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69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1720篇
海洋学   3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全波形反演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BSR)研究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这是一种将 水平层状弹性介质的反射共中心点道集转换为截距时间-水平慢度域的反演方法. 反演过程 中采用了全局搜索方法与非线性局部搜索方法.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根据走时数据应用非 常快速模拟算法求得速度结构的长波长分量. 第二步,利用波形资料用共轭梯度法求得速度 的短波长扰动分量. 这样,最后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模型包含了长波长与短波长分量. 反演 中利用了多网格参数化技术. 日本东南海海槽双BSR的速度结构的反演表明,全波形反演是 天然气水合物BSR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2.
鄂豫皖交界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与中强地震复发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鄂豫皖交界地区位于东大别山西部,历史中强地震(M≥43/4)主要发生在土地岭-落儿岭及商城-麻城断裂带上,且“互动”和“连动”的特征较为显著。根据这一特征,在研究东大别山区域地质、地壳结构、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可将鄂豫皖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作为秦岭-大别山活动地块中的次级地块的整体活动来看待。该区历史地震活动整体表现为丛集特征,而主要发震断层(土地岭-落儿岭断裂)的历史地震活动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准周期性。地震复发周期研究提示,该地块近期发生M≥5.0左右地震的危险性较大,而霍山-六安地区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主要危险区。  相似文献   
63.
东昆仑山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进行东昆仑山的气候分析,揭示出这片无常规气象观测地区的某些气住特征和变化规律,初步了解到东昆仑山内部的东西差异和其外围的南北区别。通过对辐射因子之一的分析,为该区的其它气象要素推算及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东秦岭造山带两类元古宙地壳基底及其地壳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继锋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6,21(5):470-480
通过研究南秦岭地区陡岭群、武当群和北秦岭地区秦岭群的变质基性岩等的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出东秦岭造山带分布有两种性质及不同归属的元古宙地壳,指出中、古元古代时可能一个统一的地壳基底;南秦岭的中、古元古代地壳是在扬子陆地基底上通过岛弧的侧向加积形成和,北秦岭元古宙地壳则可能垂向增生于一个富入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具古洋壳幔性质的微地块之上,研究还表明陡岭群不是北秦岭地区的秦岭群,而应属于南秦  相似文献   
65.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学法  马建国 《矿物学报》1996,16(3):260-267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区3个沉积物柱样(WP1、WP2和WP40)的32个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区内沉积物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稀土元素含量及总量(ZREE)较低,WP1、WP2和WP40孔的ΣREE依次为72.91×10-6,54.15×10-6和54.18×10-6,REE在粘土粒级中得到了较大富集;②REE球粒陨石标准化的分布模式曲线表现为负斜率,富集轻稀土,WP1、WP2和WP40孔LREE/HREE比值平均值为37.36,26.33和17.16,页岩标准化曲线大致呈水平;③与球粒陨石和页岩相比,Ce都表现为强烈的亏损;以球粒陨石为标准,WP40孔表现为弱的Eu正异常,其他两孔表现为弱的Eu负异常;以页岩为标准,皆显示Eu正异常;④ΣREE纵向变化曲线与CaCO3旋回曲线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上述特征表明:①沉积物的来源复杂,有陆源、火山源、生物源和自生源,在所研究的三个孔中,WP1孔含有较多的陆源物质,WP2和WP40含有较多的火山物质;②被粘土吸附是本区REE重要的存在形式;③沉积物形成环境为氧化条件;④据ΣREE的纵向变化曲线与CaCO3旋回曲线,将本区沉积物自下而上划分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沉积、冰期最盛期沉积和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66.
远洋沉积物是多金属结核赖以生长的场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沉积物中主要成矿元素水成组分在不同地球化学场和不同沉积阶段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成组分的含量比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Mn、Fe、Co、Ni、Cu都是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它们共处于多金属结核、沉积物和大洋水的统一体系中,当结核形成时,Mn、Fe、Ni、Cu在结核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负相关,而Co含量呈正相关。研究区东部结核以富含Mn、Ni、Cu贫Fe、Co为特征,其伴生沉积物相对贫Mn、Ni、Cu、Co,而富Fe,可称之为贫化的地球化学场。研究区西部结核富含Fe、Co而贫Mn、Ni、Cu,其伴生沉积物则相应贫Fe,而富Mn、Ni、Cu、和Co,可称之为富化的地球化学场。可以看出,贫化的沉积物地球化学场,恰恰是寻找富矿结核的最佳场所。早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根据水成组分的含量或含量比,也可相应于结核的形成分为三大沉积阶段,其中的第Ⅱ阶段具有贫化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最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67.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变质玄武岩组成。变玄武岩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030±46(2δ))Ma,INd=0.51161±5(2δ),εNd(t)=+5.7±0.2,代表蛇绿岩中玄武岩的形成年龄。这一年龄的确定,为探讨秦岭区中晚元古代的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68.
王永标  黄继春 《地球科学》1997,22(4):369-37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最新的野外发现,特别是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对东昆仑造山带南坡小区,阿尼玛卿山小区及巴颜喀拉小区北部范围内沉积地层序列进行了重建,根据沉积组合在地层纵向序列上的变化,将本区古海洋在海西-印支斯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浅特提斯海与阿尼玛洋的并存阶段,阿尼玛卿洋的闭合与巴颜喀拉海的诞生阶段,巴颜喀拉浊积盆地的形成阶段和陆内盆地磨拉石建造阶段。  相似文献   
69.
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特征的原油,第一类原油含有丰富的C30 4-甲基甾烷,而C19三环萜烷、双杜松烷(主要是T构型)等代表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分子化合物浓度低,与典型湖相沉积的文昌组烃源岩有良好的可比性;另一类原油具有高丰度的双杜松烷和C19三环萜烷以及较高的Pr/Ph值等,代表着偏氧化环境下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的贡献,但这类原油中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含有只是在文昌组岩石中才有的C30 4-甲基甾烷,因而认为这类油是两套烃源岩的混源产物,恩平组原油的混合比例最高可达80%以上 ,主要分布在惠州凹陷及其南边的西惠地凸起上.原油配比实验表明,即使在文昌组生成的原油中加入50%~80%的恩平组原油,混合油仍表现出文昌组生源的特征.因此,4-甲基甾烷的存在不能作为判识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源主要是文昌组的唯一证据.文昌组烃源岩对珠一坳陷商业性油藏的贡献是普遍的,但恩平组烃源岩对惠州凹陷周边凸起上的油田/油藏的显著贡献不容忽视.正是由于恩平组生成的原油的再次注入,使得早期发生生物降解了的油藏再次充满,使油质变轻.  相似文献   
70.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庙构造是东濮凹陷南部地区的一个含凝析油的富气构造.在研究油藏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地球化学手段研究了气藏中天然气组分、甲烷同位素及惰性气体同位素变化规律、凝析油族组成、饱和烃色谱、色质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油气源分析,探讨了气藏的形成时间与次序,白庙气藏具有多源、多期、复合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