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61.
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在当今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在人才、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上的竞争.拥有人才优势,就意味着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思考事业发展的同时,就不能不考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显然,气象事业也不例外,其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省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企业化”的理念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地勘单  相似文献   
63.
省物勘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4.
运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OOAD(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等信息技术,建设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数据库支撑平台,实现人才数据采集、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的管理,以及相关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全面、准确、动态掌握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搭建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奠定基础,同时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减少海洋人才报名中招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招聘中需要实际处理的工作为出发点,结合开放的、易扩展的SSH集成框架,设计实现一个友好、方便、易用性高的海洋人才招聘管理系统,从而提高招聘工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6.
正作为一名留学生,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充满着对祖国美好前景的憧憬,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且幸运地成为了环境院编图室的一员。在编图室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从同事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业务知识,还有一种品德,一种精神。那就是在工作中投以饱满的激情,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首先要敬业。敬业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人工作的一种普通要求,是一种对待自己职业应  相似文献   
67.
<正>南京北极阁是前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创业原址。从1928年初气象研究所筹备之日起,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气象研究所迁离北极阁为止的不到10年期间,据我所知,先后在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工作过的约为120人,其中业务技术人员有90%以上,事务管理人员约10人,所内的事务性工作多由业务技术人员兼做,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相互协调、效率也高。在这120人中约有半数,在  相似文献   
68.
69.
张祖勋 《测绘学报》2022,(4):I0003-I0003
同济大学测绘学科诞生于1932年,是中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几乎所有的中国测绘先驱都曾在同济大学工作.我是1955年进入同济大学测量系学习的,后同济大学服从国家需要,测绘学科整建制从上海迁往武汉,成立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迄今,同济大学测绘学科已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杰青、长江、全国劳模等一大批为祖国建设辛勤付出的优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70.
宋长青  刘静  潘峰华 《地理研究》2022,41(12):3383-339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地理学科建设需要做好“四个面向”,其中本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已有12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在时代的驱动下,北师大地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国家社会需求、主动求变,经历了史地一体、独立设系、强调师范性、多元化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拔尖人才与“四有”好老师并重的发展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和推动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争取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地理学本科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