似。所有上述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锐钛矿矿石和斜长角闪岩都是海底基性火山活动的产物,矿石具有化学沉积特征,而后来遭到中级(偏低)区域变质作用(1158Ma)的影响,金红石主要形成于区域变质作用。该矿床在燕山晚期〔(118±3)Ma〕由于花岗岩的侵位又局部受到热液改造。  相似文献   
74.
在详细地质勘查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矿区北部磨石山矿带元古宙沉积变质型富锐钛矿矿层和南部羊蹄子山矿带西段与热液改造型富矿体接触的花岗岩体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较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富矿层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锆石存在2540~1158Ma(207Pb/206Pb年龄)的年龄谱范围,具有1751Ma、1859Ma和2525Ma3个主要年龄峰,其中以1751Ma左右的岩浆事件最为强烈,可能代表了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或喷流作用形成的锆石年龄或与之有关的成矿年龄;1158Ma的数据点为锆石增生事件年龄,可能记录了含矿岩系遭受低角闪岩相或绿片岩相的变质事件或与之有关的变质成矿作用年龄,由此确定火山-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应发生于1751Ma,时代为中元古代,是华北地台北缘结晶基底最早的沉积盖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古元古界上部二道凹群;其他几组较老年龄的碎屑锆石是沉积物源区的或由强烈的海底火山喷发作用从深部结晶基底带来的,它们主要表现为岩浆事件。花岗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118Ma,属燕山晚期产物,代表了羊蹄子山矿带西段局部遭受后期热液改造的成矿期年龄。  相似文献   
75.
江西上犹焦里夕卡岩银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和上寒武统变质砂岩、粉砂岩和结晶灰岩的外接触带。矿床的矿化夕卡岩分带十分明显,自岩体接触带向东和向上,夕卡岩类型、矿物成分和矿石类型依次发生变化,由含白钨矿(伴有银铅锌矿)的钙夕卡岩演变为含银铅锌(钨)矿的锰质夕卡岩。前者主要由钙铝榴石、钙铁辉石、透辉石、硅灰石、萤石和白钨矿等组成;后者则由锰质钙铝榴石、锰铝榴石、锰质钙铁辉石、锰质透辉石、钙蔷薇辉石、锰质符山石和锰质阳起石组成,伴有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辉银矿、自然银和少量白钨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自岩体接触带往围岩方向,流体的温度呈现逐渐降低、盐度逐渐减小、密度值逐渐变高的演化趋势。其中,含钨钙夕卡岩的均一温度峰值区为420~340℃,盐度(NaCleq)12.7%~8%;含银铅锌锰质夕卡岩的温度峰值区为360~320℃,盐度(NaCleq)11.7%~4.5%;而晚期含矿退化热液阶段石英、萤石等交代矿物的均一温度范围较宽(380~160℃),反映了夕卡岩期后酸性淋滤阶段金属硫化物形成温度。矿化夕卡岩分带是银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6.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柴达木盆地南缘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破碎蚀变带热液脉状-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可见2类围岩蚀变:矽卡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前者由印支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引起,在岩体侵入接触面及外接触带围岩的不同岩性界面、构造破碎薄弱带形成含铜多金属矽卡岩透镜体,由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铁(铝)榴石、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和阳起石等一套十分典型的钙矽卡岩矿物组成;后者在矿区西北部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形成多条呈NWW向平行展布的黄铜矿化热液蚀变带,构成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矿化。研究认为: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期侵位、具有浅成和高侵位特点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产出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与破碎蚀变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其构造-岩浆活动背景相同,但属不同阶段、不同深度和不同部位发生成矿作用的产物,形成以接触带(或外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主体的、成矿母岩体内的构造断裂发育部位伴有热液脉状铜矿化的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77.
新疆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维西矿段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位于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祁漫塔格造山带东段,可以分为维东、主矿段和维西三个矿段。主矿段和维东矿段以铅锌矿化为主,铜矿化很少,而维西矿段铜、铅、锌矿化均较发育。本次我们选取维西矿段的矽卡岩和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组构以及脉体的穿插关系,可以将维西矿段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子石成分以钙铁榴石分子(And=59.00%~97.70%)和钙铝榴石分子(Gro=1.92%~40.42%)为主,为钙铁—钙铝系列石榴子石;辉石主要由透辉石分子(Di=45%~91%)和钙铁辉石分子(Hd=8%~53%)组成,表现在矿物上以透辉石为主,而钙铁辉石数量很少;角闪石成分变化范围比较大,但总体上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综合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特征表明维宝矿床维西矿段矽卡岩为钙矽卡岩。此外,具有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从核部到边部,化学成分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Al2O3含量先上升后下降,FeOT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这表明随着交代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pH值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弱酸性—碱性条件转变为近中性条件,最终又恢复到弱酸性—碱性条件。维西矿段硫化物的金属原子与硫原子的比值大部分都大于理论值,表明它们形成于硫逸度较高的环境。此外,闪锌矿中Fe、Zn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Zn=54.50%~64.75%,Fe=1.15%~10.16%,这种大范围变化指示成矿过程中温度和硫逸度可能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78.
东昆仑造山带海西期-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不仅出露大规模的中酸性侵入体,还发育数量较多的辉绿岩脉(墙)。相对于中酸性侵入体,目前对辉绿岩脉(墙)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对新疆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脉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SI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形成于227.5±3.3Ma(1σ,MSWD=2.0),为晚三叠世。结合尚未发表的年代学资料,将维宝矽卡岩矿床成矿母岩侵位时间限定于232~227.5Ma之间,这一范围与祁漫塔格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成矿母岩就位的峰期年龄一致。主量元素组成上,这些辉绿岩高SiO_2、K_2O,低MgO、Al_2O_3、CaO、FeO和Na_2O,大部分为钙碱性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LaN/YbN5,大部分样品δEu介于0.73和0.77之间,因此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表现为具有明显Eu负异常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相对于原始地幔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i、P元素等)。尽管维宝多金属矿区辉绿岩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弧岩浆岩的特征,但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维宝矿区辉绿岩形成于后碰撞拉伸环境。其稀土和微量元素所显示的弧岩浆特征可能来源于早期俯冲物质对源区的混染。印支晚期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并分异出长英质岩浆,二者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混合作用并最终在维宝矿区形成时代接近、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相似的花岗闪长岩和辉绿岩脉。  相似文献   
79.
宁乡式沉积铁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一鸣  毕承思 《矿床地质》2000,19(4):350-362
宁张式铁矿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铁矿床,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的鄂、湘、赣、川、滇、黔、桂诸省以及甘南地区。含矿建造主要赋存于中上泥盆统,而以上泥盆统为主,可划分出7个成矿区,其中最重要的鄂西-湘西北成矿区。在1个矿床中通常有1~4层铁矿,其中有1个是主矿层,矿石主要由鲕状赤铁矿组成,次有菱铁矿、鲕绿泥石和褐铁矿,含铁品位一般为30%~45%,含磷通过偏高,介于0.4%~1.1%,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沉积铁矿在分布范围、矿床规模、赋太和围岩建造和矿石特征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文章对鄂西-湘西北成矿区的矿宋时空演化作了重点论述,对铁矿的分布与岩相古地理的关系及矿床生成条件进行了讨论,指出含矿建造大多产于海侵程序的沉积岩系中,在湿热环境下较封闭或半封闭的古海盆,古海湾或潮坪中的浅海-滨海相沉积组合是有利的成矿古地理条件,提出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