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北承德大庙黑山钒钛磁铁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少卿 《地质与勘探》2013,49(3):458-468
河北承德大庙黑山铁矿床位于大庙斜长岩体南部边缘,大庙斜长岩体由黑山、马营、罗锅子沟岩体和大乌苏沟4个密切伴生的斜长岩和苏长岩体组成,其中钒钛磁铁矿体主要产于黑山苏长岩中。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Mg#顺序依次为:超基性岩>苏长岩>斜长岩>磁铁矿石,反映基性岩浆侵入的时间稍晚于超基性岩。大庙斜长岩体、苏长-斜长岩体的各类型岩石中δ(Eu)具弱正异常,反映原始岩浆为碱性玄武岩浆的特征;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Ce/Pb比值高于地壳平均值,原始岩浆具有幔源特征,大庙斜长岩体产于板内拉张环境。苏长岩化学性质与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黑山、大乌苏沟两个岩体具有相同特征,苏长岩为镁质-镁铁质,富碱质,形成较富的铁、磷、钒、钛矿床;罗锅子沟岩体苏长岩富铁、钛,贫碱,形成的铁、磷、钒、钛矿床很贫或者只有矿化;马营岩体苏长岩富硅铝,贫碱,矿化很弱。  相似文献   
102.
秦彪 《西北地质》2012,(3):20-25
在大量查阅分析和研究前人资料基础上,提出阿勒吞昆多蛇绿混杂岩是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的向东延伸部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西起卡拉麦里—塔克扎勒—大黑山至伊吾县阿勒吞昆多一带,向东可能延伸至蒙古境内。该蛇绿混杂岩中斜长花岗岩产于辉长岩顶部,二者呈突变或渐变接触关系。应用SHRIMP方法对斜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了(351±6Ma)的年龄,这一年龄反映阿勒吞昆多蛇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同时,该蛇绿混杂岩上覆岩系的时代为晚石炭世,表明阿勒吞昆多蛇绿混杂岩侵位时代不晚于晚石炭世。  相似文献   
103.
Several intrusions of ultrabasic to basic composition occur in the Roslagen area of east‐central Sweden in close spatial and temporal associa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1.90–1.87 Ga old early orogenic Svecofennian granitoids. An imprecise Sm‐Nd WR errorchron yields an age of 1895 ± 71 Ma. In spite of the penetrative deformation in the granitoids, the basic–ultrabasic rocks mostly appear undeformed and largely preserve magmatic textures with plagioclase, olivine (in some rock types), orthopyroxene and clinopyroxene, and amphibole as major constituents. The plagioclase is typically very anorthitic (ca. An90). The Roslagen intrusions range in composition from primitive to evolved (Mg# 80 to 49) but contain only 40–50 wt% SiO2. Many samples are highly elevated in Al2O3 (up to 30 wt%), CaO (up to 16 wt%) and Sr (up to 800 ppm), with strongly positive Eu and Sr anomalies, in line with being plagioclase cumulates. Although masked by cumulus effects, the relative trace element contents indicate a volcanic arc signature. The initial Nd isotope composition is homogeneously ‘mildly depleted’, with εNd of +0.3 to +1.1, and the initial Sr isotope composition ‘mildly enriched’, with εSr of +8 to +15. Non‐cumulus rocks with small Eu and Sr anomalies can be used to deduc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rental magma. This LILE‐ and LREE‐enriched and HFSE‐depleted high‐alumina basalt magma, with Mg# of ca. 50–60 and Ca# of ca. 80, most likely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material, enriched by fluids in a subduction environment, at 1.9 Ga. The cumulate rocks apparently crystallized from a somewhat more evolved water‐rich magma with Mg# of ca. 40. Crystallization was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late‐magmatic to post‐magmatic coronas between olivine and plagioclase in the presence of H2O‐rich fluids. The subduction‐related setting would make these intrusions Palaeoproterozoic counterparts of Alaskan‐type ultramafic intrusions, but they differ from those in being plagioclase enriched, possibly reflec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exposur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4.
105.
内蒙古阿拉善庆格勒图地区出露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但其归属尚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最近获得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1826±13 Ma,这是迄今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该区出露的主要变质岩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从拉长石晕彩色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出发,采用显微镜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查明了拉长石不同晕彩区域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建立了晕彩拉长石的晕彩色与成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拉长石晕彩成因进行了有效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拉长石的晕彩色是由层状结构对光的干涉所致,其结构单元层由贫钙和富钙两相长石共同组成,当结构层厚度处于128~292nm之间时出现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色,但结构层表面并不绝对平坦,因而出现了有如地形图中等高线似的干涉色。结构层厚度与钙含量有关,随着钙含量的增加,结构层相应地增厚,晕彩色波长也随之增大。但由于产地和结晶环境的不同,干涉色相同的拉长石钙含量不一定相等,但对于同一产地的拉长石而言,干涉色波长与钙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结晶过程的矿物学记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董传万  徐夕生 《矿物学报》1997,17(3):285-290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中具成分环带的斜长石由钙质斜长石核和膜状中长石两部分组成,它是钙碱性高铝玄武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上升和吸回作用的记录。  相似文献   
108.
张旗 《岩石学报》1997,13(4):528-528
别鲁阿嘎希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带与金矿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锆石U-Pb法测得别鲁阿嘎希石英闪长岩年龄为369Ma。斜长石环带成分振荡,与黑云母共生的角闪石成分显示为富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岩石为幔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和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混合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9.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斜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冷条件下迅速结晶形成的.斜长石斑晶具弱成分环带,斑晶边部的An值稍高或接近于斜长石微晶.微晶斜长石An值与岩浆喷出后的水深以及喷发位置距离岩浆主通道的远近存在一定联系.本区的斜长石斑晶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冲绳海槽地区,而类似于东海陆架地区;斜长石微晶的结晶温度类似于冲绳海槽,表明两地区在岩浆喷出海底后淬火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同样品中橄榄石斑晶研究结果以及已有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资料,可能反映了地幔柱快速上涌使早期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作用较弱,岩浆本身温度高提供了早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寄主岩浆进一步充分反应的热量.计算的斜长石斑晶温度不能反映源区温度特征,后者应高于本文所计算的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110.
作者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取自玲珑花岗岩、包体和胶东群变质岩的25个有代表性的样品,用费氏台测定了113个斜长石颗粒。本文根据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玲珑花岗岩斜长石成分、有序度、双晶类型、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意义,并将玲珑花岗岩与金喆佑、舟桥三男(1972)建立的不同时代花岗岩模式进行了对比。上述研究的初步结果认为玲珑花岗岩属于元古代交代-深熔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