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06—2017年汛期(5—9月)重庆永川出现的大风过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天气环流背景及物理指数,主要结论:(1)永川中部及偏北一带为大风易发区,出现64次大风过程,8月最多,午后、傍晚和凌晨为大风多发时段,大风出现后持续时间多为1~2 h。(2)大风的出现主要与东移的低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台风外围气流及地面冷高压南下等影响有关,主要环流类型可分为:低槽(涡)型、低槽(涡)与高压系统型、台风影响型。(3)大风发生前后,低槽(涡)型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存在明显降幅,大多在6℃以上。低槽(涡)与高压系统型平均温度弱降温与明显降温概率相当,最高温度降幅在4℃以上。台风影响型温度变化与其出现的月份、北方冷空气的情况有关。(4)各类型大风发生时,大多伴有短时强降水,且大风过程当日累积雨量大多在大雨及其以上。(5)从物理指数来看,大风发生前抬升指数(LI指数)、大气稳定度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CAPE指数)、大风指数在各类型大风中各有表现,实际预报工作中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阈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2.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 0.25 °×0.25 °再分析资料及WRF数值模拟资料,对2018年5月19—20日发生在重庆武陵山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中尺度环境条件及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触发和维持机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无明显冷空气强迫,斜压性弱,边界层高温高湿,对流层中下层存在明显条件不稳定层结;(2)石桥强降水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演变主要有3个阶段:分散对流组织成东西向带状对流、带状对流断裂后雨团准静止维持、东北-西南向带状对流快速重建;(3)沿武陵山脉分布的边界层辐合线触发雷暴发生,强回波单体沿辐合线移动和加强,形成“列车效应”;(4)石桥东部山顶雷暴冷池出流下山,与环境暖湿气流和地形作用共同维持石桥强降水;(5)山区地形对降水有重要影响,近地面偏东风与石桥西部山体相互作用形成局地气旋性小涡旋触发降水,而受到石桥东部山体阻挡作用,地形性涡旋移速变慢,利于强降水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