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冬季中东急流对中国西南地区覆冰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西南地区 (25°N~35°N, 95°E~110°E) 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 利用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1 ℃、 相对湿度大于80%、 日照时数小于等于2个小时这三个条件, 计算1月中国西南地区覆冰日数。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 分析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强覆冰年时欧亚地区500 hPa高度距平场为 “北高南低”、 中高纬地区 “西高东低”、 中低纬地区“西低东高” 的形势, 乌拉尔山高压脊、 里海东部低压槽、 副热带高压均偏强, 有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强烈交汇, 是西南地区形成覆冰的基本条件; 冬季中东急流强, 则有利于西南地区覆冰的形成, 相关最好的区域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 贵州省大部分地区、 云南省北部与西藏东南部交界处、 陕西省西南部以及川西二郎山附近, 这些均是最易发生严重覆冰的区域; 500 hPa中亚低槽活动, 将中东急流变化与西南地区覆冰强弱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前期12月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岛附近海表温度的异常偏低是1月中东急流异常偏强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2.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15个地面观测站1960—1999年逐月降水资料和全球SSTA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与澳大利亚东侧海温存在显著而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海温影响(165°~175°E,31°~21°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与前一年1~3月关键海区SSTA及其分布型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关键海区SSTA是影响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3.
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分类和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鹏程  李栋梁 《气象科学》2012,32(2):226-235
在回顾了2009年以前定义过的冬季风指数的基础上,按照定义要素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及序列延长计算,并将现有的冬季风指数分为海陆气压差类(4个)、高压特征类(3个)、风场特征类(9个)、环流特征类(4个)和综合类(2个)。研究了这些冬季风指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趋势及其周期变化,分析了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冬季风指数对中国冬季大陆气温变化的指示性。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存在缓慢减弱的变化趋势,主要呈现出准6a,准11a和准17a的周期振荡特征。同类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要优于不同类别的。东亚冬季风指数与中国冬季大陆气温相关性普遍好的地区主要在河套及内蒙古中部、华南和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等。  相似文献   
74.
中国干旱气候分区及其降水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杨绚  李栋梁 《干旱气象》2008,26(2):17-24
利用中国614个气象台站1974~2006年历年月平均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及其干旱等级序列,采用REOF等方法,对干旱等级序列进行气候分区,并分析各区域50a左右干旱等级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国降水量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尤其西北地区年代际变化十分突出,其中新疆西部地区在21世纪以来降水量的增加非常明显,增加的程度也是近33a中最强的。根据干旱等级序列的旋转载荷向量将中国划分为11个区域,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旱涝特征。干旱等级序列和代表站资料反映出近50a东北、华北及河套地区的干旱明显加重,而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75.
应用Terra和Aqua卫星的MODIS资料和三维叶分布模式,结合MODIS陆地植被覆盖产品数据,估算了6种生物群落的LAI,并与我国西北地区叶面积仪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两颗卫星连续8天的观测资料可以估算出LAI,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基本在±20%以内,平均相对误差为13.7%,说明该方法可以反演实际植被的LAI;根据植被类型的差异,建立了6种生物群落LAI与NDVI的指数关系,相关性较好;青藏高原东部的LAI时间变化有不一致性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不同季节的LAI变化在空间上有很大差异,说明本研究区域西部冷、干和高原东部相对暖、湿的复杂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6.
利用1961—2005年青藏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序列进一步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其对后期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雨季各月的凝结潜热均有所增加,其年际变化的差异也较大,其中5月最大,6~7月较稳定,极大年份均出现在气候明显变暖的近10年,极小年份多数出现在气候相对较冷的时期。青藏高原东部凝结潜热具有一定的持续影响力,当其潜热增强时,可引起北半球同纬度带的位势高度场偏低,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南,进而使我国长江流域汛期降水偏多,西北区东部、华北、东北区南部及华南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77.
作者总结了用地气图方法进行1995~2004年汛期降水预报的经验教训。10年来各单位的平均得分均为60多分,表明气候预测尚未过关。地气图方法虽然取得了在8大单位中平均排名第一的成绩,但比第二名只多0.4分。表明地气图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它所走的大方向:要考虑岩石圈热力异常对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似乎值得肯定。因为岩石圈与大气圈的耦合作用是气候系统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而且岩石圈释放的热量有时可达100~101W.m-2的量级,这足以影响到短期气候变化。10年中1995年和2002年本方法预报得分排名为倒数第一,因而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值得吸取教训的是2002年和2003年。  相似文献   
78.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利用历史文献及有器测以来的甘肃省气象,水文.卫星遥感资料,对全省历史气候背景作了分析,特别是对近70年气候变化和2000年干旱气候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干旱气候变化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对甘肃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进而指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9.
基于不同积雪日定义的积雪资料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天气现象定义与积雪深度定义两种方法对全国884个台站的积雪日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分别整理出每一台站各个积雪年的积雪日数、积雪深度、 初终雪间隔日数3个要素的两套数据, 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在全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及新疆地区, 两种数据差别不大, 但在东北及青藏高原两套数据的差别较大. 在积雪日数的比较中, 两种数据在东北及青藏高原的差别基本都在10 d以上, 积雪深度的差别在0.4 cm以上, 初终雪间隔日数的差别以青藏高原最明显, 大部分地区的差别在15 d以上, 甚至有达到30 d以上的区域. 对青藏高原东北边坡代表站的积雪平均值进行M-K突变检验发现, 积雪深度定义的积雪日数与间隔日数减少趋势略大于天气现象定义统计的数值;而在积雪深度的比较中则相反. 两种定义的积雪间隔日数均在1987年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80.
吴起  卢静生  李栋梁  梁德青 《岩土力学》2018,39(12):4508-4516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会造成工程和地质等安全隐患。为研究降压开采过程中多因素综合影响条件下沉积物的力学性质,在自主研发的低温高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剪切试验。试验结合常规三轴剪切及一个试样多级加荷的方法,并加入了水合物的降压分解过程。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沉积物的抗剪强度。在降压分解过程中,含水合物沉积物试样的力学强度受到有效围压和孔隙中水合物含量的综合影响。前期试样由于孔隙压力降低导致有效围压大幅增加,试样抗剪强度增大,后期由于水合物含量的大幅降低,试样在较高有效围压下抗剪强度下降。有效围压对含水合物沉积物试样的体积应变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有效围压会导致含水合物试样产生显著的剪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