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室内水平砂柱内的咸淡水驱替试验,以高岭土、伊利石和蒙脱石、二价汞离子(Hg2+)和苯酚(C6H5OH)为例,对粉细砂的水敏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岭土和伊利石含量对粉细砂水敏性的影响不大,即使含量达到10%(质量比),渗透系数也仅下降1个数量级,而当蒙脱石含量为3%(质量比)时,砂柱渗透系数下降已经超过2个数量级,含量超过4%(质量比)时,水流已经无法通过;在高速水流剪切力作用下,31.68%二价汞离子(Hg2+)和55.71%的苯酚能够被有效去除,而水敏性过程中的颗粒释放与迁移作用能够将绝大部分残余的二价汞离子(67.55%)和苯酚(43.43%)挟带出粉细砂柱。单纯的水力作用对两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差别较大,原因是砂柱中粘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使得带正电的二价汞离子(Hg2+)大量被吸附,导致其滞留于砂柱之中的比例大于苯酚。故利用粉细砂的水敏性特征可在含水砂层中建立防渗帷幕、去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22.
关于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国内已有不少论著进行了探讨。作者曾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进行过若干地震考察,现针对我国强震与构造的关系进行初步讨论。国内大多数地震与活动性断裂有密切关系,这己为许多作者讨论过。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情况:(1)地震成带分布与活动性断裂的一定段落相重迭。如东部的郯城——庐江断裂带;川西和云南的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  相似文献   
23.
24.
西北东部夏季干湿演变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金虎  杨启国  姚玉璧  单红洮 《气象》2006,32(10):94-101
选取中国西北东部1960--2004年33个台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北半球NECP/NCAR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首先统计了中国西北东部逐年夏季总降水量和无雨日数,并根据它们呈显著负相关的特点,定义了无雨日数一降水均一化干湿指数,然后对干湿指数场进行了EOF分解,探讨了西北东部夏季干湿异常的演变特征,同时对干湿异常年份进行了500hPa高度距平场合成分析。结果发现:一致性异常特征是西北东部夏季干湿指数的最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西北东部近45年来的变干趋势是明显的;新疆脊偏弱、东亚大槽偏浅是西北东部夏季湿年同期500hPa高度场特征,而新疆脊偏强、东亚大槽偏深是干年同期500hPa高度场特征;乌拉尔山脊线偏西、东亚大槽偏浅是湿年前期12月高度场特征;乌拉尔山脊线偏东、东亚大槽偏深是干年前期12月高度场特征。冬季12月500hPa高度场环流特征是预测下年夏季干湿特征不容忽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在历史地质学文献中,有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即存在着全球性的同时沉陷,世界性海平面相对于大陆而增高,海水漫淹了广阔的平原,形成了陆上盆地。这样的时期为另一种时期所交替,另一种时期是海平面相对于大陆下降了,大陆好象浮起来了,发生广泛的海退。这种海退一般地与褶皱期相联系,如加里东、华力西、阿尔卑斯,有时甚至包括老基米里期和新基米里。最大的海浸发生在大褶皱期之间。地壳发展周期性概念的拥护者,认为世界性海浸与海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宏观上的构造破碎现象,经常是野外确定断裂存在的标志.然而,有一些断裂带往往没有宏观的脆性破碎带,而是表现为塑性断裂或塑性变形带.这不仅给野外填图带来困难,也经常成为一些重大区域地质构造问题争论的焦点.现以西北地区两条著名的深大断裂带为例,扼要讨论塑性断裂和断裂的塑性变形带及有关问题.一、阿奇克库都克断裂该断裂由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命名,并作为晚古生代地槽褶皱带与中天山隆起带的分界.但另一些地质工作者认为,中天山地层仍属古生界(以下古生界为主),并且由于断裂迹象不明显,以致否认该断裂的存在.在新疆鄯善南部该断裂通过处在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直线状负地形影象.实地检查,断裂所在位置的沟谷一般宽200-500米,全为第四系覆盖(图1).沿  相似文献   
27.
旋卷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和独特的构造型式,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有机会去法国作短期考察,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发现法兰西大部和西班牙西北部总体构造格局,与帚状构造一般形态相符。由于考察不是针对旋卷构造而安排的,看到的实际现象有限。现据有关材料和实际所见,对法兰西帚状构造要点,作简要报道。法兰西帚状构造展布范围,包括法国的阿莫尼干和中央高地,西班牙西北部的伊伯雷及上述地带环绕的大西洋海域。旋回带的收敛段在阿莫尼干,撒开段在中央高地,整体上呈现向西收敛、向东撒开,并向东北微凸的帚状形态。阿莫尼干地区发育着右行剪切的透入性构造,其中又集中形成三个右行韧性剪切带,同样显示  相似文献   
28.
陕西省地质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1980年4月19日至24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届理事会的理事和有关单位推荐的新的理事候选人,有已成立的各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和秘书,有在大会上宣读论文的代表和其他代表,有省科协、中国科学院及四川、甘肃、河南等省地质学会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30人。这次大会的议程和内容有:(1)听取上届理事会关于学会恢复活动一年来的工作报  相似文献   
29.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文中讨论了某些地质作用,诸如侵蚀与沉积、陆壳的消亡和增长等.在陆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构造单元不仅位置而且在形态上均有重大的改变。陆壳主要消失在古陆边缘的正性活动带。在造山带发展过程中,与侧向缩短的同时伴有大规模的纵向伸展。所有各种地质作用,如造山运动、岩浆活动、侵蚀与沉积,以及变形等,都是在长时期发展起来的。为了表达上述认识,从寒武纪到现代以5张构造格局图示出中国西北部的地质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0.
今年2月7日,中央和各地电台、报刊报道了地震部门对我国近期强震形势的预测意见;1990年前后,地震多发,主要活动区可能在我国西北地区。 1987年,笔者曾两次简介了自己对西部震势的分析意见,认为西部大部分地区还会继续平静(1987年2月20日《中国地质报》、《西北地质》第6期)。无论从地质构造上,还是从历史强震资料来分析,我国西部强震明显受印度板块北移运动所控制。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