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前言 100毫巴平均图上,夏季北半球中低纬度是一个2波超长波系统,超长波脊位于两个大陆上空,超长波槽位于两个大洋上空。其中,亚洲南部上空,以青藏高原为活动舞台的高空反气旋,我们称之为南亚高压。它是夏季北半球上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系统,具有独特的温压结构和垂直环流,是夏季对流层上部的一个大气活动中心。它的活动与北半球的环流形势,特别是副热带地区流型的调整有联系,也与东亚地区的天气有密切关系。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始于1964年。1973年四川省成都中心气象台的工作,在推广应用南亚高压科研成果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自1973年后,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一直是  相似文献   
102.
南极海冰与我国夏季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各区海冰变化不同,这种不同的变化必然对各区局地大气环流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可能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利用Hadley中心提供的1968年1月-2002年12月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结合中央气象台的北半球500hPa、100hPa高度场资料以及中国160站降水、温度资料,利用诊断分析方法,分别对南极Ross海区和Weddell海区海冰与我国夏季天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极Ross海区和Weddell海区海冰对我国夏季天气均具有指示意义。Ross海区是影响我国夏季东北地区降水的海冰关键区,若该区上一年9月海冰偏多,则来年6月我国东北降水偏少;Weddell海区是影响我国夏季东北温度的海冰关键区,若该区上一年9月海冰偏多,则来年6月我国东北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用1993和1994年7~12月中山站及昭和站大气臭氧观测资料和1993年7~12月中山站地面温度、气压及戴维斯站探空资料,对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和昭和站的中期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准一周和准二周振荡是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和各层次温压参数普遍存在的两种主振荡周期,且在不同年份其振荡强度也有所不同。在中山站和昭和站地区,1993年大气各参数的准二周振荡强度大于准一周振荡,准一周和准二周振荡都是由西向东传播的;而在1994年则除准一周振荡外未出现准二周振荡。在普里兹湾地区平流层中下部臭氧和等压面高度、温度准一周和准二周振荡的位相差很小,振荡是同时发生的。准一周和准二周振荡都可以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穿越对流层顶,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中期振荡有着密切的关系。准二周振荡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天气尺度的中期振荡,在不同地区可以对应不同的天气实体。在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准二周振荡可能是极涡本身固有振荡的反映,而周期较短的准一周振荡则可能是外来扰动强迫振荡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4.
1987—1988年夏季长城站地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1987~1988年夏季我国首次南极长城站边界层气象观测实验资料,运用近地层大气通量的平均廓线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的热状况特征,并与南极内陆的瑞穗站及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热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在夏季,长城站地面相对于大气而言,仍为热源,地面主要以潜热输送的方式加热大气。夏季长城站的热状况特征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进入雨季后的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105.
106.
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近地层大气观测研究Ⅱ.湍流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2002年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期间在北极朗伊尔宾地区获得的大气风温微气象脉动资料,讨论了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能谱、湍流方差、感热通量、动量通量、温度结构参数以及动量整体输送系数等的分布规律,给出了这一极端环境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北极地区极昼期间陆地下垫面地-气之间能量交换,丰富了人们对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7.
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和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大气成分中心郑向东研究员和气候系统研究所陆龙骅研究员,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5日赴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Tromso)参加了4年1次的国际臭氧学术会议(Qos:Quadrennial Ozone Symposium);7月7~11日赴荷兰气象研究所(KNMI)参加了第10次地表辐射基准站网(BSRN:Baseline Surface Radiation Network)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08.
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对我国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特征向量分析、时序叠加分析和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近50年来我国地面气温场中较为清晰的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信号。强烈的火山喷发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降温最明显的时段是喷发1年多以后,并能持续约半年。除这个主信号以外,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都可能出现较为复杂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多地反映在二者的振荡关系上。  相似文献   
109.
Estimates of near surface layer parameters over 78°N drifting ice in ice camp over the Arctic ocean are made using bulk transfer methods with the data from the experiments operated by the Chinese 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 in August 22-September 3,2003.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radiation received by the snow surface is only 3.6 W/m2,among which the main part transported into atmosphere in term of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which account for 52% and 31% respectively,and less part being transported to deep ice in the conductive process.The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momentum is about 1.16×10-3 in the near neutral layer,which is a little smaller than that obtained over 75°N drifting ice.However,to compare with the results observed over 75°N drifting ice over the Arctic Ocean in 1999,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thermodynamic and momentum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sea and air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with latitudes,concentration and the scale of sea ice.It is very important on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a-air-ice interaction over the Arctic Ocean when studying climate modeling.  相似文献   
110.
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考察与研究是北极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北极边界层实地考察和研究始于上世纪 90年代 ,近 1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本文从大气科学角度阐述了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意义 ,回顾了国内外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新进展 ,提出了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