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干旱地区春小麦耗水量和节水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春小麦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及其耗水规律,分析了土壤湿度、耗水量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是春小麦的水分临界期,抽穗至成熟期耗水量最多,耗水模系数最大;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适宜土壤水分下限为:出苗至拔节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拔节至抽穗期为60%-65%、抽穗至灌浆初期为55%-60%.灌浆初期至成熟期为50%-55%,本文还对春小麦覆盖地膜的节水增产原因及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黑河流域春小麦节水增产的技术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32.
陆葆跃  严文生  钱国平 《气象》1993,19(10):38-41
根据试验资料,建立春玉米耗水量的数学模式,计算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在此基础上,借助农田水分平衡议程,设计出计算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灌溉量的动态变化议程,综合考虑未来天气趋势和土壤性质的作用,判断未来旱象的发生发展,科学地决策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33.
在干旱区,以农田为核心的绿洲规模过大,对绿洲的稳定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渭干河为例,分析渭干河灌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风沙灾害,揭示了绿洲规模过大、农业耗水量过大。生态用水被侵占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水热平衡、水盐平衡理论分别计算了灌区适宜的规模与耕地面积。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控制耕地规模、确保生态用水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34.
多功能防旱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间试验表明 ,冬小麦喷施多功能防旱剂后 ,能够增大叶片的气孔阻力 ,减少植株蒸腾 ,从而使耗水量减小 ,并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延长小麦灌浆时间 ;叶片离体失水速率变小 ,保水能力增强 ;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具有推广价值 .  相似文献   
35.
徐运成 《地下水》2014,(2):109-109,147
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合理调配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摸清城市的供、排水结构及现状是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通过夏季水平衡测试,分析计算昌图县城区夏季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比例系数,可挖掘城市的节水潜力、科学规划城市供水,为减污、排污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扈家昱 《地下水》2015,(1):130-131
甘肃省黄河流域面积14.59万km2,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25.2亿m3,生产、生活、生态地表水用水量在37亿m3左右。通过自产、入境、出境水量的评价计算和生产用水耗水量及河道、水库水面蒸发量的计算,从流域水量平衡分析和不同行业用水耗水分析,甘肃省黄河流域2010年生产、生活耗水量25.2亿m3,考虑"十二五"新增供水工程耗水量后,总耗水量将基本接近30.4亿m3的分水指标限额,届时要再新增用水量会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37.
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内蒙古河段耗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1999年3月,本次对1999-2011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引水和退水的年内、年际变化以及引排比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遥感图片,核查了黄河干流石嘴山—头道拐河段的引退水口门;分别采用引退水法和水量平衡法计算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引黄耗水量。结果表明:该研究时段内蒙古河套灌区退水量与引水量的比值平均为0.16,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引退水关系比较好,存在"大引大排"现象;引退水法年平均耗水量为75.44亿m3,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平缓;水量平衡法年平均耗水量为56.72亿m3,年际变化非常明显;两种方法耗水量差别明显的原因之一是颁证引退水口门与实际引退水口门数量不相同。  相似文献   
38.
对2001~2004年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发育期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进行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5~7℃,最高温度25~30℃;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最低温度-1~3℃,最高温度21~22℃;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最低温度8~10℃,最高温度21~30℃。花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5~940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开展越冬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花菜越冬的抗灾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9.
真实节水基本概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生 《地下水》2003,25(2):98-102
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以来,项目区通过工程、农业和管理节水措施,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一是不仅项目区,而且全县渠系水、田间水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大大提高,灌溉提取水量大幅度浅少,与此同时,农作物ET值不断下降,预计2010年ET值降到当地平均降雨量。二是灌区各部分耗水量发生显著变化,有项目以后,不仅灌溉提取水量,作物ET大幅度下降,而且深层渗漏也显著减少。三是真实节水效果显著:(1)净开采量大幅度浅少;(2)真实(资源)节水量不断增加;(3)作物ET值不断减少,尤其重要的是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无效蒸发相应减少。四是地下水超采状况显著好转,到2010年项目区可实现地下水的零超采,全县地下水下降幅度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40.
在进行5年的田间试验基础上,从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确定了棉花的适宜耗水量指标,根据棉花的蕾铃脱落率,气孔阻力,纤维品质以及产量结构等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确定了棉花生产的适宜水平指标和干旱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