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25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is study aim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fatty acids in marine microalgae(Isochrysis zhanjiangenisis).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sample preparation on theδ~(13)C value and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we examined eight types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a) drying the sample followed by direct methyl esterification using HCl-CH_3OH;(b) drying the sample followed by direct methyl esterification using H_2SO_4-CH_3OH;(c) drying the sample by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Cl-CH_3OH;(d) drying the sample by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_2SO_4-CH_3OH;(e) fresh sample followed by direct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Cl-CH_3OH;(f) fresh sample followed by direct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_2SO_4-CH_3OH;(g) fresh sample with ultrasonic extraction followed by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Cl-CH_3OH,and(h) fresh sample with ultrasonic extraction followed by methylesterification using H_2SO_4-CH_3 O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δ~(13)C values from Groups a–e,g and h fluctuated within 0.3‰,and the δ~(13)C values of Group f were approximately 0.7‰ lower than the other seven groups.Therefore,the different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s used towards the extraction of fatty acids from marine microalgae may result in different results regarding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and if necessary a correction should be applied.  相似文献   
72.
三种抑制剂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DCMU、氟哒酮及亚油酸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总脂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 DCMU的浓度在 0 .8μmol/ L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抑制率达80 % ,其总脂占干重的百分含量减少了近 30 % ;在 1.0 μmol/ L 时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增加了 10 8.6 1%。 (2 )当氟哒酮的浓度在 8.0μmol/ L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抑制率为82 .9% ,其总脂占干重的百分含量下降了 2 1% ,而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增加了6 0 %。(3)当亚油酸的最终浓度在 4 0 0 μmol/ L 以上时 ,眼点拟微球藻的抑制率达 6 4 %以上 ;大于30 0 μmol/ L、4 0 0 μmol/ L 时 ,EPA占其总脂的相对百分含量在 4 .77%以下 ;在 5 0 μmol/ L 以下时 ,EPA占其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对照组的 2 0 .96 %下降到 19.4 9%以下。结果表明 ,眼点拟微球藻在养殖中 ,当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 ,可以用加入一定浓度的 DCMU或氟哒酮的方法来大幅度提高 EPA的含量。  相似文献   
73.
存贮对海洋微藻活性和脂肪酸分布影响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养许多水生动物时,微藻常常用来作为幼虫饵料,因此培养鲜活做藻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利或其它生物体的污染,而导致微藻培养的失败,常常引起培养的幼虫在发育到商品规格前就食物链中断。如能够提供给孵化场以优质的存贮微藻,对于水产养殖研究和商业孵化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X国学者都已将注意力集中到选择微藻及其存贮技术的研究中(其中保存方法如:冻干存贮、在液态氮中存贮和冷冻浓缩存贮等)。用于海洋动物幼虫和幼年期培养的微藻,其营养价值是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计UI;A)的含量有关的。因此存贮方法必须…  相似文献   
74.
多棘海盘车幽门盲囊极性脂和脂肪酸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幽门盲囊中总脂、极性脂及脂仿酸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脂含量占湿重的7.85%。磷脂中PC、PE、PS含量较高,PI和DPG含量较低。主要的脂肪酸是16:0,18:0,18:1(n=9),20:1(n=9)。20:1(n=7),20:4(n=6),20:5(n=3),22:6(n=3),占总脂肪酸的74%以上。其中以20:1(n=9)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75.
营养盐对螺旋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的氮、磷和碳以及不同的氮源对螺旋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营养盐的浓度对藻体TSFA和TPUFA均有较大影响,而对TMUFA无显著影响;氮源NaNO  相似文献   
76.
在温度为22±1℃ ,盐度为28,硝酸钠浓度分别为75,375,750,1125,1500,1875mg/L的条件下 ,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MACC/B226进行培养 ,测定了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硝酸钠浓度为1125mg/L时 ,三角褐指藻相对生长率最高。在75~375mg/L之间二十碳五稀酸 (EPA)含量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375~1875mg/L之间EPA含量变化不大 ,在1875mg/L时达到最高值 (占总脂肪酸的12.6% )。  相似文献   
77.
几种饵料浮游动物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海水鱼类育苗常用的4种饵料浮游动物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虫、皱褶臂尾轮虫、蒙古裸腹溞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粗脂肪含量分别占其体重的21.54%、9.70%、6.67%和4.66%.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排序分别为蒙古裸腹溞>纺锤水蚤>轮虫>卤虫;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为卤虫>裸腹溞>轮虫>纺锤水蚤.此外,太平洋纺锤水蚤尚含有C226(DHA)高不饱和脂肪酸,这在其它饵料生物中并未检出.卤虫无节幼虫和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组成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占有较大比例,而二十碳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文中讨论了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营养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海水和淡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组织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海水(盐度为28)和淡化(盐度为2)条件下养殖8周的凡纳滨对虾体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2种盐度养殖的全虾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淡化养殖的全虾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从2种盐度养殖的虾壳、肝胰腺、肌肉与血清等组织的矿物元素含量来看,淡化养殖对对虾的组织矿化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淡化养殖的对虾血清蛋白含量下降,而肝胰腺指数却显著上升.2种盐度养殖的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与脂肪酸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淡化养殖的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上升,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微下降.结果表明,盐度对对虾各组织成分的影响是对虾对不同盐度的生境进行渗透调节与离子调控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79.
舟山鱼类油脂中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0.
鲍鱼必需脂肪酸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鲍鱼必需脂肪酸(essentia fatty acid,EFA)营养生理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鲍鱼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花生四烯酸(C20:4n-6)以及EPA(C20:5n-3),但对于不同种类的鲍鱼,这4种EFA效果有所不同。鲍鱼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摄食不同食物而存在一定差异。鲍鱼体内DHA(C22:6n-3)含量极少或痕量。由此鲍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与其它的水产动物存在较大差异。C20:5n-3对鲍鱼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显著提高鲍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改善鲍鱼的繁殖力。鲍鱼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C20:4n-6。C20:4n-6和C20:5n-3之间的协同效应对鲍鱼的营养生理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鲍鱼体内C20:4n-6潜在的生理和生化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这将是以后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