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移动轨迹聚类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轨迹数据是人类移动行为的表征,能够映射出人的出行模式和社会属性等信息。怎样有效挖掘轨迹数据蕴藏的人类活动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轨迹聚类发现行为相似的类簇,从而探究群体的移动模式是轨迹挖掘和深度应用常见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根据轨迹数据的特点,将轨迹数据模型分为轨迹点模型和轨迹段模型,并据此定义相应的相似性度量:空间相似性度量和时空相似性度量;然后,对两类模型的聚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不同聚类算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应用选取聚类算法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移动轨迹数据聚类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53.
陈勇  苏剑  曹玲  王力  王世梅 《岩土力学》2022,43(Z2):23-34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持水性能和水气运移规律的重要表征,由于其测试过程繁杂、影响因素众多,很难通过系列试验和数学模型全面表达。为探索土的类型和物理状态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以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以反映其形态的3个特征值(进气值、减湿率、残余含水率)为对象,采用数据分析统计方法揭示不同赋存条件对特征值的作用规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物质组成(颗粒级配、粒径尺度、塑性指数)及赋存状态(密实程度、饱和含水率、干湿循环作用、环境温度)是影响其持水性能的常见分析指标,各影响因素对3个特征值的影响特征既有巨大差异也有相互联系,敏感性成果表明代表黏粒含量的塑性指数和反映密实程度的干密度是影响土体持水性能的最主导因素,给出的特征值分布范围考虑了两个主导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朱冰  赵兰兰  李萌 《水文》2015,35(3):53-58
目前我国水文机构存有大量的水文数据,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降低预测的复杂度并提高水文预测的精度,是水文预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数据挖掘中的T-S-K模糊逻辑算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未知、可操作、有相关性的水文模式和关系用于水文预报。本文以抚河上下游3个重要水文站历史数据为实例,建立T-S-K模糊逻辑算法水文预报,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建模型误差较小,预测精度高,可满足实际水文预报需求。  相似文献   
55.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提升主动应对地质灾害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正随着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而日益加剧.但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能实施工程治理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需要利用合理的监测技术进行科学预防.本文从构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入手,通过总结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分别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解决监测数据采集、远程无线传输、结构优化与集成,以及关键信息快速挖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并选取了贵州省开阳县龙井湾滑坡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行,系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能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论夜光遥感数据挖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德仁  李熙 《测绘学报》2015,44(6):591-601
如果从地球上空观测夜间的地球,可以发现人类聚居区和经济带发出夺目的光芒。当夜间的天空无云时,遥感卫星能够捕捉到城镇灯光、渔船灯光、火点等可见光辐射源,这些夜间无云条件下获取的地球可见光的影像即夜光遥感影像。与日间遥感不同,夜光遥感对于反映人类社会活动具有独特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空间数据挖掘。本文首先介绍能够观测夜间灯光的卫星遥感观测平台和传感器,然后从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城市化监测与评估、重大事件评估、环境及健康效应研究、渔业信息提取、流行病研究、油气田监测等方面总结了夜光遥感数据挖掘的现状和特点。最后,文章从新型数据源、知识发现、地面观测和地理国情—世情监测4个方面提出了夜光遥感及其数据挖掘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7.
结合地学眼动实验方法,提出一种以用户视觉为主体的个性化地图推荐模型,避免了个性化推荐技术中冷启动与用户数据稀疏的缺陷,使得在现有的用户兴趣与需求挖掘条件下,个性化服务的推荐结果更加精确。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了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取城市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过程,包括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出租车上下客事件基于时间进行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融合核密度估计(KDE)与兴趣点(POI)分类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了出租车上下客热点区域的挖掘以及居民出行活动规律与城市功能区之间关系的发现.?研究表明:居民的出行活动特征在"工-休"日之...  相似文献   
59.
基于生态事件序列的时态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时态关联规则挖掘的相关定义,介绍了强时态关联规则挖掘的步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时间约束的T-Apriori算法。提出了生态事件和生态时间序列的概念,以我国南海大亚湾海域的赤潮现象为例,研究了基于生态事件序列的时态关联规则挖掘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论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支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和内容进行了讨论,逐一剖析了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格GIS技术、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全面实现地理国情的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