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对福建沿岸25个主要沙丘岸段的调查,以及代表性海滩-沙丘地貌系统地形变化的重复观测,针对福建海岸海滩类型和前缘沙丘地貌组合,从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沙丘形态及其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海滩-沙丘地貌体系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海滩动力地貌与沙丘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式。结果为:(1)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地貌变化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①海滩稳定-沙丘变化型;②海滩侵蚀-沙丘稳定型;③海滩侵蚀-沙丘后退型。(2)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动力地貌关系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模式,主要表现为完全耗散型、过渡型和低潮阶地型3种海滩地貌与沙丘规模和形态的对应关系,海滩的沉积状态与海滩-沙丘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动力地貌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2.
43.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生态环境关系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和福祉,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气候变化加剧、海洋污染持续、局部海洋生态退化、海洋生物资源衰减、珍稀物种消失等诸多挑战。这些问题警示我们,部分海域海洋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大力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千米、滨海湿地2.3万公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专项行动和工程成效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式,坚持陆海统筹,保护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4.
《应用海洋学学报》自创刊以来已走过40个春秋。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和编委会向广大读者、作者、中国海洋学界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对本刊的支持、关心、帮助以及历届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应用海洋学学报》是自然资源部主管,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学会、福建省海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海洋科学期刊。本刊原刊名《台湾海峡》,创刊于1982年,初创时为半年刊,1987年发展为季刊,2013年更名为现刊名(国内统一刊号:CN 35 1319/P,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 4972)。 《应用海洋学学报》主要报道国内外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侧重于报道应用海洋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及其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反映各相关学科前沿最新研究动态的综述文章,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环境科学等领域。本刊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美国、英国、日本以及联合国等十几个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从创刊至今,本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7期,共发表海洋科学研究论文和综述2980篇。本刊早期刊发的稿件聚焦台湾海峡,发表了大量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各海洋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我国台湾地区海洋学家发表的有关台湾岛及其周边海域研究成果。本刊关于台湾海峡的部分研究论文,是原创性的、基础性的和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科学的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加大对海洋的投入,实施诸多重大专项、重点计划项目,海洋科研院所纷纷成立,海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适应新形势,本刊更名为《应用海洋学学报》,由海内外杰出华人海洋科学家组成编委会;刊发论文的研究区域跨出台湾海峡,涵盖我国管辖海域、五大洋和南北极;刊文内容从区域海洋学拓展为基础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研究。论文投稿作者也由原来的主要来自福建省,拓展为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及埃及、丹麦、荷兰、英国等国家的上百家单位,读者分布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本刊办刊质量持续提升,影响因子稳步上升,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国家海洋局优秀科技期刊奖、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等诸多奖项,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好评。 40年来,本刊是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我国海洋科技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本刊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以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使命,总结40年来的办刊经验,借鉴国内外其他科技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加强编辑部能力建设,把握海洋科技前沿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力争成为应用海洋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海洋科学学术交流,为科技兴海、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应用海洋学学报》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45.
为落实2010年APEC领导人宣言有关绿色增长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AMSD)于2011年11月在中国厦门举办APEC蓝色经济论坛.通过APEC经济体代表们的广泛研讨,在蓝色经济研究方面提出了应重点关注的6个领域,包括陆海统筹、区域海洋经济统计标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海洋经济政策调整、海洋经济数据政策及生态补偿等方面.基于此次论坛的研讨成果,作者建议中国蓝色经济未来的发展战略应是在深化理解蓝色经济理念的基础上,贯彻陆海统筹战略,建立区域海洋经济统计标准,形成政府政策导向,肯定海洋自然资本的价值,加强相关能力建设与深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6.
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后,在保护海岸抵御侵蚀的同时往往还产生其他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强风区海岸,海滩养护造成了滩面环境的改变,使滩面风沙搬运和沉积特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福建平潭岛龙凤头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前后的风沙沉积对比研究表明,养护后海滩的干滩宽度、滩面沉积物粒径、表层湿度、海滩高程等环境要素变化对滩面风沙搬运与沉积过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养护海滩干滩滩肩高程的提高增加了滩面风速,增大了滩面风沙输沙率;(2)养护海滩干滩宽度的增加既扩大了风区长度也为风沙搬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且不受潮汐过程影响,提供了持续的风沙物源供给,增加了风沙作用时间;(3)养护海滩剖面形态的变化使得海滩滩面沉积物含水率减小,降低风沙起动风速,增强了滩面风沙搬运。  相似文献   
47.
GPS-RTK技术具有方便、快速的放样测量功能,可快速、高精度的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测量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利用风要素计算港湾沿岸输沙率的一个数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蔡锋  苏贤泽 《台湾海峡》2001,20(3):301-307
本文利用风浪要素计算方法,依波能流守恒法则,建立了一个由风要素计算港湾沿岸输沙率的数学模式Ql=1.906×10-8g-0.97F1.03u2.94cos1.2α0sinα0(m3/s).这模式对于缺乏测波资料的风速较小,水深较大(gd/u2)的海湾、湖泊等环境的沿岸输沙率求算具有实用价值.与现有主要几种计算沿岸输沙率的数模和方法进行计算比对,本文模式的计算结果有较好可信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演变与泥沙输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坚  蔡锋 《台湾海峡》2001,20(2):135-141
通过海岸地貌调查、沉积物分布、岸线对比、沿岸输沙率计算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海滩的演变特征,认为厦门岛东南部海岸的沿岸净输沙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东向西;黄厝湾中北部存在反向输沙。文中划分了中-强侵蚀海岸、中侵蚀海岸、中-弱侵蚀海岸、弱侵蚀海岸、弱淤积海岸和不确定海岸等6种类型。人工采沙是引起海岸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飘袋式捕沙器试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新近试制的飘袋式捕沙器的结构、测量原理、操作方法和输沙率计算程序。在湄洲岛客运码头附近沙滩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该种捕沙器可用于现场实测由各种波生流或其它复杂水动力因素产生的沙质沉积物的迁移速率。这对于难以应用模拟计算法取得沉积物输沙率的复杂环境滨海区 ,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