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第三纪开始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地理和大气环流的格局,由此形成了西北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的气候条件,但也存在相对的干湿气候的时期性摆动。近若干年即便新疆等地一些地方降水有所增加,但仍难缓解西北的干旱和半干旱状态,必须思考及运用工程措施解决水资源的匮乏问题。合理节约用水,进行水利工程调配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有效途径,但充分运用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增雨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方式。人工增雨也因其科学技术上尚不十分成熟和难于检验的事实,受到一部分科学工作者所质疑。本文简单地论述了人工增雨的科学性,国内外的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性及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和关键点,以此希望能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从流经我国西北上空的大气中多转换一些水汽形成雨(雪)降落在我国大地上,为缓和干旱作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42.
大气探测资料在中尺度暴雨中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使用近几年强化气象业务观测网建设所获得的大气探测资料,包括每小时1次的自动雨量站资料、逐时的GOES-9卫星红外云图TBB资料、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及回波顶高资料,并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月29—30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观测研究。分析表明: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探测资料能较好地描述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同时,停滞在淮河一带的梅雨锋和切变线为此次大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暴雨过程期间,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上共有11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它们是暴雨的直接制造者;此次大暴雨过程主要由2次中尺度强降雨时段组成,中尺度雨团的源地集中在安徽西北部,雨团的发生与β-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有密切关系;雷达回波的分析显示,此次暴雨是混合云降水所致,在层状云降水区中有许多对流云回波,对流回波区和径向速度场所反映的中尺度辐合线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秦岭大巴山地形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地形敏感性试验的数值分析,认为大巴山使秦岭山脊、汉江河谷降水减小;使秦岭东南坡和渭河河谷下游强降水增加,大巴山本身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大巴山峡口地形将大量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在秦岭南侧和东侧的迎风坡上产生强降水,而峡口两侧由于地形阻挡气流通过,使其下游地区降水减少。秦岭使大巴山和汉江河谷、陕北降水增加,使山脉本身降水减少,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形产生的垂直次级环流实现的;秦岭的地形高度变化与山脊降水量具有反相关关系,与山谷降水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对地形、海陆分布的描述更加精确,从而对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动力学的刻画也更准确,但计算需求和存贮量也将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因此,在模式分辨率提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计算和存储量是模式发展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规约线性格点,在高斯格点数和格点分布不变的情况下,把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全球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由T213提高到TL319,从而使全球谱模式的计算有效率增加了2.25倍;实现了稳定外插两个时间层的半拉格朗日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半拉格朗日方案在计算轨迹中点的速度和发展方程的非线性项时,采用时间的线性外插带来的计算噪音,提高了模式积分的稳定性,从而使模式的积分时间步长从900 s增加到1200 s;在这两个关键技术实现的基础上,实现了TL319模式与业务OI同化方案的耦合,进行了连续1年的滚动试验,并对降水预报和500 hPa形势场预报进行了统计学检验,与现行全球中期业务模式的预报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模式谱分辨率后,模式的动力过程保持合理稳定,对东亚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预报性能有所改进,对中雨和大雨量级的降水预报在大部分时效也都有改进,但是小雨预报TS评分略有下降。另外对冬、夏季的两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表明,TL319L31对天气过程的描绘比T213L31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45.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暴雨预报服务系统是以国家气象中心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环境为依托,系统地集成了国家气象中心和气象业务与科研单位近年来研究开始的台风、暴雨预报成果建立的实时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初具规模,1995年投入业务应用(部分投入业务试用)。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结构、功能,以及在业务中应用和试用概况。  相似文献   
46.
李泽椿  泰祥士 《气象》1995,21(3):17-22
公众气象服务是国家中心的重点工作,中期数值预报业务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立国家气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工作站为主要手段,综合应用多种气象信息的业务服务系统,使天气预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的总体经济效益已达到国家对气象事业投资的40倍。  相似文献   
47.
现在预报主要是天气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我们许多专家的努力,我们国家台风预报还是不错的,而且随着今后证实的新事实和新规律的增多,相信在天气学、统计学方法上还会有发展,但近一些年来多少有一点徘徊在同一个水平上。我请天气司的同志统计了从1985到1990年的预报,结果表明:大多数徘徊在24小时预报200km多一点,国家中心24小时预报平均211km,关岛24小时预报204km,日本24小时预报203km,菲列宾213km。这就是为什么“八五”攻关时期,科委希望台风预报24小时预报达到200km以内,48小时预报达到400km以内的根本依据。数值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48.
49.
李泽椿  裘国庆 《气象》1992,18(6):50-52
我国的T_(42)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于1991年6月正式投入业务使用。为使广大气象技术人员及时了解该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以便在实际预报中更好地使用该产品,我们特请国家气象中心有关专家撰写了本讲座。供气象、海洋、水文、军事等部门的气象预报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0.
西北地区沙尘暴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孙军  李泽椿 《气象》2001,27(1):19-24
沙尘暴是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也是气象业务预报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作者首先建立一个沙尘暴产生的天气学概念模型;据此模型,设计了用摩擦速度和大气边界层稳定度状况来对沙尘暴进行预报的数值方法;用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该天气学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给出了运用天气学原理和数值预报方法相结合来对沙尘暴进行预报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