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144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4432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南海沉积物漫反射光谱反映的220ka以来东亚夏季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越南岸外“太阳号”95航次17954孔220ka以来的沉积样品进行了漫反射光谱分析, 并从中提取F1和F2两个主因子及亮度和红度等漫反射光谱特征值, 发现漫反射光谱F1值和亮度反映了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 而漫反射光谱F2值和红度反映了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含量, 后者可用作东亚夏季风的替代性指标.17954孔沉积物的漫反射光谱F2值显示, 倒数第二次冰消期东亚夏季风快速增长时间约在129ka; 本次工作还发现东亚夏季风在两次冰消期前的氧同位素2阶段和6阶段晚期各有一个异常强盛的时期.漫反射分析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并明显地受低纬地区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研究区梁山组煤系储藏有丰富的高岭岩资源,其质量优良,但具有较高的铁、钛含量,通过X衍射、电子探针对分选后的矿石分析鉴定,发现了铁、钛独立矿物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岭岩中铁主要以赤铁矿的形式存在,钛主要以锐钛矿的形式存在,同时矿石中钛主要以锐钛矿的形式出现,而不是金红石,这可能指示了成矿原始母质中含有基性火山物质.  相似文献   
993.
试论大火成岩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组成大火成岩省的岩浆类型不同,大火成岩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基性火成岩为主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MLIPs),二是以酸性火成岩为主的长英质大火成岩省(SLIPs)。它们都是由于在异常高的地幔热流参与下导致地幔或地壳大规模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独特的巨量岩浆活动是引起多层次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 所。成矿物质的聚集导致成矿作用和矿床的形成是必然的,因此大火成岩省本身就是一个大成矿系统。在这个成矿系统中,由于物源、成分、温度、压力、流体和氧逸度等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种类的矿化和矿床,并构成一定的成矿系列。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中形成的矿床类型有岩浆硫化物型Cr-Cu-Ni-PGE矿床和Ti-Fe 氧化物型V-Ti-Fe 矿床,热液型的Cu-Pb-Zn-Au-Ag矿床,以及远程低温热液矿床等。长英质大火成岩省形成的矿床类型为岩浆和交代型、热液型Cu-Pb-Zn-Au-Ag,W-Sn,U-Th-REE矿床,以及Sb-As矿床等。加强对大火成岩省及其成矿机理的研究,有望形成新的成矿理论和加速超大型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砂岩铀矿矿卷前锋铀同位素特征和512矿床含矿层铀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对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铀同位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砂岩铀矿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滚动式、由氧化向还原环境推进的动态成矿过程,矿体主要定位于Ⅲ区段。根据铀同位素样品在不同氧化还原分带中的分布和矿体的滚动性特征,认为A区定名为地球化学矛盾区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995.
“Variable and Broad Iron Lines around Black Holes” was the topic of the first scientific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XMMNewton Science Operations Centre. This forewor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black hole research, which motivated the workshop's scientific topic.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s are listed and the meeting is shortly outlined. (© 2006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96.
秦岭造山带金矿床类型与构造背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独具特色的秦岭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位于中国南北大陆中央,由古生代盆-岛兼杂的小型陆块及其南北缝合构造带组成,并与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镶嵌,中一新生代陆内造山形成山盆耦合,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造成了闻名于世的秦岭成矿带,形成贵金属,有色与黑色金属为特色的丰富矿产资源,根据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与结构,阐述本区造山-成矿作用机制下在不同构造单元中形成的复杂的金矿床类型,分析了秦岭造山带金矿类型产出的地质背景,分布规律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综合了中国北方孔达岩系和石墨矿床的碳同位素数据 10 2件 ,发现片麻岩石墨 透辉岩石墨 <大理岩石墨 <石墨大理岩方解石 <大理岩方解石 ;混合岩化岩石中石墨δ1 3C总介于有机碳和无机碳之间 ;不同地体片麻岩石墨δ1 3C极为一致 ,变化于 - 2 2 .8‰~ - 2 1.48‰ ,略低于世界有机质平均值 - 2 6± 7‰ ;大理岩的原岩碳酸盐δ1 3C高于 2‰ ,与2 330~ 2 0 6 0 Ma期间全球性δ1 3Ccarb正向漂移事件一致。地质流体是碳同位素分馏、均一化的重要因素 ,是石墨矿床的 3种主要碳源之一 ,是碳的 5种存在形式之一 ,也是碳循环的重要媒介和方式 ;导致热液矿床δ1 3C=- 5‰左右的因素较多 ,依据δ1 3Ccalcite - 5‰得出成矿物质和流体来自地幔的结论值得怀疑 ;中国北方孔达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 ,可能为 2 30 0~ 2 0 5 0 Ma。  相似文献   
998.
彭润民  王志刚 《地球科学》2000,25(4):404-409
东升庙Zn -Pb -Cu矿床和甲生盘Zn -Pb矿床具有鲜明的层控特征, 前者产在中元古界狼山群二组中, 后者则局限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第二岩段内.二者产出层位相当, 根据(1) 含矿地层有岩相(性) 的突变; (2) 含矿岩段地层厚度顺走向和倾向变化性大、厚度突变现象明显, 并存在层间砾岩和滑塌角砾岩, 角砾成分为大小不一的白云石大理岩块、碳质千枚岩、石英团块、凝灰岩块、变粒岩块、变质火山岩碎块、黑云母片岩碎块; (3) 矿体总体呈层产出, 但有一些Zn -Pb -Cu矿体突然变薄, 甚至消失, 形成鱼头状矿体, 且发育角砾状矿石, 角砾成分与层间砾岩的相同, 且还含Pb -Zn矿石或Py矿石角砾; (4) 火山岩或凝灰岩夹层顺同生断裂带分布, 确认其唯一容矿岩组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同生断裂活动.同生断裂系统是含矿热水和火山熔浆进入沉积盆地的通道, 是两大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 但其活动频率、规模与持续时间的差异, 也造成不同的矿床规模和矿体分布.东升庙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限相对长、矿床规模大、矿种多.甲生盘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间短, 矿床规模为大型.   相似文献   
999.
大水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冈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大水式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新类型金矿,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品位高、化学成分简单、易采选、具有委高的经济价值。矿体呈脉状、不规则囊状或漏斗状产于西秦岭造山带三叠纪碳酸盐岩中。矿石主要为一套热液成因的红色、褐色硅化岩和硅质岩,极端贫硫化物。矿石组构和矿物组成等反映出的成矿作用方式主要为热液渗滤交代、构造裂隙和角砾岩孔隙前限空间的充填沉淀作用以及古构造岩溶内相对开放空间中的沉积或堆积作用,构成比较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磁海铁(钴)矿床次火山热液成矿学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磁海铁(钴)矿床颇具特色,以“石榴石-透辉石-磁铁矿”为基本矿石建造;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北山裂陷作用和火成活动晚期,以基性次火山岩浆期后富铁流体的(交代)充填为成矿方式,矿体产于辉绿岩体原生裂隙系统;成矿流体的化学演化具有典型(火山)岩浆期后热深演化特点,形成了一系列热液蚀变其中石榴石透辉石岩有别于传统理解的“夕卡岩”;成矿物质源于碱性玄武岩浆,基性次火山岩浆多次脉动式入侵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