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生代基性辉绿岩墙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山东地区。本研究给出代表性岩墙的U-Pb锆石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4个代表性锆石的LA-ICP-MS年龄范围处于121.9±0.6Ma和124.3±0.5Ma之间(早白垩纪)。岩石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较小,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K和Pb),以及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另外,基性岩墙具有相对一致的(87Sr/86Sr)i比值(~0.7098),负的εNd(t)值(-14.7~-14.5)、εHf(t)值(-31.4~-26.7)和高的Hf模式年龄(tDM1=1817~2024Ma)。研究显示基性岩墙来自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并在上升侵位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影响。总体研究表明,基性岩墙的成因机制与扬子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的碰撞有关,岩浆源区为晚中生代前受俯冲扬子地壳沉积物交代后的富集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22.
阿尔恰勒他乌铅锌矿床是一个矿床分带清晰、控矿机理明显及矿化蚀变强烈的多金属矿床,铅锌矿体产于灰岩地层,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已知矿体上的实验表明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特点.采用激电中梯扫面在矿区圈出了6个激电异常区,并在激电异常区内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查明了激电异常区地下深部构造的电性情况,结合矿区矿体特征及成矿模式,建立了矿区地球物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电性找矿模型,指出倾斜或层状的中低阻电性异常最有可能是含矿构造带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综合物探激电扫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质等信息,圈出2个找矿靶区,经钻孔在Ⅱ号靶区19号线验证,在孔深331~349m见到厚度约18m的矿体.激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技术组合可以在该类型矿床深部找矿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对塔尔气地区中酸性脉岩的地质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该地区中酸性脉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脉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41.4~136.0 Ma和136.5~126.4 Ma两个阶段。其中中性脉岩具有中硅、富碱、准铝质(A/CNK=0.80~0.9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无Eu负异常;而酸性脉岩则表现出高硅、富碱、弱过铝质(A/CNK=1.03~1.24)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大多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塔尔气地区中性脉岩与酸性脉岩可能为两次岩浆事件的产物,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4.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岩墙岭蛇绿岩残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岩残片,应该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墙岭蛇绿岩主要由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整体呈棱形或透镜体状断续分布于侏罗系复理石沉积内,构成典型的网结状构造。糜棱岩普遍发育在岩墙岭蛇绿岩和围岩的接触部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应该形成于增生楔之上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岩墙岭蛇绿岩的发现和确定进一步约束了多龙矿集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5.
航磁异常查证是矿产勘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地面查证,确定异常是否存在,追踪异常源,了解异常源所处的地质环境,对异常作出客观评价,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为后续资料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使用地物化综合方法对黑C-2011-02243号异常查证发现:地质剖面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在地表发现较好的找矿线索;高精度磁测及激电中梯测量则反映了深部地质体及矿化特征.依据查证结果认为,在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时,可优先进行剖面性的地质、高精度磁法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分析上述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安排剖面性的电法测量;如存在进一步找矿信息,可安排面积性物化探测量及工程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26.
27.
Magnetic anomaly profiles over two thin sheets separated by a small distance resemble those of dykes andvice versa. Interpretation of anomalies over a pair of sheets based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ykes predicts a dyke whose centre lies midway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the sheets. The dyke, on the other hand, is magnetically equivalent to a pair of sheets, both lying at the same depth and having the same magnetization.The magnetic anomalies due to a pair of sheets can be interpreted by framing linear equations between the anomalies and their distances measured from an arbitrary referenc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anomalies of dipping sheets with a finite depth extent is indicated.  相似文献   
28.
Recent improvements in the seismological networks on the Ibero-Maghrebian region have permitted estimation of hypocentral location and focal mechanisms for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at South Spain, Alboran Sea and northern Morocco of deep and intermediate depth, with magnitudes between 3.5 and 4.5. Intermediate depth shocks, range from 60 to 100 km, with greater concentration located between Granada and Málaga. Fault-plane solutions of 5 intermediate shocks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y present a vertical plane in NE-SW or E-W direction. Seismic moments of about 1015 Nm and dimensions of about 1 km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digital records of Spanish stations.P-wave forms are complex.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crustal structure near the station, discontinuities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inhomogeneities near the source. Deep activity at about 650 km has only 3 shocks since 1954 (1954, 1973, 1990). Shocks are located at a very small region. Fault-plane solutions show a consistent direction of the pressure axis dipping 45° in E direction. For the 1990 shock seismic moment is 1016 Nm and dimensions 2.6 km. TheP-waves are of simpler form with a single pulse. The intermediate and deep activities are not connected and no activity has been detected between 100 and 650 km. The intermediate shocks may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recent subduction from Africa under Iberia in SE direction. The very deep activity must be related to a sunk detached block of lithospheric material still sufficiently cold and rigid to generate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29.
利用带通滤波方法,将FSU风应力资料分离成ENSO时间尺度上的分量及其剩余部分,将这两部分分别作用于模式海洋(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模式),研究海洋对不同时间尺度大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尺管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分量只占风应力扰动总方差的30%左右,它却能激发出全部异常风应力强迫海洋时所产生的El Nino/La Nina现象和十分相近的SSTA变化周期与振幅。而其余占总异常风应力方差60%以上的部分强迫海洋仅能产生振幅较小的海表温度异常,在非ENSO和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强迫下,海洋中可产生相近振幅的Kelvin波,但SSTA振幅却存在显著差别,表明海洋对大气扰动信号的频率非常敏感,这里从理论上对该现象作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30.
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治汉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7-469
从传统的重力地形改正方法入手,用Delphi语言编制了Windows程序,使得多年来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繁重的手工数图工作能够用计算机完成,且计算精度得到明显提高。最后用甘肃1:20万昌马幅的53个重力测点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