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09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01.
青岛近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动物32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类群动物5种。群落中优势种以日本美人虾(Callianassa japonic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贡献率较高。平均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近岸海域。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10站和S13站、S3站和S9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40%。ABC曲线表明,S6,S7,S12,S13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中度扰动,其它各站ABC曲线状态正常,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基本未受干扰,处于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2.
为研究福建海岛水域软体动物多样性与分布,根据1990年2月至1992年1月对福建乡级以上海岛水域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海岛水域软体动物有82科97属345种,主要有蚶科(Arcidae)、贻贝科(Mytilidae)、蛤蜊科(Mactridae)、樱蛤科(Tellinidae),帘蛤科(Veneridae)、篮蛤科(Corbulidae)、角贝科(Dentaliidae)、玉螺科(Naticidae)、骨螺科(Muricidae)、蛾螺科(Buccinidae)、织纹螺科(Nassariidae)、衲螺科(Cancellariidae)、塔螺科(Turridae)、笋螺科(Terebridae)、小塔螺科(Pyramidellidae)等.在12个乡级以上海岛水域,福建中南部岛屿水域软体动物物种数较多,北部相对较少.平均生物量为8.81 g/m~2,栖息密度为36个/m~2.生物量厦门岛水域最高(33.18 g/m~2),南日岛最低(0.73 g/m~2);栖息密度江阴岛最高(188个/m~2),湄洲岛最低(4个/m~2).福建省海岛水域软体动物种数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大于春季;数量季节变化,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栖息密度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503.
测试研究了胶州湾近岸李村河、海泊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含量,以石老人近岸沉积物作为对照,对其污染状况与该生境半知菌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村河与海泊河入海口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64和1.75,分别为对照区的23.59倍和10.58倍;李村河入海口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对照区的1.73倍和1.33倍;海泊河入海口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对照区的1.44倍和1.98倍;李村河入海口综合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可培养半知菌数量随着污染程度(污染指数)增加而减少,这种变化与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较强,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增大时,半知菌多样性指数也相应增大,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半知菌多样性指数会迅速下降接近为0.氮磷的变化只对半知菌部分种群的数量产生影响,对半知菌整体的数量以及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4.
2008年春季东海近海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8年春季对东海产卵场及邻近水域的33个大面站位的调查,对春季东海产卵场及邻近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通过Utermhl方法对调查区样品的初步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6属155种(不包括未定名种),硅藻占主要优势,甲藻在物种组成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以温带近岸种为主,少数为暖水种和大洋种,主要的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锥状斯比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311~22 273.15×103cell/L,平均为266.36×103cell/L。在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在长江口门附近存在高值区,杭州湾南部存在另一个次高值区;在垂直方向上,细胞丰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值存在表层。调查水域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布基本一致,在调查区域长江口门附近和杭州湾南部的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05.
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7年1月、4月和10月对青岛近海15个站位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应用香农-威纳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物种均匀度指数对青岛近海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数量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226种,其中多毛类119种,甲壳动物58种,软体动物23种,棘皮动物12种。各站种类数在2~52种之间,种类最少的出现在海域东北部的S2站,最多的出现在西南部的S15站。各站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别较大,最大的为10月的S12站,最小的为1月S2站。物种丰富度的季节变化较显著,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季节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6.
随着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强,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群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进行准确可靠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来确定目标区域的物种丰度和群落结构对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环境DNA技术(eDNA)作为一种非入侵性的新手段,正在迅速发展,然而,eDNA技术易出现假阳性,从而导致实时生物多样性监测不准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与eDNA技术相比,环境RNA技术(eRNA)的快速降解使得它具有减少eDNA监测结果假阳性的潜力。本文概述了eRNA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可行性,主要从eRNA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可检测性和提高检测分辨率的潜力两个方面来介绍;综述了eRNA技术目前在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eRNA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未来将eRNA技术实际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7.
烟台海域中度嗜盐菌分离、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山东烟台海域中度嗜盐菌的分布情况及种群特征,从烟台近海盐场采集的土样和水样中利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得到22株中度嗜盐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比较,选取其中的9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中度嗜盐菌分别属于7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薄壁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刘氏菌属(Liuella)、产微球茎菌属(Microbulbifer)、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其中菌株YTM-8、YTM-12和YTM-13可能是潜在的新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烟台海域中存在有较为丰富的嗜盐微生物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新类型的嗜盐菌资源。  相似文献   
508.
根据2022年8月大潮期间庙岛群岛岛屿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2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17种);定性调查共鉴定42种,软体动物最多(30种)。潮下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低于潮间带定量调查,其中软体动物最多(2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34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82g/m2。潮下带平均丰度为180.2个/m2,平均生物量为708.02g/m2。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187、1.723和0.540;潮下带H′、D和J′平均值均高于潮间带,分别为1.301、2.204和0.669。在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施氏玻璃钩虾(Hyaleschmidti)、平背蜞(Gaeticedepressus)、潮间海钩虾(Pontogeneialittorea)等。潮下带优势种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