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天文方面呈现为“物候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等等,曾在历史上长期并存使用,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种现象与民族的迁徙紧密联系,早期的越人和羌人迁徙云南,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甚至是新石器时期。大规模的迁徙意味着文化的迁徙,迁徙可促进文化的发展,也可使文化倒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能否与外界进行交流,吸取先进的成分来发展自己。认同他人的某些传统内容,也会形成地域性的共同文化现象,除历法外,鼓文化也是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42.
论彝族新年     
彝族在一年内要过两次新年,是源于传统的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中原始的阴阳观念,上半年1至5月为阳年,下半年6至10月为阴年。十月历的创立原是以观测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基础,参照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制定每月36天、10个月360天、剩余5至6天安排过新年的太阳历。本文对北斗星座存在着岁差和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证明其不可长期定季节。十月历的原貌应是观测太阳达到北、南回归线时,分别以夏至日、冬至日作为阴年和阳年的开始,冬天的新年十月年占有4天余日,夏天的新年火把节占有1至2天余日。  相似文献   
43.
44.
《地图》2008,(4):13-13
英国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每年都有100万人从全球各地慕名前来参观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巨石阵的建造起因和方法在考古界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学者们猜测其可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寺庙或是计算天文历法的工具。  相似文献   
45.
王国起 《地球》2012,(12):66-67
2012年12月21日注定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传说玛雅人有一个世界末日的预言。这个预言之所以风靡全世界,是因为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方面有着惊人的成就。生活在石器时代的玛雅人测量出的地球公转的时间是365天6时24分6秒,而今天的人们利用精密的科学仪器所测量出来的地球公转的一个恒星年为365天6时9分10秒,误差极其微小,不仅如此,他们对于其他星体的运行周期的计算也异常精确。而这个所谓的预言,就是他们根据历法推算出来的一个结果。那么,玛雅人真的做过末世预言吗?  相似文献   
46.
上次聊了五帝及三代时期的天文历法,通过那些甲骨残片记载的古老天文与蚌骨砌摆的龙虎星斗,领略了“人人皆知天文”的时代。 此篇则是利用我们心灵中的“望远镜”,透过云雾弥漫的时空,将镜头锁定在秦汉之交动荡时代的史景烟尘,管窥战国末年经秦至汉初之天文历法发展变化的几个荧屏画面,在沧桑巨变时遗留在断简残绢及漏帛损瓦中的片言只语中,阅读华夏的古雅文明……  相似文献   
47.
在前文《天历初识·聊四》中粗浅地言及了星纪与太岁躔步的十二辰次之运、行历示时对应的天干、地支等话题。在我国天文历法古籍中,星象之运和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又与五音十二律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48.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历法,《尚书尧典》中云:"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它是指用日、月、星等天文现象来描述、认识时间。在古代天文学中,中国传统天文主要做的就是历法,历经朝代更迭,共制定了102部历法。清朝最后颁行的历法名为《时宪历》,从字义上看就是以时为法,可见历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49.
《湖北气象》1994,(4):23-23
联合国修订历法委员会制订出最佳“新日历”。启用“新日历”后,全世界人民可欢度“国际性节日”和“公休日”.新日历每年仍为4个季度,12个月.每季3个月.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为31天,其余两个月均为30天,每季91天,共13周.上半年和下半年为182天,全年364天.而把原来每年365天的所剩1天放在每年的最后.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