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27篇
  免费   82113篇
  国内免费   99731篇
测绘学   63402篇
大气科学   73325篇
地球物理   65981篇
地质学   194589篇
海洋学   65618篇
天文学   6507篇
综合类   39166篇
自然地理   48983篇
  2024年   3230篇
  2023年   14090篇
  2022年   15995篇
  2021年   17813篇
  2020年   15617篇
  2019年   22297篇
  2018年   21551篇
  2017年   14462篇
  2016年   15925篇
  2015年   19571篇
  2014年   26396篇
  2013年   24270篇
  2012年   25935篇
  2011年   26523篇
  2010年   25488篇
  2009年   24865篇
  2008年   24442篇
  2007年   22659篇
  2006年   21735篇
  2005年   18788篇
  2004年   17658篇
  2003年   16226篇
  2002年   14447篇
  2001年   13451篇
  2000年   11012篇
  1999年   8720篇
  1998年   6170篇
  1997年   5349篇
  1996年   4842篇
  1995年   4568篇
  1994年   4299篇
  1993年   4109篇
  1992年   4095篇
  1991年   3692篇
  1990年   3493篇
  1989年   3720篇
  1988年   3892篇
  1987年   3785篇
  1986年   3214篇
  1985年   3261篇
  1984年   2949篇
  1983年   2758篇
  1982年   2276篇
  1981年   1713篇
  1980年   1266篇
  1979年   801篇
  1978年   391篇
  1959年   306篇
  1958年   331篇
  1957年   3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The increasing occurrence of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water bodies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Efficient in-lake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cyanobacteria proliferation are needed, their in-vivo detection to obtain a real-time response to their presence, as well as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hysiological state after the applied treatment. In-vivo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hav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fo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etec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a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experiment, chlorophyll and phycocyanin fluorescence sensors were used concurrently to detect stress caused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applying an electrolytic cell equipped with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s on a laboratory culture of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 The inflicted injuries were reflected in a clear transient increase in the phycocyanin fluorescence signal(for 104 %? 43%) 24 h after the treatment, which was not the case for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gnal. In the next 72 h of observation, the fluorescence signals decreased(on 40% of the starting signal) indicating a reduction of cell number, which was confirmed by cell count(24% reduction of the starting concentration) and analysis of extracted chlorophyll and phycocyanin pigmen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iability o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wo sensors as a useful tool for in-vivo detection of induced stress, provid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lake treatment and decision upon the necessity of its repetition. The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also resulted in a lower free microcystins concentration compared to control.  相似文献   
52.
脾胃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为用,心气调畅,助血生成、心为脾之母,助脾主运化、心脾相安,神志守舍;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异常、血运异常、脾胃失和三个方面。在脾胃病的治疗上配合调心之法,给予心理疏导和辨证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拓展临床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53.
在常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过程中,整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在减小地面控制点及观测变量存在的误差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解算不等精度测量时,直接采用TLS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易出现解失真的情况,因此为提高解算精度,可以为不同观测值定权,进行外方位元素的计算。本文以解算全微分共线方程为研究主线,并引进协因数阵为观测值定权,尝试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WTLS)对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进行解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最小二乘算法与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在精度和准确度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55.
传统GIS平台在集成应用方面,体量大、费用高、功能大而全,尤其对于非专业用户缺乏性价比,缺乏直接面向用户的专题性解决方案。在开发方面,模块可复用性低、系统扩展性差。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服务架构的特点及其模块之间的协作方式,采用套件、总线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套件技术的一站式GIS系统框架结构,该框架的套件设计赋予套件层高灵活性,能够在GIS系统中灵活组装以达到设计目的。总线的设计支持功能服务的分散组合,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伸缩性。总体上实现了一种松散的系统体系结构,支持功能服务的分散组合及可复用,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验证了该框架结构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56.
