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0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近20年对中国东部海域的高精度调查取样,对渤海、黄海和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数据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揭示其赋存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整个中国东部海域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稀土含量富集区,分别位于渤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及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富集区内的表层沉积物稀土含量普遍高于180 mg/g;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和UCC配分模式显示出各海域较为一致的总体特征,与中国大陆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类似,指示了较强的陆源特征。通过对稀土元素各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与中国东部海域稀土元素含量相关性最强的是δEu,呈明显负相关,其次是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呈明显正相关。利用δEu-(La/Yb) n物源判别图对这4个稀土含量富集区的样品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渤海西部泥质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具有同源性;南黄海东南部的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除了有来自长江和黄河物质以外,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河流输入作用也不可忽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北端的沉积物基本来源自长江,而南端则表现出不同的稀土分馏特征,很可能与闽浙沿岸和台湾岛中小河流的输入有关。大型河流和中小河流带来的物源、沉积物粒度以及海域流系格局控制了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2.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评价其生态风险及环境质量。对辽东湾表层沉积物8种重金属(As、Cu、Cd、Cr、Hg、Ni、Pb、Zn)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Hankanson法和Igeo(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该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评价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在辽东湾葫芦岛附近海域、西南部六股河口东南部海域以及西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Cu、Cd、Cr、Hg、Ni、Pb和Zn含量偏高。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一致,辽东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Hg和As,8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Cu、Pb、As、Zn、Ni和Cr,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大于150,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Cd和Hg是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中主要污染物,局部区域达到中、中-强污染程度。环境质量评价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引发有害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但Cd和Hg显著富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位于冲绳海槽黑潮主轴流经区的GHN056-09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 ~(14)C分析,获得了中全新世以来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6235aBP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沉积物中MnO/Al_2O_3、U/Th和V/Cr等3个地球化学指标在近6235aBP以来均发生了数次不同程度的波动,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1(1830aBP至今)的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程度强烈波动期、阶段2(4000~1830aBP)的低生产力和弱还原期、阶段3(6235~4000aBP)的高生产力和相对较强还原期。中全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指标可共同识别出的6次极值揭示了同期的相对高生产力和较强还原状态,分别发生在R1(260aBP)、R2(1200aBP)、R3(2125aBP)、R4(2700aBP)、R5(4250aBP)和R6(5700aBP),且与海水温度和黑潮强度关系密切,揭示了中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区域性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渤海东部及黄海北部海域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与物源的关系,分析了该海域138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渤海东部及黄海北部海域沉积物常量元素Al2O3、Mg O、Na2O和TFe2O3分布基本相似;Si O2分布与Al2O3、Mg O、Na2O和TFe2O3分布相反;Al2O3、Mg O、TFe2O3、Ti O2和Na2O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正相关,Si O2与粗粒沉积物呈正相关,Ca O、Ca CO3、Mn O和K2O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北黄海东部K2O分布反映了鸭绿江物质的影响。R-型聚类分析得出3种组合类型,以Mg O、Ca O和K2O及Mn O为代表,分别对应反映陆源细粒物质输入、指示黄河和鸭绿江物质的影响和海洋自生作用。依据Q-型聚类分析特征,将调查海域沉积物划分为4个不同的地球化学分区,同时综合分析得出了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的沉积物运移的路径趋势。K2O/Ca O揭示黄河物质影响自南至北和自西向东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中研究区西南部和北黄海中西部受黄河物质影响较强,北黄海东部沉积物更多受鸭绿江物质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苏北浅滩采集的27个站位重金属元素Cd、Hg、As、Se的含量变化,研究了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富集因子、与Al203、SiO2的相关性以及采用地积累法评价了污染状况。研究发现,4种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砂质粉砂、粉砂等细粒沉积物中,粗颗粒沉积物中的SiO2起着显著的冲淡作用。Hg、Se元素的Igeo均为负值,污染级别为清洁,Cd、As元素造成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6.
晚更新世末期陆架的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更新世末期全球气候恶化,海面大幅度下降,为晚更新世冰期的低海面时期,造成陆架环境的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对中国陆架区第四纪环境演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晚更新世末期古环境研究也有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07.
河口三角洲沉积地球化学是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分析测试实验手段的不断改善和河口三角洲研究的不断潭入,河口三角洲沉积物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沉积磷酸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长江、珠江及滦河三角洲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8.
我国河口地球化学研究近10年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完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反映在对我国一些大的河口体系进行了水体、悬浮体和沉积物中元素、同位素的分布和迁移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珠江三角洲△22孔的沉积特征及地层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先洪 《海洋与湖沼》1991,22(2):148-154
根据珠江三角洲中山市民众乡Δ22孔岩芯的粒度、重矿物、粘土矿物、古生物、地球化学及~(14)C测年等资料,探讨了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划分,Δ22孔地层可分为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两大部分,各自还可划分为三层;并论证了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海进海退过程,认为珠江三角洲受到过两次海侵。  相似文献   
110.
晚古新世的气候环境在地质上具有全球快速变暖、时间间隔短暂的特征。这个时间间隔为晚古新世高温期 ,或称为LPTM。该时期深海快速变暖4~8℃ ,赤道和高纬大洋表层水变暖1~6℃。在深海底栖有孔虫中出现了大范围灭绝事件 ,而表栖浮游生物和陆生哺乳动物也经历了明显的种交替和多样性变化。经过测年 ,LPTM始于54.93~54.98Ma ,LPTM中也可观察到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偏移(CIE)(2‰~3‰) ,这在海洋和陆生化石记录中已得到证实。同位素异常的特征表明了极度富含 12C的储层(例如甲烷气体水合物)曾向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