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7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测绘学   763篇
大气科学   2332篇
地球物理   634篇
地质学   1034篇
海洋学   44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芦山地震的红外增温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测对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但实现的难度很大,仍是个世界难题。笔者应用卫星红外异常增温时空演变规律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作了研究,并在2013年4月21日全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了分析。文中简要剖析了芦山地震的构造背景和成因机理。芦山地震是我国西部地震构造区新发生的MS 7.0级大地震,其成因同汶川地震相似,主要受到印度板块NE向对青藏地块推挤,南北压缩挤出断块向SEE滑动,受到四川盆地以西龙门山断裂带强烈阻挡,积能释放后发震。文中重点介绍了红外增温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短临地震预测的过程。震前红外增温异常的动态变化是地震构造活动的反应,时间上一般经历初始增温-加强增温-高峰增温-衰减到发震的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2.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波  郑永光  蓝渝  周康辉  刘鑫华  毛旭 《气象》2017,43(7):845-855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正在从以短期预报为主调整到短期和短时预报并重的业务格局。文章从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及其核心技术。该平台以气象数据组织和图形化表达两个核心要求为牵引,发展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和WEB检索与显示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基于多源观测资料、中尺度数值预报和全球数值预报,发展了集约、高效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从不稳定与能量、水汽、抬升与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出发,以归纳总结的分类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分类强对流短期预报分析技术;应用"配料法"发展的分类分等级的强对流天气客观概率预报技术;强对流短时预报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数值预报释用、多模式预报集成、对流尺度分析、实况和模式探空分析等多项技术,重点实现了从过去3 h实况到未来12 h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强对流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技术在基于多源资料的强对流天气实况与强对流系统监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基于雷达特征量、强对流实况、各类强对流指数和预警信号等多源信息的报警技术。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实现了高效、便捷地接入多种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等多项功能。在预报服务方面,基于WebGIS发展了县级分类强对流预警信号和国家级分类强对流预警预报产品共享技术,实现强对流短时预报业务的高交互性与上下互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3.
多元均生函数模型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原均生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首次引入预报因子变量,建立一个多元的均生函数模型。它适应于气温、降水、热带气旋个数等多种要素预报。新建的多元均生函数模型包含了原模型的优点。而且比原有均生函数模型具有更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主要讨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气象节目的需求、发展以及创新。认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实现新旧媒体的互补是电视天气预报今后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寻找和开发适合新媒体的天气预报节目,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增强气象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福建旱涝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后汛期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96.
热带气旋影响下浙江省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浩  李正泉  雷媛  肖晶晶 《气象科学》2016,36(3):374-381
利用2000—2011年NCEP/NCAR水平风场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浙江省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低频天气图工具,识别出3种与浙江省台风强降水过程相对应的典型低频大气环流型。通过合成分析,划分了与C型环流场和C+SN型环流场相适配的天气关键区。进而结合历史个例,研究了台风强降水期间关键区内低频系统的活动特征,初步建立了热带气旋影响下浙江省强降水过程预报模型,并提出依据模型开展延伸期过程预报的基本思路。对2012年的回报结果表明,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并针对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用于ENSO预测的一种广义典型混合回归模式及其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分析(PC-CCA)的广义典型混合回归模式,用于建立NINO海区SST预报方案.该模式引入EEOF、PRESS准则和集成预报等技术思想,在优选物理因子,确定最佳模式参数的基础上,对NINO海区海温指数所作的超前1—4季度预报试验取得优良效果.试验表明,该模式方案性能稳定,其总体预报技术水平已达到美国NOAA/NWS/NCEP/气候诊断公报(CPC)所用同类模式水平.而本模式方案预报同类产品所需因子数远少于CPC方法。这就有可能为建立我国的ENSO业务监测系统提供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综合优势相似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优势相似法是建立在相似因子群的多项相似与动态相似基础之上的,因此更能反映大气天气过程的实际演变,其预测趋势可最接近天气气候实况。综合优势相似法中相似和不相似这两个预报时段的气象序列的对比分析和严格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相似和不相似两者呈显著差别,才能认定相似有效,以相当高的可信度保证了预报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综合优势相似法操作简便,在2002年濮阳和2004年郑州汛期降水趋势预报中效果良好,可作为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999.
干旱监测预警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宫德吉 《气象》1998,24(8):14-17
提出以降水的应时性、有效性、土层水的后效作用,以及大气温湿状况为依据,建立干旱指标的问题,给出了评价短期气候干旱状况的干旱实时监测和预警指数。同时对如何科学地度量干旱灾害程度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MICAPS3.0的本地化和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APS3.0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预报员提供一个天气分析显示的工作平台。气象预报和服务人员通过此平台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象,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诊断分析气象条件,进行中期、短期、短时天气预报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