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 is an emplacement of inert material (s) in the subsurface, designed to intercept a contaminated plume, provides a preferential flow path through the reactive media, and transforms the contaminant into environmentally acceptable forms to attain concentration remediation goals at the discharge of the barrier. The phenomena, which help in remediation within PRB, are adsorption/sorption, precipitation, oxidation/reduction and biodegradation. Various materials like zero-valent iron, zero-valent bi-metals, natural zeolites, organic carbon, fly ash, zeolites, limestone, activated alumina, apatites, etc. have been tried by many researchers to remov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ntaminants. In USA, Canada, and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commercial full-scale and pilot scale PRBs are successfully working.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full scale PRBs needs laboratory treatability and dynamic flow column experiments? The concept of PRB is being applied to treat contaminated surface water in the Katedan industrial area, Hyderabad, India. Natio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NGRI), Hyderabad, India, conducted systematic studi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Norwegian Geotechnical Institute (NGI), Norway, to develop PRB technique to decontaminate the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due to industrial effluent. A site assessment study in the Katedan Industrial Area, were carried out and water, soil and sediment from the lakes of the area were found to be pollut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like As, Pb, Cr, Cd, Ni, etc. Adsorption studies at NGRI with synthetic samples and in-situ industrial effluent using different reactive media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like arsenic, chromium, cadmium, copper, nickel, lead and zinc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zero-valent iron and limestone is encouraging in removing As,  相似文献   
22.
张明祥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3):F0003-F0003
2006年6月26日,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和湿地国际组织召开了“通过亚洲湿地调查方法和利益共享者主导的流域管理方法支持喜马拉雅动议项目”研讨会。目的是以研讨会的形式召开项目启动会,交流介绍项目参加国的高原湿地现状,  相似文献   
23.
错卧莫-惩香错火山-沉积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陆块中部南缘。盆地内火山-沉积地层称古新世-渐新世林子宗群,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这套火山岩系属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不同程度表现出负Eu、负Ce、负Nb异常。微量元素K、Rb、Th、Ce富集,Sr、Ba,尤其是Nb、P、Ti亏损。初步认为这套火山-沉积岩系形成于俯冲造弧的构造背景中,是来自于俯冲带的地幔源区基性分异岩浆与陆壳重熔的酸性岩浆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的。同时,俯冲板块上深海沉积物与基性岩浆混合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启动时间在45Ma以后。  相似文献   
24.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 1980~ 1997年 85 0hPa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亚洲赤道地区 (0°~ 5°N)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 ,在亚洲季风区内 ,赤道地区大气动能 (K)的最强中心位于 75°~ 90°E ,次强中心在索马里急流区 (5 0°E附近 )。在 0°~ 5°N ,90°E以东 ,平均的大气动能扰动和赤道上经向风扰动主要起源于西太平洋 ,并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而在孟加拉湾动能中心与索马里急流区之间 ,动能传播方向比较复杂。以上事实说明赤道地区东亚季风系统确实是存在的 ,与印度季风系统中扰动的传播方向不同 ,东亚季风系统中动能和经向风扰动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受西太平洋的影响。在亚洲赤道季风区 ,这两个系统的交界处约在 95°~ 10 0°E附近 ,比过去界定的偏西 5~ 10个经度。  相似文献   
25.
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当阳新店—跑马岗剖面的跑马岗组跨白垩系与古近系 ,所含轮藻、介形类化石的丰富程度极为罕见。跑马岗组的时代问题与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及其陆相辅助层型的建立、印度德干玄武岩沉积夹层的时代、印度与亚洲大陆联合的时代和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事件起因假说等数个重大地学问题 ,以及江汉盆地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密切相关 ,值得重视 ,尽早搞清  相似文献   
26.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相似文献   
27.
青藏块体7级地震相互关系研究初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7级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藏块体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的有序性;大部分地震丛以缅甸转换构造区或滇西南地区7级以上地震为牵头地震,沿两条路线向南北带及西藏地区迁移,具有较为完整的活动图像。  相似文献   
28.
当辛格 ( Mahendra Singh)返回印度对 1月2 6日发生在这个国家的 7.7级地震作破坏评估时 ,他受到热烈欢迎。在普杰市东南约 1 3 0 km处有一座铁路桥 ,那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 Vir-ginia Tech)的工程学教授 1 964年帮助设计并建造的 ,当时辛格刚从鲁尔基大学毕业。1月 2 6日过后 ,该大桥仍然耸立着 ,而许多其他结构物则未能幸免。当 1月 2 6日的地震袭击古吉拉特邦时 ,它在不到 2 min的时间里毁坏了普杰、安贾尔、帕焦、甘地特姆、库库马、勒德纳、Lodai和 Kottar市以及附近的村庄。在距震中 2 40 km的艾哈迈达巴德 ,一些公寓楼的上层和中…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