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3篇
地球物理   14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强地震地点预报方法—交汇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保燕 《内陆地震》1997,11(2):103-111
利用小震调制比法,动态空区法,震群链工活动轨迹交汇法和短期震中迁移带交汇法这4种地震活动时空图像动态监测方法,结合震源模式中震源和其它单元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调整单元,调整层,深浅构造之间的差异性对若干震例进行研究,发现应用不同时段多个异常区边界或空区边界或条带交汇求得未来强震的位置。  相似文献   
72.
1977年文献〔1〕曾经指出,震中迁移始发区往往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垂直运动强烈地区不仅有大区域水平力源引起的剪应力,而且还有较强的垂直力源引起的剪切应力。这两种力源引起的剪切应力的叠加效果将使该区首先发震,然后促使深部的水平向断层缓慢传播,並触发其它地方发震,形成地震由高处向低处迁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本文根据立交模式讨论了中国大陆地区巨大地震的成因,应用立交模式提出了与成因有关的预报指标,并结合孕震阶段的层次性提出的预报判据综合对巨震进行不同时段的地震预报(地点、强度、时间),最后以1920年海原巨震为例作了地震成因和预报的实际讨论。  相似文献   
74.
近几年来,随着对地震成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经过长期活动的活断层何以能锁住并孕育大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大震前复杂震源系统的非线性阶段和大震预报(一)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现代统计物理学中相态突变前系统内出现的非平稳态现象于地震预报的研究中,得到了大震孕育时间T、弹性应变时段T_1与非线性时段T_2之比分别稳定在5和4附近。此比值与震源破裂方式、介质强度差异、构造运动速度差异无关,因而可作为浅源大震发生的临界指数。同时它还具有普适数特性,对不同地区的地震均适用。利用此比值常数以及由测震学指标所确定的T_1和求得的T_2可以进行确定性的中长期地震预报。另外本文还得到了孕震时间T与震级之间的两个统计式,它们分别对应于构造运动速度不同的地区。M_1=4.2+1.5logT (1) M_2=5.8+1.2logT (2) (1)式应用于构造运动速度高的地区,(2)式应用于构造运动速度一般的地区,式中的T以年为单位。利用上述两式可以进行粗略的地震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76.
大震后及其强余震结束后,地震紧急救灾工作告一段落,重建家园与恢复生产问题则提到议事日程。为了既经济合理而又能抗御今后的地震,本文首先讨论了重建家园的基本烈度评定的对策,包括最大地震的强度判定、几十年至百年内大震区地震强度上限的确定,以及最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强度等三个方面;然后提出了重建家园与恢复生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7.
秦保燕 《地震研究》1989,12(2):167-167
1988年5月18日至22日在成都参加了“地震学预报方法实用化工作会议”,得到了很多教益。各种预报方法经过近几年的清理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地震学研究在地震预报道路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它的坚实性表现在使用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分析问题的客观性;预报方法的清晰性和实用性等诸方面。与此同时还对各种预报方  相似文献   
78.
利用现代小震活动性资料确定历史大震震源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保燕  陈家超 《地震》1989,(1):19-26
本文提出了两种确定历史大震位置和强度的方法,即利用现代小震活动的密集区和空区的位置和尺度来确定历史大震区的位置和震级。按照上述方法,本文讨论了21次历史大震。结果表明,由现代小震密集区和空区所确定的绝大多数历史大震的位置和震级与实际地震相一致。  相似文献   
79.
1986年我们建议把统计物理学中相态突变前刻发生的现象(即临界现象)用于地震预报(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8期)。该文讨论了涨落加剧和长程关联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1988年我们进一步引入临界慢化等临界指标並在灾害预测研究中加以应用(灾害学,1988年2期)。本文试图就临界慢化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0.
孟连7.3级强震短临预报研究--应用"层次法"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保燕  荣代潞 《地震》2000,20(3):9-14
孟连7.3 级大震前有中强地震发生,这对大震的地点预报十分有利,但中、强震发生后是否一定有大震发生,这仍然是预报难题.其次,中、强震发生后,究竟相隔多长时间后发生大震,这是另一个预报难题.以孟连地震作为震例,用"层次法"对上述二个问题作出回答.最后由"层次法"得到孟连地震的预报参数为:震中22°N,99°E;MX 7 .3;时间1995年7月12日.预测参数与实际地震参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