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胶东半岛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其矿床是典型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以及次生断裂构造(如望儿山断裂和灵北断裂等)控制的矿床类型。前人在该区域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地表和浅层成矿段,对于深部成矿规律与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新城金矿田是胶东半岛的特大型金矿之一,由新城矿床、曲家矿床和招贤矿床三部分组成。由于受到焦家断裂带控制,在招贤矿区中的科研深钻达到2 500 m以下,为我们研究深部成矿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样品。本文通过该地区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光谱特征(short-wave infrared spectroscopy,SWIR),并结合X 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法和黄铁矿热电性法,选取该地的不同成矿阶段的蚀变岩石和典型载金矿物黄铁矿,并在三维环境中,定量化分析了主要的蚀变矿物——白云母族的短波红外光谱的特征值,揭示其找矿规律与指示意义,进一步提取矿床中蚀变矿物的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1)在靠近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体的位置,伊利石结晶度(≥1.2)和绢云母Al—OH吸收位置(≥2 205 nm)偏高,而在远离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体的位置伊利石结晶度和绢云母Al—OH吸收位置偏低,分别为0.2~1.2和2 198~2 205 nm。(2)X 射线荧光光谱结果提取了该地区20种元素含量,通过对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Al—OH吸收峰位置偏移与Al、K、Si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3)黄铁矿热电性导型在近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主要为P型,远离主断裂的主要为N型。在新城矿区的Ⅰ号和Ⅴ号矿体的顶部到底部整体呈现N-P→P→P-N→N→N-P→P-N和P-N→N-P的规律;在招贤矿区中绝大部分是P型。剥蚀度整体处于在25%~50%,因此在新城矿区约-800 m以下和招贤矿区约-1 500 m以下,仍有较好的深部找矿前景。整体上P型黄铁矿成矿温度主要为180~250 ℃,N型成矿温度主要区间值在380~460 ℃;利用温度场进行三维插值建模,其与三维矿体品位模型空间展布趋势一致。本文综合研究方法为深部矿产资源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将光谱数据、地化数据等多维度信息集成整合,同时使用三维模型可视化功能,对于矿产模型定量化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对北祁连山白银矿田和郭密寺矿田中主要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组分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各矿田的成矿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存在差异,造成不同矿床的矿石和矿石矿物元素组合各具特色。但作为同一类型矿床,它们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特别是同一矿田内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和过渡性,反映了成矿条件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广西五圩矿田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圩矿田各多金属矿床均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富含CO_2的中-低温热液,其物质来源并非单一。其中,热液主要来自动热变质水,有部分岩浆热液掺合;主要成矿元素(Pb,Zn,Sb,As等)由赋矿地层提供;硫具混源特征。成矿时存在一个统一热力场,而且成矿作用以“脉动式”充填方式为主,因而,矿田内围绕矿化中心(热源),出现明显的矿床水平分带现象和多阶段矿化特点。  相似文献   
24.
个旧锡矿大马芦层间氧化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个旧锡矿层间氧化矿床品位高、工业利用价值大,加强这类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于矿山深部及外围的锡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个旧锡矿层间氧化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其矿床成因,并总结出:“背-突式”、“向-断-凹式”、“断-互式”及“断裂式”四种成,矿模式。按这些模式的找矿实践表明,找矿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25.
为对研究区内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内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断裂构造中,主要成矿元素Cu、Pb、Zn、Ag、Sn、Mn的空间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元素组合异常明显,呈NE向带状展布;主要成矿元素及与成矿相关元素的异常表现出10个浓集中心。这些特点的总结和运用,对指导矿山生产和进一步找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刘明  彭省临  王力  杨斌 《矿产与地质》2007,21(4):395-403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是个旧矿集区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构造带,该带中锡、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凹陷带内矿体地质特征、围岩地层含矿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认为,凹陷带矿体是多种成矿物质来源,经历多种地质作用、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矿床,接触-凹陷带锡-铜矿体形成主要与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其次与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7.
李良云 《云南地质》2002,21(3):316-321
个旧东区为锡矿生产的主要基地。随着矿床开采水平不断下降,开采技术条件变得十分复杂,本文根据大量的实际资料,对矿区、矿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地下水的运动、迁移、富集规律,对进一步开展矿区地下水水文地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云南个旧南部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研和大量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地质中对应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对样品和变量进行分类划分和成因解释。首先,将样品和元素进行综合计算,按第一、二因子轴作出样品-元素因子平面图,在图上划分四个象限,按象限进行分类,探讨其样品-元素分类规律。其次,按象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各因子轴所代表的元素共生组成规律和成矿期次。根据上述研究认为第一因子轴(F1)所代表的Sn、Cu、Pb、Cu、Zn、Au、Ag等元素为主成矿元素组合和主成矿期次,而其它因子轴所代表的Mo、W、Bi、Be等元素为次成矿元素组合和次成矿期次。成矿作用是在区域构造应力驱动力的作用下,与花岗岩侵入有关。成矿溶液除来自深源以外,还与周围基性岩体(脉)和围岩密切相关,矿液实质是一种混合矿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充填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和有利 的地层层位中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29.
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驾鹿金矿田有关石英脉主要金属矿物地质产状、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对比性研究了蚀变岩和石英脉两类金矿床中产状、粒级、晶形、破碎程度不同的各世代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组合、比值特征及演化和不同世代撤离铅矿、地表褐铁矿、软锰矿的含金性,建立了两类金矿的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30.
文章主要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石居里矿田内Ⅵ号沟、Ⅷ号沟、九个泉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地区银硐沟、猪嘴哑吧等矿床对比。结合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古洋脊或弧间、弧后拉张环境确定矿床类型,将上述3个矿床归属为蛇绿岩Cu(Zn)-S型矿床(类塞浦路斯型)。建立综合成矿模式的基本要求:(1)矿床具有一定的时控性,有一定的含矿层位;(2)生长性断裂的积极参与;(3)海底火山喷发、喷气中心与次级盆地双向控制;(4)多元热流体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