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795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188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度。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建立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天山北坡经济带1990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各类效益的协调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990-2005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有所增长,其中克拉玛依的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最大,而呼图壁的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最小,其余市县呈小幅增长。三大效益子系统在不同的市县具有较大的差异。(2)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11个市县中有6个呈现出不协调状态;4个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总体协调状态不理想。1990-2005年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沙湾、乌鲁木齐、奎屯和乌苏的协调度呈现上升状态;协调度呈下降态势的是阜康、米泉、玛纳斯、呼图壁和克拉玛依,昌吉和石河子的协调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92.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bed load transport in the Diaoga River, a mountain stream in southwest China,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bed load transport with varying sediment supply. The rate of bed load transpor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incoming sediment (load and size). Under the same flow conditions, bed load transport rates may differ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depending on whether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before or after the first flood of the year. The relation of the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versus flow intensity" appears to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s a clockwise looped-rating curve. Experiments also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non-flood season to study bed load transport processes with different incoming load from an upstream section. Bed load with different sizes can be grouped into two types: traveling bed load and structural bed load. Traveling bed load is composed of sediment finer than a critical size, De, and its transport rate depends mainly on the incoming sediment rate. The incoming sediment rate can alter the rate of bed load transport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Structural bed load is composed of coarser sediment and its transport rate closely relies on the flow intensity.  相似文献   
993.
系统分析了地下流体短期前兆异常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提出祁连山地震带地下流体资料存在两类短期前兆异常,即转折型和单一型短期前兆异常,结合震例对这两类短期前兆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预报人员应特别注意该区内的这两类群体异常的特点,并把它应用到该区的地震预报中。  相似文献   
994.
The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Gangdese, Tibet are generally interpreted as the products of anatexis of thickened deep crust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hasa-Qiangtang collision. This paper reports bulk-rock major element,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ic data, zircon U-Pb age data, and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on the Zayu pluton in eastern Gangdese, Tibet. These data shed new light o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pluton. Our SHRIMP zircon U-Pb age dates, along with LA-ICPMS zircon U-Pb...  相似文献   
995.
Zhang  Jingjing  Zhu  Wenbo  Zhu  Lianqi  Li  Yanho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5):981-999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ar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for several disciplines. The multi-scale analysis of service trade-offs and...  相似文献   
996.
The current study is, according to our knowledge, the first study indicating that ion deficit is an important restricto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brown trout populations in very dilute mountain lakes. The brown trout populations in the study lakes may be able to survive solely due to traces of air borne sea salt spray.  相似文献   
997.
内蒙古狼山山前台地成因及其新构造运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狼山地处阴山造山带西段、河套断陷带的西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狼山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构造抬升强烈。研究晚更新世以来狼山的构造隆升对深入了解河套断陷带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隆升过程对河套盆地古地理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狼山山前翁格勒其格和乌兰敖包台地的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T1台地形成于47.4 kaB.P.,其沉积物为晚更新世河套古大湖沉积;T2台地形成于69 kaB.P.,其沉积物可能为黄河流经狼山山前的冲积物。台地特征的分析显示,狼山山前台地主要由构造抬升形成,两级台地记录了狼山晚更新世晚期(Qp3-2)以来的构造隆升过程。69 kaB.P.到47.4 kaB.P.翁格勒其格和乌兰敖包地区的隆升速率分别为1.34 m/ka和1.25 m/ka,47.4 kaB.P.以来分别为0.81 m/ka和1.18 m/ka,狼山南段(翁格勒其格地区)构造抬升有减小的趋势。晚更新世晚期(Qp3-2)以来由于狼山的快速隆升,导致黄河河道不断东迁,河套平原的古河道是其迁移的证据。狼山山前湖岸阶地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晚更新世晚期河套地区发育统一古大湖。  相似文献   
998.
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和饱和H2O花岗岩浆的热液出溶作用是花岗岩类矿床成矿流体形成的重要机制。利用最新式热液金刚石压腔,开展了成矿流体形成机制的原位观测实验。在岩浆热液出溶过程的实验中,初始样品为各类硅酸盐和纯H2O或LiCl水溶液,在H2O饱和状态中,硅酸盐熔体珠不断分异出富H2O的流体。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实验的初始样品为NaAlSi3O8-LiAlSiO4-SiO2-LiCl-H2O。在硅酸盐完全重熔后的降温过程中,硅酸盐熔体珠分离出富H2O熔体相和贫H2O熔体相,压力的突然降低促进了相分离的发生。研究表明:岩浆热液的出溶作用发生在H2O饱和的条件下,是岩浆的“第二次”沸腾作用,对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产生的富H2O熔体易于结晶出粗大晶体,暗示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可能是一些花岗伟晶岩形成的主要机制。两类成矿流体形成机制实验条件的差异表明,Li是花岗岩浆发生不混溶作用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把热液金刚石压腔的原位观测与微束分析技术结合,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分析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999.
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GIS叠置分析与统计分析,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四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 聚落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及地貌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存在密切的关系,构造活动深刻影响着区域地形的高低起伏与地势的陡峭和缓,而早期聚落选址对于平坦地形的偏好使得聚落分布时空特征形成过程中与区域构造密切相关。由于主要受正断层控制,环嵩山地区东部华北坳陷与嵩箕台隆地带呈整体抬升与下降特征,区域发育有大量断块山地丘陵、断陷盆地、平原等地势平坦的地貌单元,大量早期聚落分布于这一区域,甚至一些海拔较高、顶部平坦的山地、丘陵顶部也有早期聚落分布。而边缘地带的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区域,由于多为褶皱控制的褶皱构造山地,区域平坦地形较少,早期聚落则分布较少。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关系研究表明,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起到基础性作用,其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不同自然条件的多种舞台。而人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其通常依据自身的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自然环境栖息、生活。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气象站实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专题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长白山地区气象灾害、火山灾害和地质灾害风险水平的分布数据,基于PSR模型建立了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水平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生态安全等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向东西两端和南北两端逐渐递减的趋势。各等级面积大小排序为:临界安全等级>较安全等级>安全等级>较不安全等级>不安全等级。各县市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生态安全水平大小排序为:长白县>安图县>抚松县>和龙市>临江市,同时各县市的等级构成也有所差异。整体上看,长白山地区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生态安全水平以临界安全等级为主,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驱动力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