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南极臭氧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1992年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地面观测站资料,对南极地区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35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在不同地区、时段和季节,其变化趋势也不同。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臭氧的显著亏损,主要是由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存在明显的年振荡、准20个月和准30个月的振荡周期。臭氧变化与天文日照、平流层温度场、平流层冰晶云及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和溴化烃等污染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8-927项目(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的第三专题,项目组织部门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目的以南极考察站为基地。采用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测仪器。对南极扰动电离层、极隙区/极盖区动力学、大气臭氧变化及冰雪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综合分析。研究南极大气和空间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和响应模式。背景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亚南极岛屿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是全球大气研究计划1(GA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国际岩6圈一生物圈计划(旧BP)…  相似文献   
53.
54.
陆龙骅  戴加洗 《气象》1981,7(5):23-25
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和热状况,历来是气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由于资料的限制,过去大多用间接推算的方法来讨论,是否符合实际,取决于推算方法及其假定的合理性。近年来,随着高原地区考察活动的增多,提供了用实测资料来讨论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1976年7—8月及1977年1月,青海省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曾是气象学上的一个“谜”。多年来有很多人都企图揭开这个“谜”。解放后,为了促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很多同志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工作,为我国高原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为我们提供了搞好高原气象科研工作的良好条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搜集1971年以后我国有关青藏高原气象科研的较完整的书目。近年来,零散的油  相似文献   
56.
一、引言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特别是赤道和极地之间净辐射梯度。由于以前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对一个个天气过程或变化的天气特征来说,辐射过程通常是不重要的,所以,至今有关辐射过程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以考虑平均经向廓线为主,也就是说主要从气候学角度来讨论大气中的辐射平衡过程。这也可能与当时的观测条件有关,地面  相似文献   
57.
青藏高原上空云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福康  陆龙骅  张清芬 《气象》1985,11(11):11-14
根据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青藏高原上6个热源观测站的云量和云状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的云,特别是对流云的月际变化、日变化、地理分布与青藏高原雨季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8.
By using the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medium-rang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subtropical region in China during June-August, 1966-1981 is studied. The quasi-two and quasi-one week oscillations are the two major oscillations generally existing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 and their intensities have obvious quasi-triennial variation period. These medium rang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uth Asian high, and in some degree to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The quasi-two week oscillation is probably a display of the inherent oscillation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itself, and the quasi-one week oscillation is probably that of the forced oscillation from westerly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59.
中国日照类型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日照百分率年变程曲线类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划分为12个日照区。主要类型有:冬半年少日照但盛夏干旱多日照形成“A”型的南方区;冬半年多日照但盛夏多雨少日照形成“V”型的东北—华北—西南区;全年日照丰富的南疆区,北疆区和东疆区;以及属于热带干湿季比较分明的南海区。另外,在南方区和东北—华北—西南区之间有5个过渡区;在南海区和南方区之间也有1个过渡区。这12个日照区的地域分布及日照百分率年变程曲线类型与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很吻合。  相似文献   
60.
我国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龙骅 《气象》1980,6(7):1-2
在进行压力高度计校准、飞机和火箭设计、飞机性能计算及弹道制表等工作时,需要了解大气温度、压力、密度等参数随高度的分布情况。为此,国际上曾有过多种能用简单方式近似地表示大气参数垂直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对于“低空”(对流层、平流层),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采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