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619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元,总结远岸浊积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沉降的关系,确定沙三上、中、下各亚段中的远岸浊积扇虽具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但总体上具有从沙三下亚段到上亚段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面积逐渐增大,并向洼陷方向迁移加厚的趋势,通过上述分析,为进一步确定该区远岸浊积扇生储盖组合规律和进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及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四川区调队在近年的区调中,应用基本层序,层序地层、海底浊积扇等理论和方法,对川西松潘-甘孜造山带复理石区的填图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3.
云南省苍山十八溪发育十分典型的水石流,流动时表面为高含沙洪水,底部为粗相沙砾和巨石,固液两相离析为非均质两相流。流体具有很大的动能和冲击力,对富绕的苍洱平坝区造成危害。为了治灾除害,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对防治目的、治理目标、防治方针与方法,以及实施顺序、程序、方案、技术措施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4.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位于太行山前的唐河、大沙河冲洪积扇交叠部位。“矿水床”深度为60~136m,上更新统下部为石英、长石质粗砂及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质的砾石、卵石。长石类矿物均有风化现象,经过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交替、溶滤作用,在地下水中某些有益组分得以富集,Sr含量0.27~0.476mg/L,H_2SiO_326.47~31.41mg/L,Na9.3~16.6mg/L,矿化度321~475mg/L,属低钠、低矿化度、锶-偏硅酸重碳酸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中,尚含Li,Zn,Br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氚的测试结果:19.21±5.35TU及5.07±3.22TU。抽水试验结果为S=5m时,Q=36~197m ̄3/h。  相似文献   
55.
在提出海底峡谷和海底扇-裙形成的新模式中,可利用盆地充填的数值模拟表示斜坡均衡作用的简单概念。该模式认为,侵蚀削蚀、沉积物跌积(by-pass)和海底扇-裙复合体海相超覆的形成与沉积盆地内自然地理的变化状况相关。盆地边缘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进积边缘表示均衡的沉积剖面朝向盆地推进。它形成于沉积物扩散作用和重力流作用与沉积物供给、盆地沉降及盆地自然地理相均衡的背景;(2)当上部坡度超过均衡坡度时形  相似文献   
56.
川西地区“西康群”研究工作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西康群等岩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由于构造变形复杂,至今沉积地层层序等基本问题尚未解决。运用沉积地质学理论,从造山带演化观点出发,对海底扁和滨、浅海沉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盆地演化的初步设想,并就今后研究提出了若干意见,以促进该项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7.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日喀则群(K_2TK)砂泥质细粒复理石中发育着一种独特的沉积单元——蛇绿岩质砂砾质海底扇。这些扇体规模小,内扇和中扇相序典型。无论是内扇还是中扇,水道都特别发育,而且水道游荡作用明显。盛行砂砾质高密度浊流和粘性碎屑流沉积,沉积物粒度粗,含大量卵石级以上的粗碎屑,具有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其碎屑组分为世界现代和古代海底扇沉积所罕见,主要是蛇绿岩碎屑,并含少量岛弧火山-岩浆岩碎屑和老地层的碎屑。这些扇体具有活动边缘型海底扇的典型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它们发育在雅鲁藏布洋盆闭合、印度板块与藏北板块开始碰撞时的残留复理石盆地边缘。板块碰撞导致蛇绿岩质杂岩体和洋壳物质逆冲、抬升形成一个外弧造山带。该外弧造山带成为这些扇体的主要物源区。同时,强烈的逆掩和纳布作用也可将部分岛弧岩和老地层带到残留盆地边缘,一起作为来源母岩。  相似文献   
58.
燕山地区长城纪扇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燕山地区东部的滦县等地,太古代至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一套百余米厚的陆源粗碎屑沉积。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将其与蓟县地区长城系近底部的陆相沉积地层对比,认为属于常州沟组。1980年,钱祥麟等经过系统的研究,提出这套地层为晚长城纪大红峪期的超覆沉积。此后,这套粗碎屑沉积的性质及其与盆地整体沉积环境系统的关系。一直未能确定。近年来,笔者为此进行了初步的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粗碎屑沉积与其上的碳酸盐沉积构成了较为典型的 Gilbert 型扇三角洲沉积相。该扇三角洲沉积的确立,为燕山地区中一晚元古代坳拉槽南东缘盆地界线的限定以及早期盆地拉张过程中的沉积充填方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丹东地区小岭组植物化石共9属12种。动物化石腹足类4属6种,叶肢介1属2种。均为首次发现。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小岭组应属早白垩世而不属侏罗纪,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同时,阐述了古地理环境和地层特征,并与邻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0.
在深入研究滦平盆地大店子组叶肢介化石时,于该组上部首次发现了网雕饰叶肢介Clithrograpta属,产出层数多,个体数量大,种的分异度高,为冀北滦平盆地大店子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正确建立冀北-辽西陆相侏罗-白垩系的地层格架,提供了关键而有力的古生物证据。根据这一发现和大北沟组至西瓜园组叶肢介化石组合序列,本区大店子组上部(3-4段)可与辽西建昌盆地“义县组”下部(原大新房子组)对比;证明辽西地区缺失相当于本区的大店子组下部(1-2段)地层,西瓜园组大体相当于辽西的义县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