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8篇
海洋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目的:探讨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对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阳虚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普通灸法治疗,每3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阳虚体质证候评分、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0 d后进行回访。结果:中医体质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79.30%(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质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回访总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非阳性体质26 例,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22 例,总有效率为75.86%(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改善阳虚体质疗效颇佳,且疗效持续性长。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9%,对照组为7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血清LH、PRL、FSH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调节内分泌。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按时循经取穴法温和灸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虚痰滞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确保在辰时灸治足三里、丰隆,巳时灸治三阴交,对照组在辰时、巳时以外的任何时间灸治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20、30、40次后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9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G、TC、LDL-C治疗前与治疗20、30、40次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治疗前与治疗10、20、30、40次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G、TC、HDL-C治疗后不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DL-C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按时循经取穴温和灸治疗脾虚痰滞型高脂血症优于常规温和灸。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隔药灸合针刺干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隔药灸合针刺干预。干预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自汗盗汗)及心律异常性指标[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全程内差值超过50 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PNN50)]。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合针刺疗法能够减轻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隔药糊悬灸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药糊悬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评定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最终完成本研究者治疗组28 例,对照组29 例。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24/28),对照组为82.8%(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21/28),对照组为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TC及治疗组TC、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ngⅡ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糊悬灸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可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管紧张素水平。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和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 名处于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隔离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2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量表(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疲劳评定量表(FA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得分情况。结果:2组MBI、SCL-90、FAI和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MBI、SCL-90、FAI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降低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感,缓解疲劳,减轻焦虑,改善睡眠,促进医务人员身心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督脉灸改善阳虚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阳虚体质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2组均予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基础健康调养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督脉灸干预,对照组予常规穴位贴敷干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中医体质评分,脊柱、膀胱经背部热代谢相对温度差(Δt),评估体质疗效。结果:体质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33%(53/60),对照组为66.67%(40/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体质评分,脊柱、膀胱经背部热代谢Δt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督脉灸干预阳虚质疗效明显,且优于常规穴位贴敷,可降低阳虚质患者脊柱、膀胱经背部热代谢Δ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