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8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在2003年12月25日甘肃山丹-民乐6.1级地震前,用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及邻区几个区域的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的现象。在得出的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区域发生了山丹-民乐6.1级地震,表明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分析对中强地震的地点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直接检测大地震之前空间相关长度的增长是一种从观测的地震活动中检测临界点特征的独立的方法.本文研究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5年震中周围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空间相关长度变化.结果表明,从地震前近两年开始,中等地震以上地震的空间相关长度出现明显增长,变化趋势可以用幂次率进行很好的拟合.用该地区没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的时段的地震目录采用相同方法进行了计算,没有发现明显的幂次率增长现象,说明强震前中等地震以上地震的空间相关长度的幂次率增长是地震孕育过程中临界点物理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43.
利用单健群分析方法研究了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现象。结果表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主震周围区域地震空间相关长度明显增长。利用这种特征对可能的大震危险区进行网格式搜索,至少可以对未来强震发生的地点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4.
前言震源组合模式表明,一个震源的形成必须具备应力积累条件和应力释放条件,因此,震源端部必须存在岩石强度小或摩擦阻力小的弱介质区段。在大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弱介质区段由于不能承担很大的应力而把应力转移到邻近岩石强度高的地方去,在那里  相似文献   
45.
理论研究[1]表明,环境水介质的动态对岩石中裂缝的应力腐蚀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迄今为止,岩石的应力腐蚀实验都是在水介质静止情况下作的。本实验对比研究了蒸馏水静止和流动情况下云南大理岩试件应力腐蚀引起的亚临界裂缝扩展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周围水介质的流动会加速裂缝端部的应力腐蚀过程,这对于震源过程及临震前兆的研究可能有重要意义。样品采用紧凑拉伸试件,同时测量了断裂韧性K_(Ic)=(1.41±0.013)kg·mm~((-3)/2),并对人工狭窄锯口与天然初始裂缝的试件进行了对比测量,认为对于云南大理岩的紧凑拉伸试件可以用人工狭窄锯口代替天然初始裂缝。  相似文献   
46.
荣代潞  金发辉 《地震学报》1992,14(2):156-163
对云南大理岩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水中的破裂和溶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力学参数(破裂强度、弹性模量、剪切破裂能、断裂韧性等)随环境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临界温度附近有一个突然的下降,然后保持一个较稳定的低值.分析测量了每一试验温度下环境水中某些化学物质成分的含量、PH 值、电导率等.其与温度的变化与力学参数相仿,只是随温度呈增高的趋势,在380℃附近都存在一个突然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临界温度附近的水溶液对岩石的强烈的应力腐蚀作用所引起的.根据试验结果强调指出,地壳中处于临界温度附近的水溶液的存在和运移对震源过程、浅源大震的成因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对估算破裂能的各种实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脆性正交各向异性的板状片岩中裂缝的传播。在张破裂模型中使用的样品是传统的双悬臂梁试件。在剪切破裂模型中,进行了两种类型的试验。首先是使用开槽的紧凑剪切样品进行加载试验,其次是对在选择的平面上发生剪切破裂的一个平行六面体进行单轴加载试验,并分析了“破裂后性态”(Post-rupture behaviour)。从这些试验中估算了Ⅰ型和Ⅱ型破裂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和临界能量释放率。在两种类型的破裂中,K_c 具有相同的值,但Ⅱ型破裂的 G_c大于Ⅰ型破裂。压缩试验给出了破裂能的中间值。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破裂面的观察以及其他一些结果表明,这种特雷拉泽板状片岩的裂缝端部的性态根据不同的加载方式而异,特别是在Ⅱ型加载情形下产生了大量的微裂缝。  相似文献   
48.
In the paper, we introduce Allegre's scaling-rule theory of rock fracture and the probability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earthquake occurrence time on its basis. As an example, we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ological precursors (seismic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and coda Qc) associated with the earthquake (M=6.1) occurred in Shandan-Minle, Gan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of seismic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and coda Qc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a power exponent relation is used to fit the increasing variation form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The study has provided a basis for creating a method and finding indexes to predict the earthquake occurrence time by using the monitored seismic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and coda Qc.  相似文献   
49.
龙陵大震震型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76年龙陵大震三次主震由南向北的迁移特征以及3次主震及其强余震活动所反映的震源时空分别位于不同的震源区,但首尾相接,且各自有前震和余震。用立交模式和深部剪切蠕滑断层对龙陵大震发生在完整的花岗岩体内作了解释。用介质相对完整、区域压力大解释了主震发生时形成复式震源,以及余震相对发育持特征,对于复式震源提出了用各震源提出了用各震源断层长度累计总和求震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定义了“P轴分布集中度”用以研究中强地震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变化。利用祁连山中东段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的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的资料,使用P波和S波初动和振幅比联合反演方法反演了两次中等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应力场;利用“P轴分布集中度”这一参数分析研究了这两次中等地震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和发震应力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震前1~2年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开始集中,在震前集中到大约与主震震源机制的发震应力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