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657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1502篇
海洋学   57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106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海、南黄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粒径分级叶绿素a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了南黄海和东海海域2000年秋季表层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在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0.72 mg*m-3,各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有显著差异,小型(Microplankton,>20 μm)、微型(Nanoplankton,3~20 μm)和微微型(Picoplankton,0.45~3 μm)浮游植物的贡献率分别为31.2%,49.0%和19.8%.小型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江苏沿岸和长江口附近;微型浮游植物在整个海域的分布较均匀,以浙江沿岸和南黄海东部为高值区;微微型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南黄海中部和东海东南部.通过浮游植物粒径分级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调查海域营养盐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相关系数随着浮游植物粒径的增大而从负逐渐变正,说明高的营养盐含量区域较大粒径的浮游植物占有较大优势.依据浮游植物粒径分级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对调查站位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和海域水团的分布以及卫星遥感图显示的水色差异之间有密切联系,聚类分析方法是研究浮游植物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是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次要控制因素,而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纽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最后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3.
This study has determined the ways in which the density, number of speci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rophic structure of free-living nematode assemblages in the subtidal waters of a large southern hemisphere microtidal estuary change spatially and seasonally, and has explored whether those four biotic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cert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Based on data deriv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seasonally at 12 sites throughout the estuary, the densities and number of species of nematodes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distance from estuary mouth, to reach a minimum at sites where salinities were most variable, and then increased slightly in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estuary where salinities were least. Densities were also generally greatest in spring, due largely to increases in the abundance of epistrate-grazing species at this time and thus when the amount of primary food (microphytobenthos) peak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matode assemblage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and, to a lesser extent, grain-size composition and amount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 (%POM) in the sediment. Although species composition changed sequentially along the estuary, the change wa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between sites above and below the area where salinities started to decline markedly and become more variable and %POM increased markedly. This reflected, in particular, far greater abundances of Spirinia parasitifera at the six downstream sites and of Theristus sp. 1 at the six sites further upstream. Species composition underwent pronounced seasonal cyclical changes at all sites, presumably reflecting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of peak reproduction and thus of recruitment.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nematode assemblages changed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in relation to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food sources. Thus, for example, non-selective deposit feeders, such as Theristus sp. 1, dominated samples in the upper estuary, where %POM was by far the greatest, and was rare or absent at downstream sites. Conversely, epistrate grazers, such as species of the Chromadoridae, were most abundant at downstream sites in spring, when the density of the microphytobenthos reached its maximum.  相似文献   
994.
1 INTRODUCTIONTheterm“anastomosingriver”wasfirstappliedbySCHUMM ( 1968) ,referredtostable ,lowbed load ,multiplechannelsystemwithlow gradient,highsinuosityandseparatedvegetatedislands .Thisspecificmeaningon“anastomosis”whichwasfirstusedbyJacksonin 1834endedthesy…  相似文献   
995.
齐宏纲  刘盛和  戚伟  刘振 《地理研究》2019,38(7):1764-1776
跨省流入缩减是广东人口迁移进程中的新现象。基于五普、六普和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本文分别刻画了广东2000—2015年省域和县市尺度跨省流入缩减演化格局特征,讨论了县市单元和典型案例城市省际流入缩减演化分异的成因机理。结论如下:① 201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缩减已初见雏形,四川、湖北、河南和湖南等15省份来粤人口出现下降。② 5年来县市尺度跨省流入缩减态势显著,省际流入缩减的县市比重高达84.09%,省际流入缩减演化格局中以流入扩张转流入缩减类型占据主导,其中省际流入较为活跃的珠三角和外围地市辖区开始出现流入缩减。③ 相比于省际流入持续扩张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均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外资占GDP比重及人口密度是省际流入扩张区发生流入缩减的负向抑制因素,而第二产业就业规模则是其正向促进因素。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是广州和深圳省际流入缩减 分异的主要原因,东莞省际流入缩减与珠海省际流入扩张分别受外需疲软和宜人居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Tian  Yuan  Yu  Chengqun  Zha  Xinjie  Gao  Xing  Dai  Erfu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11):1876-1894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special geography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created the uniqu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s natural water,...  相似文献   
997.
魏柱灯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8):1333-1344
论文基于方志等多源史料提取饥荒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利用语义差异法和指数法构建了清代(1644—1911年)苏沪地区逐年的饥荒指数序列,复原了饥荒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致灾因子及其组合对饥荒时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从时间上看,清代苏沪地区饥荒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季节性及间歇式暴发等波动特征,最严重时段是康乾盛世的中后期及由盛转衰的道光和咸丰时期。② 饥荒的空间分布整体呈“两带、多核”的东南—西北向分布格局,长江两岸、太湖及高邮湖周边一带和废黄河、洪泽湖周边一带是饥荒多发区域。除受区域人口、经济等社会因素影响外,水域格局等地理背景对饥荒多发区的分布有重要影响。③ 饥荒主要环境致灾因素为洪涝灾害,其次为旱灾和风潮,其他灾害影响较小。不同致灾因子组合对饥荒影响不同,单因子致灾的饥荒比例占绝大多数,双因子和三因子对应的饥荒程度整体均大于单因子情形,与水旱灾相关的饥荒分布决定了研究区整体的饥荒分布格局。上述认识对于辨识苏沪地区饥荒高风险区、探索区域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及未来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王博  黄晓军  刘萌萌 《干旱区地理》2020,43(6):1635-1647
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揭示土地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土空间开发状态的 重要指标,对其变化进行监测与管治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构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量化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计算 2000—2015 年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指数,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格局和演化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 回归(GWR)模型识别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 年陕西 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内部空间分异显著,高强度区集中在榆林、延安、西安、安 康等地,低强度区集中在咸阳、宝鸡、铜川、商洛、渭南、汉中等地。(2)陕西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呈 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西安市辖区及周边区县,冷点区分布在延安南部、咸 阳、铜川、渭南和汉中等部分区域;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逐步提升的同时,区域开发不平衡现象 日益突显。(3)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投入力度、耕地资源和地形条件是影响陕西省建 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县域其影响程度大小具有显著差异,且个别因素 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9.
黔桂喀斯特山区年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山区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的植被极易发生退化,且退化后难以恢复。论文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黔桂喀斯特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5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现暖湿化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变化分别介于-15.6~25.6 mm/a和-0.08~0.06 ℃/a之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9 mm/a和0.000 35 ℃/a。过去14 a内,气候变化是影响NDVI变化的关键因素(贡献率约95%),其中降水对植被NDVI的影响大于气温。残差分析表明,近14 a来黔桂喀斯特山区NDVI残差和NDVI残差趋势的均值分别为0.03和0.0007/a,说明人类活动的正效应呈上升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大量耕地、林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在毕节、安顺、贵阳以及河池、柳州、百色一带,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呈较明显的负效应,但是在六盘水、黔西南自治州、遵义和来宾,由于一系列生态还林工程的实施,人类活动则表现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绿色发展效率的研究对于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构建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2005—2017年山东省17地级市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发展效率因考虑实际成本更加可靠、更贴近现实。②2005—2017年间,山东省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峰-谷-峰-谷”的变化特征,且2005—2017年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的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呈现波动变化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对于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到负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和市场化水平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