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6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佩红 《广东气象》2007,29(B12):9-10
利用广东新会1957~2006年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二项分布对预报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会部分月份降水出现正(负)距平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对新会月降水预报、特别是月降水异常的小概率事件预报有实用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32.
管勇 《广东气象》2007,29(B12):27-30
采用1962~2006年的江门地区的5个气象站(新会、鹤山、开平、恩平、台山)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对降水的相对变率、各年份旱涝类型、降水保证率和年、月、季的降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江门地区预防洪涝、合理蓄水和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昌吉市1961—199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昌吉市1961—1997年多年平均逐日太阳总辐射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昌吉市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日总量为22.82MJ.m-2.d-1,太阳总辐射在8~9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昌吉市的太阳总辐射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5.
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艳菊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7,65(4):511-526
利用统一的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指标,重新制作了季风爆发日期的推进图,确证了亚洲热带夏季风最早在热带东印度洋与中印半岛中南部爆发的观点,这发生在26候(5月10日前后),28候(5月20日前后)在南海地区相继爆发,这两个地区的爆发是属同一季风系的不同爆发阶段。以后通过对海陆热力对比、季节内振荡等多方面的分析,对夏季风的爆发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气候学意义下影响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的关键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夏季风最早在热带东印度洋-中印半岛-南海地区爆发机理的一种概念模式图,即大气环流的季节进程是季风爆发的背景条件;而中印半岛及其邻近地区对流活动和感热与潜热加热的迅速增强与北推、印缅槽的强烈加深,以及高原东部地区的西风暖平流作用是夏季风爆发的主要驱动力,其结果是使经向温度梯度首先在这个地区反向并建立强的上升运动区,使热带季风和降水迅速发展和加强;来自不同源地的低频30—60 d和10—20 d季节内振荡的锁相则是夏季风爆发的一种触发因子,正是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亚洲热带夏季风在这个地区的最早爆发。  相似文献   
36.
江门市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31,他引:1  
管勇  黄江辉 《广东气象》2007,29(2):29-31,35
对江门市1961~2005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门市45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023 8℃/年的趋势变暖,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增暖达到最强。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全球同步,尤其是冬季增暖明显。年降水量总趋势以1.57 mm/年的变化率减少,与我国近40年来的降水倾向率变化趋势相同,降水整体变化不明显,但有明显的阶段性,多雨与少雨期交替变化。气候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曾侠 《广东气象》2007,29(2):66-66
2007年第1季度广东省各地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大部偏少。全省共13个县(市)季平均气温位列历史前3位。2月气温异常偏高,全省83个县(市)月平均气温位列历史前3位,其中25个县(市)破或平历史同期最高记录。1~2月由于整体上冷空气偏弱,造成广东省灰霾天气较重。3月下旬出现今年首次强对流天气,佛山遭龙卷风袭击。  相似文献   
38.
曲江近50年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6,他引:2  
杨万春  关鸿志 《广东气象》2007,29(3):30-31,34
利用位于曲江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05年逐年气象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7个有代表性的气候要素,并制作冷暖、干湿指数,综合分析曲江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发现其总体上具有暖、干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9.
华北北部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景涛  郑明倩 《气象》1998,24(2):39-44
使用内蒙古中西部72个地面测站1957~1996年历史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包括黑风暴的地理分布、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年变化、旬变化、日变化等时间变化特征和强度变化;讨论了形成上述变化特征的气候成因。得到如下结论:内蒙古中西部是黑风暴的易发区和多发区,最大中心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朱日和;黑风暴的时间变化特征显著;强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0.
本文用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法对若尔盖等三地的韦伯分布参数k、c进行估算,并用韦伯分布计算风能的指标。计算表明:若尔盖、红原属风能可利用区,用风力发电是有利用价值的;阿坝属风能贫乏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