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新疆地区三种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不同生境(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植物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免灌林—免灌林,以及各自的原生生境—原始生境)下三种植物叶片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每个处理5个重复。研究结果显示:土壤C、N、P含量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趋势相似,均表现为柽柳原生地和植物园较高,其他三者相对较低(P0.05)。然而C∶N和C∶P在柽柳原生地中最大,植物园、免灌林和梭梭原生地次之,而沙拐枣原生地最小。N∶P在不同生境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N和P含量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是一致的,即干旱区土壤保持了相对较为稳定的N∶P。三种植物叶片C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沙拐枣最高,其次为柽柳,梭梭相对较小(P0.05),然而,植物叶片的N、P含量主要受物种影响,生境对植物叶片N、P含量影响不显著,叶片N∶P均值为15.91±0.68,介于14和16之间,说明该区三种植物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然而N∶P在不同生境及不同物种的协同作用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干旱区的这三种植物叶片在不同生境中具有相对较为恒定的N∶P。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三种植物叶片的N∶P不随生境土壤N、P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就是这三种漠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内稳性机制,进而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极端环境(干旱,贫瘠,盐碱)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
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评述了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历程和特点,系统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国家重大需求推动了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植被建设是生态恢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土壤生境的恢复、生态水文互馈机理、植物水分关系、生物土壤结皮、基于模型的预测模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地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为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理论创新和生态恢复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3.
Presently, research is lacking regarding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habitat degradation in enclosed bay systems. We established a diagnostic model for enclosed bay habitat degradation (EBHD model) using a multi-approach integrated diagnostic method in consideration of driving force-pressure- state-influence-response. The model optimizes the indicator standardization with annual average change rate of habitat degradation as the basic element, to reflect accurately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and speed of degradation on the diagnostic results, to quantify reasonably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diagnostic indicator to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to solve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during indicator scoring. We then applied the EBHD model for the Sansha Ba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the situation of habitat degradation in the bay, and screened out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gnostic results are consistent in overall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Therefore, the EBHD model is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making a breakthrough in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for habitat degradation in enclosed bay systems.  相似文献   
94.
The process of habitat degradation varies in habitat type and driving force which shows certain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n regional scal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diagnostic model for enclosed bay habitat degrad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whic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habitat degradation during 1991–2012 in Sansha Bay, Fujia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is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for the habitat degradation in large temporal heterogeneity in the bay. On the other hand, the habitat degradation experienced signifi cant spatial variations among six sub-bays.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degradation trend in growing scale shows a more signifi 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leading industries along shorelines. Therefore, we quantifi ed the main characters of habitat degradation in Sansha Bay, and have understo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s of habita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value an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leading to the changes. However, a defi ciency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lack of or inaccessible to the detailed data, which shall be better solved in the future study for accessing more data from more sources.  相似文献   
95.
高质量生境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四川盆地生境质量,更好地揭示人类活动对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盆地2000—2020年的生境质量状况整体水平不高,但呈微弱上升趋势;生境质量空间分布上异质性表现明显,呈现研究区边缘生境质量状况较好、中间盆地底部生境质量整体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生境质量与土地利用程度在空间上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缓慢减弱。研究结果确定了四川盆地生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对维护四川盆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日后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对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特征、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同生育期四合木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和生境间差异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密度、盖度、年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低山、台地、丘陵种群所处生境有利于幼苗更新,其密度和盖度均显著大于高平原和倾斜平原种群\.②不同生境四合木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分为两类:低山、台地、丘陵为一类(A类);高平原、倾斜平原为一类(B类)\.方差分析表明,A类样地土壤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全Fe、Mn、Zn、B、Mo与有效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含水量都显著高于B类。③不同生境四合木体内MDA含量、抗氧化酶类SOD、POD、CAT、AsA-POD、GR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均随5月(营养期)、6月(花期)、8月(果期)而不断升高,二者协同作用共同抵抗干旱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④不同生境四合木抗氧化系统存在差异性:A类样地受到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较低;而B类样地四合木根际土壤干旱程度较高,土壤偏贫瘠,植物体通过提高一定幅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以清除干旱导致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97.
湿地公园规划是目前规划设计部门开始涉及的新领域。湿地植被在湿地公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植被专项规划作为湿地公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本文从水禽生境营造的角度进行植被专项规划探讨,具体阐述湿地公园植被专项规划途径与方法,以期开展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提取了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现存栖息地、适宜栖息地和破碎化栖息地,分析了空间分布格局与现状.结果表明,在云南滇西北地区,现有滇金丝猴种群生存于白马雪山、攀天阁、老君山、黑山、富合山和龙马山这6片独立的栖息地之中,由于长期以来受人为活动影响,南部的黑山、富合山、龙马山破碎化严重,栖息地面积较小,已接近最小生境面积.白马雪山片区连通性好,老君山次之.攀天阁片区是白马雪山南端生境破碎化形成的,老君山周边区域破碎化严重.南部残存的破碎化栖息地是恢复生境和走廊带栖息的基础,各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建立走廊带的条件,但仅有老君山到攀天阁的廊带建设较为容易,而南部的其它区域廊带建设较为困难.北部羊拉片区、南部的剑川片区、最南部的苍山片区都是滇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可作为迁地保护的备选区域.  相似文献   
99.
韩国的乡村林木处于偏远村庄附近,单独的树木或一片树林,往往构成风水因素。乡村林木也有野生动物生境的功能,有益于农业生物多样性。本文中,乡村林木分为4种类型(天然林、半天然林、半人工林、人工林)23个主要树种(优势种或次优势种)。赤松(Pinus densiflora)在50个地点是优势种,光叶榉(Zelkova serrata)在45个地点为优势种。乡村林木立地植物共分125科、519属、1081种。尽管乡村林木占地面积极小,占100 000 km2韩国国土面积的0.00278%,但这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境保护功能。乡村林木不仅是保育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基础,还能为韩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100.
科尔沁沙地沙丘固定过程中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沙丘固定不同阶段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特点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比较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质草地4种生境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并分4层土壤深度分析了土壤理化特性的演变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植物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显著正相关,0~1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最大,随着沙丘的固定,地下10~20、20~40、40~60 cm深度土层的生物量显著增加,植物地上生物量依次增大,分别为2.20、98.10、131.41、190.38 g·m-2,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依次为10.44、1.67、0.81、1.18;(2)随着沙丘的固定,表层土壤容重由1.62 g·cm3下降到1.33 g·cm3,各土层的粉沙和极细沙的占比依次增加,中沙比例依次减小,土壤碳氮含量、碳氮比、pH值、电导率均逐渐增加;(3)地上、地下生物量均与表层土壤碳氮含量、pH值、电导率显著正相关,土壤碳、氮含量均与pH值、电导率、土壤水分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沙丘恢复过程中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与表层土壤颗粒细化、营养物质增多、水分增加密切相关,土壤-植被系统构成了有机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