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21.
2008年1月甘肃省连阴雪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1月甘肃省连阴雪实况资料及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逐日客观分析场资料、 1951\_2000年NCEP/NCAR500 hPa高度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甘肃省持续20天之久的低温连阴雪天气的特征, 以及这次过程形成和发展的天气气候原因, 并针对过程中强降雪发生时段进行了完全矢量散度诊断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2008年1月甘肃省的低温连阴雪天气具有降雪异常偏多、 气温异常偏低、 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属60年不遇。大气环流的异常及稳定维持为连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气候背景, 具体表现在阻塞形势建立并长时间异常维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加强西伸、 维持。阻高崩溃及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 促使这次连阴雪过程减弱、 结束。诊断分析和MM5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高低空形势场以及中尺度的动力、 湿度因素的有效配合为较强降雪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甘肃南部到中部出现较强降雪时, 青藏高原南支槽前有一支明显的偏南风向北输送, 并在高原东南侧形成辐合, 同时在高原中部也有明显的高原切变线发展东移。强降雪对应区域上空有明显的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 而且垂直上升运动发展旺盛。  相似文献   
22.
WRF模式对一次河西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使用WRF模式模拟了2005年3月14~15日出现在甘肃河西西部(祁连山西段北坡)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暴雪的区域,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在这次暴雪过程中,地面冷锋、低空风场切变线,以及与高空强锋区相对应的高空急流的合理配置加强了暴雪区的垂直环流的发展,使降雪区对流发展;出现暴雪时最大辐合层在600 hPa附近,500 hPa以上表现为一个深厚的辐散层。随着强降雪的开始,降雪区近地面层由辐合变为辐散,反映出由于能量释放,降雪的影响系统开始逐渐消亡;在降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中小尺度特征的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最大上升速度层在500~400 hPa之间;降雪的水汽来源于西风气流,水汽输送在600 hPa最强。600 hPa的强水汽输送和强辐合保证了产生强降雪必需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3.
水进砂在水进过程中被侵蚀、淘洗、搬运,其沉积特征明显有别于背景砂体,表现出明显的穿时性。水进砂的发现完善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同时它在油气储存运移、原油物性预测以及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也有重要价值。本文从砂体的性质、来源、所处背景砂体的环境以及发育的构造条件4个方面对水进砂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具代表性的形成机制:地层响应模型、水进型三角洲模型、海侵—海退模型、水动力模型、下切谷模型和潮汐改造的沙脊模型。近年来,相关学者在传统沉积学的基础上,又运用水动力学、遗迹学和不整合面识别等比较独特的方法对水进砂进行了研究。未来水进砂的研究工作将不再局限于海相砂体中,同时将运用更精细的方法对水进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浅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新荣  王东坡 《世界地质》2001,20(3):272-278
火山岩储层是一种特殊的油气储层.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以及自碎角砾熔岩,包括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和喷发沉积相.火山岩主要靠相互连通的孔、洞、缝组成的网络来构成储集空间.储集空间有原生和次生两大类.我国中-新生代玄武岩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一般是低声波,低感应,低自然伽码,高电阻,高密度;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低频的强反射,层速度为2 500~5 000 m/s.  相似文献   
25.
为进一步揭示松辽盆地白垩纪的构造演化背景,推断构造沉降是否为嫩江组时期的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因素,笔者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开展了沉积相、层序结构、米兰科维奇旋回以及埋藏史分析,定量分析了构造沉降与沉积演化、层序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嫩江组有3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嫩一、二、三段)发育TST、HST和RST,层序Ⅱ(嫩四段)和层序Ⅲ(嫩五段)发育完整的LST、TST、HST和RST;嫩江组存在16个405 kyr,时限从77.43 Ma到83.98 Ma,持续6.55 Ma;嫩江组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嫩江组沉积演化和层序结构的主控制因素不是单一的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26.
研究控制变量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在外部正弦干扰下的最优减振预测控制问题。利用系统的控制向量和被控对象的预测输出向量 ,设计了 1种全维状态预测观测器。并将该状态观测器用于时滞控制系统的最优前馈 -反馈预测控制中。频域分析表明 ,应用该状态预测观测器可将闭环系统的时滞项移至系统闭环结构之外 ,从而其优化控制规律完全可以按无时滞系统进行设计。时域分析表明 ,设计的预测控制器对外部正弦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得到的结果关于二次型平均性能指标是次优的  相似文献   
27.
东北地区泥炭表土中植硅体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新荣  胡克  王东坡 《地理科学》2007,27(6):831-836
表土沉积物中植硅体组合研究是恢复第四纪古植被、重建第四纪古环境、划分对比地层的基础。对东北地区41个地点的泥炭表土进行植硅体分析,发现东北泥炭表土中植硅体含量丰富,主要可分为哑铃型、鞍型、扇型、帽型、尖型、齿型、棒型、方型、长方型、梯型和其它11种类型。植硅体表面形态特征不一,表面纹饰多为突起或凹坑,其中哑铃型植硅体可细分为2种,扇型、齿型和棒型植硅体各分5种,帽型和尖型植硅体各分3种。  相似文献   
28.
分布于全球中高纬度的黑土因性状好、肥力高,对全球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自19世纪以来,世界黑土形成与演化研究蓬勃发展,然而不同地区黑土的定义、特征、分类和研究程度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土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碍于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系统整理了全球黑土研究,分析了黑土的定义、特征、分类、形成与演化特点,探讨了黑土形成与演化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广义的黑土主要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棕壤等,其形成主要由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成土母质和水文五大自然因素控制,各种因素使黑土在性质上发生分异,形成不同的黑土类型,土壤性质呈现出一定差异和规律特征;目前学者们利用地球化学分析、孢粉分析、粒度分析等实验方法对黑土形成环境进行反演模拟,利用模型构建、光谱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图像解译及联网动态监测等先进科学手段对黑土退化进行模型预测,为保护黑土地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根据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北部地区重力流特征的岩心资料、递变悬浮的粒度特征,结合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所反映出的重力流特点,认为该区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根据地震属性揭示的沙四段时期砂体与同生断层的展布情况,结合研究区东倾的斜坡古地形,揭示了研究区沉积物的分散体系,认为其物源主要来自于西北部。重新厘定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物分散体系,将促进该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30.
甘肃春季一场罕见强霜冻、冻害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4年5月3~5日的强霜冻天气,本文从前期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与演变、气候背景、天气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就T213客观预报对这次天气的预报进行了分析。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霜冻预报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