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1824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锑矿石分析通常分别采用酸分解系统和碱熔系统,萃取分离后应用容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手段进行单项测定,样品处理繁琐、操作复杂,分析过程常因熔矿不完全而导致结果偏低或失真,难以满足地质测试的需要。本文建立了玻璃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锑矿石中的锑及14种次量元素与伴生元素(Cu、Pb、Zn、As、Co、Ni、W、Ba、S、SiO2、Al2O3、TFe、CaO、MgO)的快速分析方法。用国家标准物质和人工合成标准参考物质拟合校准曲线,对熔融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样品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氟化锂复合熔剂的熔融稀释比例为1:20,以硝酸铵为氧化剂,碳酸锂为保护剂,700℃预氧化,在1050℃温度下熔融完全,有效地防止了As、S的挥发损失,解决了化学法测试样品处理复杂、不能同时测定多元素、测试元素偏少的问题。一些元素的检出限为Sb 0.14%,Cu 0.0027%,Pb 0.0025%,Zn 0.0046%,As 0.0028%,S 0.021%;方法精密度(RSD,n=12)小于5%;选用合成标准物质和实际生产锑矿试样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参考值或化学值一致性良好。本法大部分元素检出限都要稍高于粉末压片法,但操作简单,测试范围更宽,适用于实验室对不同锑矿矿种批量样品中多元素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土壤蚀变碳酸盐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蚀变碳酸盐(?C)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油气化探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对?C 的碳源及其具体矿物形态相知较少,导致该法在业内存在一定的质疑。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表土壤样品、海底沉积物以及钻井岩屑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碳源、分布特征及矿物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化探样品中?C的含量与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陆地地表土壤样品中?C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次为海底沉积物样品,钻井岩屑样品中的最低;而钻井岩屑样品(还原环境)中?C 的δ13C 值比地表土壤样品及海底沉积物样品(近地表氧化环境)都要偏轻;由此推测形成?C的碳源有无机、有机以及混合源三种,各种来源的 C 对?C 的贡献因化探样品所处的地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形成ΔC 的CO2除了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分解产生外,还有少量的由未知矿物提供。  相似文献   
993.
正1 Introduction Songxian at East Qinling mountains in China possesses more than 100 million tons potassic syenite with the average K2O content of 13%and the main mineral phase of K-feldspar which is a kind of potential potassium  相似文献   
994.
正1 Introduction The geothermal solar pond is a kind of special solar pond.I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solar pond,which high 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 can be used to heat brine.When the salt in the brine reaches saturation temperature,it precipitate out and is separated from the brine.Compared with solar pond,the geothermal solar pond does not rely entirely on solar radiation as a heat  相似文献   
995.
正1 Introduction Salt Lake,as a kind of chemical resources,has been attracted to many researchers,especially the resources of lithium.As reported,many kinds of brines exist in the world depending on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brine.Ba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brine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types of chloride,carbonate,sulfate.For different  相似文献   
996.
禾尚田钨锡矿床产于上泥盆统天子岭组碳酸盐岩中,矿床类型为石英细脉带型,脉体具有倾向上延伸长、厚度变化不大等特征。根据区域重、磁及化探资料推测,在九峰岩体与大东山岩体之间的瑶山复背斜,两岩体深部几乎可以相连,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且矿区所做的重力剖面测量工作发现矿区处于隐伏岩体的上凸部位;另外,钨锡矿床的成矿时代与其南北两侧的大东山岩体、九峰岩体时代基本一致,且该时期又为粤北乃至整个南岭地区成岩成矿高峰期;说明禾尚田矿区钨锡矿的成矿与深部的隐伏岩体关系密切,基于此,建立了禾尚田钨锡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3-HClO4-H3P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Δl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 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鄂西峡口地区在构造上属中扬子台地北缘,发育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将峡口地区的栖霞组沉积归纳为7种微相:多类型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含大壳体有孔虫的生物碎屑粒泥-泥粒灰岩、粗枝藻粒泥-泥粒灰岩、破碎的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具定向排列的藻屑—腕足泥粒灰岩、含内碎屑的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含原地珊瑚和藻类的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的垂向序列指示了峡口地区的栖霞组形成于碳酸盐岩缓坡环境,其底部地层沉积于内缓坡局限海相,中上部地层为内缓坡边缘低能生物丘相与内缓坡开阔海相的交替沉积。  相似文献   
999.
RMS提取技术在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维地质建模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碎屑岩储层的应用中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效果良好的方法技术,但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应用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应用PETREL储层建模软件,以地震属性RMS提取技术为建模核心方法,建立塔河4区碳酸盐岩溶洞的分布模型,并且对塔河4区实际洞穴与此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统计,72个样点中吻合的有54个,吻合率为75%,较为准确的再现塔河4区地下空间分布,此模型可为以后的勘探开发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与沉淀强烈控制着深埋藏地层中碳酸盐岩储层质量,与之有关的地质过程是人们多年来不懈研究的热点领域。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所造成的碳酸盐溶解成为近年人们普遍认可的模式,但这不能圆满解释大量存在的不与断裂伴生的深埋藏碳酸盐的溶解机制。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和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埋藏碳酸盐溶解与沉淀机制的研究,认为埋藏过程中盆地的沉降与抬升是碳酸盐溶解与沉淀以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另一重要机制,在改变流体对碳酸盐饱和状况方面具有和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相同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与川东北飞仙关组类似的埋藏历史更有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不是最大埋藏深度,在最大埋藏深度附近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其后盆地持续抬升造成温度降低和碳酸盐溶解,与之有关的次生孔隙形成所造成的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与上覆载荷减小可以得到平衡,次生孔隙得以保存,岩石储层质量改善;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奥陶系埋藏历史不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是最大埋藏深度,古喀斯特发生之后盆地持续沉降造成温度升高和碳酸盐沉淀,并与上覆载荷的增加同步发生,结果是孔隙的封堵、岩石的致密化和储层质量的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