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用电子微探针(EMP)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对安徽女山新生代碧玄岩中的13个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13件样品表现出稀土总量与Na质量分数的正相关。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文献中的资料,我们认为不同种矿物间稀土质量分数的差异是由晶体化学性质决定的;而同种矿物在一个相对简单的地球化学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稀土质量分数变化受地球化学过程发生的程度和周围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32.
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地理流行病学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分布、类型和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了不同类型砷中毒病区砷从环境到人体的传输途径、通量和环境 -剂量效应。对环境剂量 -效应的研究表明 ,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的环境剂量效应因地质环境背景不同而异 ,提示不同环境地质背景下砷的赋存形态、价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3.
我国21世纪环境、健康与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简述了我国在21世纪期间“环境、健康与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与主要方向,其重点领域是:(1)对主要由化学元素引起的地方病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逐步控制的目的;(2)环境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城市化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方向为:(1)控制地方性疾病的流行;(2)防止污染物质及环境变化产生的健康危害;(3)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34.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阶段、趋势和区域差异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地理区域差异,表明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为按照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大巴山区典型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巴山土壤中硒、氟的背景值高,其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硒、氟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氟在心土层淀积;土壤中硒、氟的含量受土壤母质的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36.
渭北石炭二叠系煤中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原子荧光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渭北部分矿区石炭二叠系煤中汞的含量及汞在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渭北石炭二叠系煤中汞含量较高,高于地壳中汞的平均含量(0.08×10-6)及已经报导的煤和石油中汞的含量(0.001×10-6~0.03×10-6)。煤中汞主要以HgS的形式存在,与煤中无机硫成正比关系。同时论述了煤中汞含量与灰分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倡导和建立了化学地理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推动了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环境容量和环境治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长期进行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调查及其环境病因与防治的研究,为上述疾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医学地理学研究体系。2000年以后,在持续开展西部地方病地理流行规律和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重金属等污染物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拓展了区域碳、氮、磷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研究,强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健康保护的技术研究。实现了从化学地理到环境地理、从医学地理到健康地理的转变。未来的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将以地理环境的化学属性为重点,以人口健康保护为核心,探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在整体上协调的机制与途径。  相似文献   
38.
中国环境-健康区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health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175 indicators, such as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emission intensity of waste gas, GDP etc. were chosen to describ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Of all the indicators, life expectancy can sufficiently reflect health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Consequently,life expectancy was identified as key indicator, and 42 out of 175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for establishing the environment-health indicator fiamework with three grades of integrative indices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health of China.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grades of indices,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health index was calculated and contributed to classify the environment-health situation of 30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by four predefmed limit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icates that the environment-health situation of the eastern and coastal areas is superior to that of inland which is the western regions with underdeveloped economy and rigorous natural condition.Especially, the Qinghai-Tibet and Yunnan-Guizhou plateau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re most vulnerable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health. These fit in with the pattern of nat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fully shows that socio-economic context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health in China.  相似文献   
39.
西藏山地半淋溶土壤分布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西藏大骨节病县与非病县山地耕型褐土和灰褐土各土壤亚类的对比分析表明,山地褐土和灰褐土环境是西藏大骨节病主要土壤类型。其中大骨节病县有3.2万公顷耕种褐土,占全部耕种褐土的89.4%,而非病县仅0.4万公顷,占10.6%;同样,近3.9万公顷的耕种灰褐土分布在病县,占全部耕种灰褐土的97.4%,而非病县仅0.1万公顷,占2.6%。相似的半淋溶耕型土壤环境,雅鲁藏布江南岸多为非病区,北岸多为病区,可能与北岸念青唐古拉山和南岸喜马拉雅山的岩性和成土物质来源差异有关。同时土壤水土流失也可能是影响大骨节病分布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为病区,而非病区多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因此系统研究西藏典型大骨节病区的土壤分异及其土壤侵蚀程度的差异对探讨未来西藏大骨节病的分布与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对大巴山区典型石煤暴露环境中人发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有:石煤暴露环境中发硒平均含量为6.58±4.42 μg/g,是对照区的3.26倍,发硒含量个体差异明显,样本总体呈显著的非正态分布;确定发硒含量主要取决于地下水、粮食和石煤中的硒含量,而土壤对其影响较少;揭示发硒含量既受膳食、燃煤、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和地下水的水质等机体外环境因素的控制,也与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