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8,43(1):11-11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刘光祥、黄泽光、高长林、饶丹、范小林、潘文蕾、翟常博、吕俊祥、曹清古、贾存善、张欣国和吉让寿所著的“中国东部中央造山带两侧盆地与油气”一书,2007年7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63千字,219页。该书从  相似文献   
52.
郯庐断裂带的前身是3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古郯庐断裂、辽渤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因而前白垩纪其两侧的“盆”“山”发育分属不同的造山动力学和成盆动力学系统。其西.扬子微大陆与华北微大陆之间的秦岭-大别造山带是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带,兴-蒙造山带是海西期的阿尔泰型(增生弧型)造山带,燕山运动时两者都成为陆内造山带。“郯庐断裂带”以东,苏鲁造山带是苏皖地块与胶辽微大陆之间的燕山期碰撞造山带,延吉-清津造山带是胶辽微大陆与兴凯地块之间的印支期碰撞造山带;更北则是由一系列外来地体沿敦化-密山断裂拼贴在西伯利亚次大陆之上而形成的斜向汇聚-剪切造山带(属板间造山带)。在此基础上,分为海西-印支期、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时代,详细剖析了“郯庐断裂带”两侧与上述造山作用耦合的典型的磨拉石盆地和火山岩盆地的演化及其对比,证实前白垩纪“郯庐断裂带”两侧的盆地各有其独立的发育史,不是被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错断的同一个盆地。对“郯庐断裂带”两侧古生代-三叠纪陆表海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西的扬子微大陆、华北微大陆、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与其东的苏皖地块、胶辽微大陆、兴凯地块曾分属独立的构造单元。早白垩世时,随着新特提斯洋的部分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上述3条边界断裂连接成郯庐断裂带并成为陆内的左行走滑断层。  相似文献   
53.
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根耀 《地层学杂志》2006,30(3):271-286
2004年的《国际地层表》与以往“国际地层表”的最大不同是对前寒武系的划分原则,即:以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地球系统巨变中的关键地质事件作为划分地层单位的界线,并据之建立“自然的”前寒武纪地质年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文以川滇赣三省为重点,重新审视华南的前寒武系资料,分中太古—新太古代、跃迁期、古元古—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四大阶段阐述了关键地质事件并讨论了其在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中的构造意义。这四大阶段的主要构造面貌分别是:片麻岩基底和绿岩带盆地,古陆壳的形成与裂解,第一个超级大陆即哥伦比亚(或称努纳)超大陆的形成与离散,板块构造体制下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与离散,反映了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因而每一阶段都有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沉积建造、火成岩类型及组合、变质作用、构造样式、构造线方向、变形方式和成矿作用。基于这些事件介绍了前寒武系的分布,列述了若干条相对连续的地质剖面上所见的这四大阶段的代表性地层序列及其对比方案。文章认为“参考方案”对前寒武系研究有推动和导向作用,并探讨了地层研究具体操作中关于事件的内容、事件与过程、现存地质记录的残破不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4.
