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In recent decades,the ecohydrology discipline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omplex ecological systems(e.g.,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and lakes),and to furth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In this study,th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cohydrology discipline are elaborat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frontiers and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ands.Overall,the main discipline directions are to develop new ecohydrological monitoring methods,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ecohydro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ir basic theories,to promote integration of multi-scale and multi-variable models by considering both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and to encourage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par-ticularly with the social sciences.Furthermore,the future research interests in China include:combining multi-source information,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s,study-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key ecohydrological variables and their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developing integrated models of ecological,hydrological,and economic processes,es-timating their uncertainty;and cond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hat include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 are further explored for a variety of eco-systems,including forests,grasslands,rivers,lakes,wetlands,farmlands,and cities.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hydrology discipline in China,and will provide a soli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42.
环境考古学具有以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和以考古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两大学科基础。分别由地学与考古学主导的环境考古研究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常常处于脱节状态。史前聚落具备的"自然"、"人文"双重属性使其成为联接环境考古两大研究体系的桥梁,并成为地学与考古学主导的环境考古研究相同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但是,以社会人类学为基础的聚落考古学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其以复原史前社会形态为最终目标。与此不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史前聚落地理研究重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并以史前人地关系及其演化为最终目标。尽管如此,交叉学科特征明显的史前聚落地理研究需要包括地学、考古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展综合研究,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工业的发展与废弃物排放的不断增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广大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简要介绍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系统分析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污染现状以及污染趋势,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特征,着重探讨了农业用地土壤与城市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分异、迁移特征和迁移规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44.
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学科与专业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与区别,并就如何做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5.
海洋社会学作为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发展至今已逾十年,该学科呈现出发展方向趋向以内为主的走出边缘,回归主流;方法论趋向走出应然,回归实证;操作途径趋向走出文本,回归田野。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全球背景与国家战略层面、学生就业需求与深造层面、国内外主要高校教学现状等方面探讨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教学改革关键问题、目标与内容,提出了教学改革应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导向,并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开展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灵活的课程教学形式、加强学科交叉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樊杰  孙威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459-1469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一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科的理论方法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文一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与质量有所提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科学奖励有所进展。近年中国人文一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交叉科学的定位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人文一经济地理学科架构已经成型、基于人地系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方向有所加强、GIS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文一经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并不十分突出、面向政府决策层的服务能力走在前列,但国际交流强度不足、特别是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创新还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的人文一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必须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手段、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完善数据采集和空间模拟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地理科学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整体科学的进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地理科学已迈入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学科间和领域间的深度融合寻求新发展路径,完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服务国家社会之功能,是当前地理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自然科学基金视角,分析了中国地理科学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其与国际前沿未充分接轨,研究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认为地理科学融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认为学科内部体系要根据知识融合需求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助政策引导下地理科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学科交叉融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多领域交叉融合和面向申请代码优化布局的分支学科交叉三大融合发展路径与相应政策工具。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立足于保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政策创新来激励地理科学与其它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建设更具有活力与创新性的学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9.
深圳地区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地下分布规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圳花岗岩发育地区球状风化体(俗称孤石)广泛分布,对地下工程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深圳地区花岗岩孤石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论:深圳地区花岗岩孤石主要成份是微风化花岗岩,60%以上分布在强风化花岗岩层中,残积层和全风化层中也有分布,孤石层面分布高程集中在40.00~70.00m(黄海高程)区间内;80%的孤石揭示“厚度”不超过2.50m,三分之二花岗岩孤石主要发育一层,随着发育层数的增多,出现频率锐减.  相似文献   
50.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简要发展历程,分析了本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创新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科学命题。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新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③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⑤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