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海洋学   2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 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对1998年4月22—24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大规模赤潮海域之一的深圳湾的活体水样和福尔马林固定水样进行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群落构成研究。结果发现,深圳湾赤潮水样里仍以甲藻为主,但硅藻也具相当的数量。其中,最占优种为无纹螺沟藻(Gyrodiniuminstriatum),其最高密度为3.6×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换水式毒性试验法研究了壬基酚(nonylphenol)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效应和对鱼体的器官损伤。结果表明,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3.4、351.5、311.2和264.6μg/L,属剧毒物质。与空白对照相比,奥尼罗非鱼血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在最低处理浓度(150.0μg/L)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微核率在≥337.5μg/L时也开始具有显著意义的增加。不同的暴露时间和剂量对血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鳃、肾脏、脾、肝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
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2002年7月19日至12月15日调查了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2种形态氮和5种形态磷的时空分布,同时测定了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含水量与有机质、凯氏氮、氨态氮、总磷、岩屑磷和有机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凯氏氮的平均含量为1060.3μg·g-1,氨态氮在凯氏氮中所占的比例小于4.0%。总磷的平均含量为526.0μg·g-1,自生钙结合磷含量最高,占总磷的47.5%。氮、磷的平面分布基本呈现出湾内高于湾外、养殖区高于非养殖区的总体趋势。有机质、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相对显著,夏季呈上升趋势,秋季有所下降,然后处于上下波动的平衡状态。影响有机质、氮、磷含量季节变化规律的因素主要是养殖动物的种类、陆地排污、鱼虾贝类死亡产生的生物碎屑、水动力和生物扰动。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1月底和12月19 ̄25日对同年11月中我晨至12月底发生于广东饶平 和枯林湾及南澳岛周围海域的大规模赤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是棕囊藻Phaeocystis pouchetii。这种赤潮生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游泳单细胞和群体胶质囊2个生活阶段。游泳单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0 ̄7.2μm,有2根不等长的鞭毛和1根定鞭丝。嫩体胶质囊为球形或近球  相似文献   
16.
对1998年4月15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桂山岛网箱养殖区的赤潮活体水样 和福尔马林固定样品进行优势种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三宅裸甲藻 (Gymnodinium mikimotoi)是此次赤潮的最优势种,最高密度达到 7.6 × 106cells/L。另两种优 势种为斯氏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和螺旋螺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其最高密度分 别达到 1.1× 105cells/L和 104-105cells/L。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都属于裸甲藻类,死后或用 福尔马林固定后细胞要么立即裂解,要么变形缩小。有些种类如螺旋螺沟藻在固定样品中找 不到其踪迹,因而无法精确计数。本文描述的3种赤潮藻在细胞、色素体、核、上锥沟和链状群 体等形态构造及外观上与国外学者所描述的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细胞比日本海域产的稍小。 这可能与珠江口海域纬度较日本低有关。电镜照片显示三宅裸甲藻有一明显的上锥沟,斯氏 多沟藻则营养细胞和孢囊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粤东赤潮重灾区柘林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柘林湾共有浮游植物68属183种.其中硅藻为最优势类群,共51属143种,占总种数的 77.8%;甲藻11属34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6属6种.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丰富度、细胞密度、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平面分布均表现为湾外高于湾内和湾内外侧高于湾内内侧的基本格局,但黄冈河河内浮游植物群落的构成却呈现种类少而密度高的特点.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总细胞数年均值为16.9×104cells/L,周年变动模式为双峰型(高峰位于8月和4月).与上一个周年调查(2000年5月-2001年5月)的总细胞数年均值(36.0×104cells/L)和单峰型周年变动模式(最高峰位于7月)相比,差异较大.这可能是2001-2002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粤东地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以及调查海区无机磷剧减45%所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在群落总细胞数中的百分比年均值从上一年度的58.7%上升至本年度的71.0%,导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上一年度的1.91减少至本年度的1.75.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陆源排污、大规模增养殖业和水体交换对柘林湾高营养盐低浮游植物密度及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具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柘林湾是粤东一个大规模海水增养殖区和赤潮重灾区.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对柘林湾及其周边水域(共设19个站位)进行的叶绿素a含量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a站位实测值年变化为0.01~3.26 mg/m3,均值为0.56 mg/m3.平面分布的基本格局表现为湾顶黄冈河内与湾口外侧海域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湾内的,湾内外侧和东部水域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湾内内侧和湾西部的.结合同步调查的水化数据得知,柘林湾是一个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的海湾,其原因可能与高密度、大规模海水增养殖业引起的水流不畅、水下光照减弱和养殖贝类的摄食等有关.柘林湾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2001年夏季8月,最低值出现在冬季1月和2002年7月,其中2002年7月的叶绿素a含量仅为2001年7月的1/10左右.这种巨大的年际间变化显然与2001~2002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粤东地区于2002年春夏期间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径流剧减和调查海区浊度大幅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虹  黄长江  董巧香 《台湾海峡》2006,25(2):188-193
根据2001年7月~2002年7月间对柘林湾进行的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的调查数据,探讨柘林湾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柘林湾的溶解氧含量年均值为5.88mg/dm^3,呈河口、湾外高,湾内低的平面分布规律.回归分析表明,柘林湾溶解氧含量与NO3-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O4-P、NH3-N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是影响柘林湾水体DO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 1998年 4月 15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桂山岛网箱养殖区的赤潮新鲜水样和福尔马林固定样品进行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此次赤潮共有 7种原因生物,全部属于裸甲藻类,其中最占优种三宅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和优势种斯氏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螺旋螺沟藻(Gyrodinium spirale)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已在本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报道。本文报道其余 4种红色裸甲藻(Gym.sanguineum)、灰白下沟藻(Katodinium glaucum)、螺沟藻98型(Gyrodinium sp. type-98)和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其中,红色裸甲藻是此次赤潮的优势种之一,灰白下沟藻和多环旋沟藻在我国是新记录,螺沟藻98型则可能是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