藏东左贡地区碧土蛇绿岩:古特提斯主洋盆的地质记录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吴根耀 《地质通报》2006,25(6):685-693
藏东碧土一带的玉曲流域保存有丰富的古特提斯主洋盆的地质记录,包括洋底、海山和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岩.蛇绿岩由超镁铁岩、辉长岩、辉绿岩(席状岩墙群的残块)和玄武岩等组成.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低钾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是大洋中脊,稀土配分型式和部分微量元素指示碧土洋盆以P-型MORB和N-型MORB同时发育为特征.洋盆发育到石炭纪时达到鼎盛,于二叠纪和晚三叠世经历了2次消减.碧土缝合线南延是滇西的昌宁-孟连缝合线,西北延则接青海南部的各拉丹冬和藏北的龙木错-双湖缝合线,代表消失了的古特提斯主洋盆.  相似文献   
55.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吴根耀 《地质通报》2006,25(7):772-781
采自藏东碧土蛇绿混杂岩带的据水、学巴和登巴东3条剖面的火山岩样品,主体是碱性玄武岩.常量元素的判别图解表明其构造背景是洋岛.微量元素含量显示出大洋板内玄武岩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一组近于平行的右倾曲线,(Ce/Yb)N值约为6,稀土总量随岩浆分异程度的增高而增加.洋岛总体发育的时间为石炭纪(古特提斯洋盆的全盛期),属亚速尔型洋岛.其中,学巴剖面代表了洋岛形成的初期阶段,其下部有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夹层,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曲线均落入OIB与E-MORB之间;登巴东剖面则代表了洋岛火山岩发育的晚期阶段,项部有酸性熔岩的夹层,火山岩之上连续沉积有灰岩和砂岩.对这3个亚速尔型洋岛的厘定,结合以前报道的夏威夷型洋岛(瓦浦火山岩),充分说明藏东的古特提斯主洋盆曾是一个开阔的多岛洋,与滇西南昌宁-孟连多岛洋的构造面貌相同.  相似文献   
56.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6,41(3):499-499
冯增昭、鲍志东、吴茂炳、金振奎和时晓章著的“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5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0千字,186页,后附彩色岩石图版8幅,彩色岩相古地理图8幅。冯增昭先生及其学生曾对中国西北的寒武-奥陶系进行过长期的研究,早在1991年即出版了“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之后又出版了“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1998)、“中国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0)和“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4)。本书是这一研究的系统总结和深化。  相似文献   
57.
吴根耀 《地质科学》2007,42(2):415-416
张守信,男,汉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祖藉河北静海县,1927年10月6日生于江苏徐州市,2006年8月31日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曾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分类专业组副组长,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个人会员和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五成员之一(1981~1992),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地层分委员会会员(1984~1988,1995~1999);曾受聘为地质矿产部第七个五年计划的“1:50000区域地质制图方法研究”项目顾问(1986~1990)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项目专家;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讲授理论地层学与应用地层学(1981~2004)。  相似文献   
58.
造山带古地理学——重建区域构造古地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根耀 《古地理学报》2007,9(6):635-650
以活动论构造观为指导,尽可能客观地复原地史期间海陆面貌和盆山格局的关键是在给定时间约束之后,于研究区现存的地质记录中发现业已消失了的和后期才出现的构造古地理单元。文章基于大量实例论述了可能导致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大陆地块的解体、沉没、俯冲、剥蚀、冲断-推(滑)覆作用、走滑作用、碎裂和被卷入年轻造山带等,特别提出东亚大陆边缘地区自侏罗纪末开始的移置地体拼贴增生是该区的一大特点。构造古地理单元消失和后期出现的发生大都与巨型断裂带(尤其是作为构造边界的巨型断裂带)发育有关。陆内阶段的断裂带活动对盆山格局的变化、盆地发育、沉积演化及其关键地质事件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还应注意断裂带解体阶段出现的新生构造对古地理重建的制约。简言之,造山带古地理学的发展是推动构造古地理学前进的关键之一,在恢复古特提斯多岛洋的构造古地理面貌、重建全球古大陆演化尤其是造山带和经受造山运动改造地区的古大陆演化,有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4):557-557,578
由“大别山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动力学”编写组著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动力学”一书,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0页,后附彩色图版10幅,另袋附“大别山造山带地质图(1∶500000)”和“大别山造山带构造纲要图(1∶500000)”,由6个部分组成。“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地质构造”一章由徐树桐、索书田、钟增球、刘贻灿和陈冠宝撰写,介绍该带的构造—岩石单位、几何结构、运动学特征和变形构造。“大别山—苏鲁地区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一章由从柏林、王清晨、叶凯和刘景波撰写,探讨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深度、折返的P T轨迹…  相似文献   
60.
吴根耀 《地质学报》2005,79(4):530-530
郯城—庐江断裂曾是古特提斯洋域中的转换断层,其西是分开了扬子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的秦岭—大别洋,其东是分开了苏皖地块与胶辽克拉通的苏鲁洋。秦岭—大别洋于印支运动时闭合,使中国-东南亚次大陆出现,郯庐断裂成为新形成的拼合次大陆的边缘剪切带。苏鲁洋在印支运动时部分地消减过,但并未闭合。侏罗纪—早白垩世时,苏皖地块随苏鲁洋的消减向北漂移,并因北东东向断层的左行剪切作用而向西运移即向中国东南亚次大陆汇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