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365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湖南洞庭坳陷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博  张先觉 《现代地质》1996,10(4):532-542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湖南洞庭坳陷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分析、推断了洞庭地区的区域构造格局,深部电性结构及壳、幔高导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2.
宋林康  陈春 《矿物学报》1992,12(1):87-90,T001
本文论述一种据X射线粉晶分析属钍石类矿物结构,但成分上富含高量重稀土(HRE_2O_3达11.51%),且以钇(Y_2O_3达8.69%)为主的钍石矿物。文中在阐述其产状、共生组合及物性的基础上,对其生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物的生成是两次替代作用的结果。铀在其中起了媒介作用;重稀土(特别是钇)在姑婆山主体花岗岩边部相岩石中的明显富集是其生成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3.
赣东北元古代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南古陆东南缘赣东北弋阳—德兴—婺源一线有一条蛇绿岩带,普遍认为它是二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形成于元古代。推断蛇绿混杂岩是元古代古洋壳俯冲时被挤上来的碎片;也有人认为它是中生代二大古陆之间的缝合线。Sm-Nd矿物等时线给出1034±16Ma(MSWD=1.0)的同位素年龄,它符合元古代缝合带的观点,而不利于中生代缝合带。  相似文献   
104.
鄂东北早元古代沉积变质锰矿是我国时代最古老的锰矿之一,是由早元古代锰质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后又经风化富集形成工业矿床。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元素和矿物组合复杂,具有独特性。本文研究了各种组分的演变关系和元素集散因素,为锰质碳酸盐岩在高压绿片岩相区域动力变质及其后表生作用中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5.
湖南新的铜矿类型及其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潜明 《湖南地质》1995,14(1):37-43
南岭成矿区武夷起的北西、南东两侧各有一个铜多金属成矿带,其中包括德兴、紫金山等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有关的著名斑岩型铜矿床。湘东北-湘南地区是南岭北西侧铜多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具有与之相似的斑岩型铜矿形成条件,并根据实际资料在湘东北区、湘南区各提出了1个该类型矿床的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06.
湖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分带及其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九思  杨光辉 《湖南地质》1995,14(4):235-242
湖南主要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存在明显的分带性,自南东向北西,成矿元素逐渐减少,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由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为主,渐变为与沉积期后成矿作用有关的层控矿床为主,赋矿层位亦有逐渐降低之规律,据此,可将湖南内生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带。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是上述成矿分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汞、锑、砷矿床被称为远成低温矿床,与岩体无明显的时空关系。本文以湘中盆地为例,以煤变质程度和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生代古地温场和古地温异常特征,并讨论锑矿空间分布关系,认为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高温的隆起区及其边缘。  相似文献   
108.
何建泽 《矿床地质》1995,14(4):329-334,354
湖南省内生金属矿产资源颇为丰富。钨、锡、铅、锌、锑为省内优势矿种;稀土、稀有、金、银、铜、汞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成矿过程中的主导地质作用,省内金和有色金属矿床可以划分为五个矿订成矿系列。本文对各矿床成矿系列的形成地质背景、产出构造条件、赋矿围岩、矿床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时空展布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陈志强 《湖南地质》1993,12(2):98-101
本文介绍了研究区黄玉产出的地质环境及其颜色、形态、硬度、比重、折射率、多色性、包裹体、红外光谱、重量分布、可用率、加工方法等宝石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0.
在综合分析了清水塘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运用成矿系统功能模拟原理,在矿区内建立了主要矿脉的立体定量预测模型,并在主矿脉的深边部有效地预测了盲矿体,求出了一定的金属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