南堡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凹陷北部老爷庙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充分利用南堡凹陷岩心、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对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三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3种沉积体系类型.从低位体系域(LST)到高位体系域(HST),扇体展布范围呈现“大-小-大”的演化特点,扇三角洲沉积中心总体上由东向西迁移;区内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的控制作用显著,同沉积断裂的活动性差异控制了扇体发育的规模和位置,构造坡折带控制着沉积相带纵向分异特征,构造古地貌单元的空间配置控制着沉积微相的规模和形态;在此基础上,在研究区内识别出梳状断裂式、转换带式、滚动背斜式和多级断阶式4种砂体空间分布样式,对该区沉积模式的建立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胡西武  刘小鹏  黄越  黄立军  东梅 《地理学报》2020,75(10):2224-2240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具有扶贫脱贫与生态保护双重意义的特殊乡村类型,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空间重构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剥夺现象,是当前生态移民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为探究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规律,以宁夏70个生态移民村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收入就业、教育培训、社会生活、居住环境及公共服务可达性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剥夺指标体系并进行水平测度,进而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测。结果显示:① 宁夏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整体水平较低,但总指数均值相对于非生态移民村显著高出0.023;② 宁夏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总指数均值在时间上呈现“先较低—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北部低—中部高—南部次高”分布;③ 民族构成、地形地貌、移民时段、依托资源和经济区带是影响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的重要因子,前3项对空间剥夺总指数的解释力分别达到了22.4%、10.6%和14.0%。空间剥夺水平测度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评价和政策调整完善提供新的客观依据,相关部门可据此优化调节生态移民村空间资源配置,增加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机会,推动生态移民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8.
中国草畜平衡状态时空演变指示的草地生态保护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麟  翟俊  祝萍  郑瑜晗 《地理学报》2020,75(11):2396-2407
中国草原牧区作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其草畜平衡状态直接影响草地退化与恢复,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强弱。本文分析了2000—2015年主要草原牧区草地植被覆盖、牧草供给、草畜平衡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深入探讨草地退化与恢复及载畜压力下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过去16年主要草原牧区草地面积净减少约163万hm2,6.7%的草地出现植被覆盖退化,而5.4%的草地呈现植被覆盖明显恢复。天然草地牧草供给量以增加为主,年增率约0.3 kg/hm2,然而其载畜压力亦持续增加,不考虑补饲的载畜压力指数高达3.8,除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中部仍有载畜潜力,其余多处于超载状态;考虑实际冷季补饲的载畜压力指数约3.1,内蒙古中东部有所缓解;假设冷季全额补饲则载畜压力指数减至1.9,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明显缓解。叠加上述数据,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地、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等不同区域的草地生态保护格局,提出了平衡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生产利用的不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9.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monosaccharides(MCHO),polysaccharides(PCHO),and total carbohydrates(TCHO)in the sea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 of the Yap Trenc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were measured by 2,4,6-tripyridine-s-triazine(TPTZ)spectrophotometry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MCHO,PCHO,and TCHO ranged from 4.6 to 22.1μmol C/L,3.5 to 27.3μmol C/L,and 13.8 to 36.3μmol C/L,respectively.In different sampling stations,the concentrations of MCHO,PCHO,and TCHO with water depth showed complex variation patterns.In the study area,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MCHO,PCHO,and TCHO occurred in the euphotic layer and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s occurred in mesopelagic seawater layer.Generally,the concentrations of MCHO,PCHO,and TCHO decreased with water depth from the euphotic layer to the hadal zone.The average value of PCHO/TCHO wa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MCHO/TCHO,indicating that PCHO w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CHO in north of the Yap Trench.  相似文献   
60.
张镱锂  吴雪  郑度 《地理学报》2020,75(5):931-948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且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是全球范围内研究土地覆被垂直变化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覆被数据(2010年)和DEM数据,在ArcGIS和Matlab平台的支持下,提出并运用脊线法、样带法和扇区法3种山地南北坡划分方法,研究了喜马拉雅山土地覆被垂直分布与结构差异。结果表明:① 山地土地覆被分布具有明确的垂直地带性结构特征,喜马拉雅中部土地覆被垂直带谱为南六北四式,土地覆被垂直带谱中具有人类活动的特点。② 南北坡之间的土地覆被垂直带谱差异明显,南坡土地覆被类型完整多样,北坡相对简单;对同类型土地覆被而言,南坡较北坡分布高程低、幅度宽。③ 依据各类型分布面积比随海拔变化情况,土地覆被类型在南北坡上的垂直分布可分为4种模式:冰川雪被、稀疏植被和草地为单峰分布型,裸地为南单峰北双峰分布型。④ 3种划分方法中,南坡的土地覆被垂直带结构具有相似性,而北坡的土地覆被垂直带结构存在差异,扇区法较好地反映了土地覆被自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