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者认为肺吸虫病发生在肝脏系少见病例,以CT认识和诊断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与肝结核、肝脓肿、肝包虫囊肿等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临床上肺吸虫病多见脑部,肺,及皮下组织,我院病理科近十余年在肝脏发现肺吸虫病也是仅有一例,上述疾病CT表现均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有规则环状增强,斑点状钙化灶,单房及改变及大小不等的结节。组织学上的改变,肝细胞混浊肿胀,液化,变性,坏死,钙化,所不同处寄生虫病的病理组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26例由于外力作用致使眼面部广泛异物存留。临床应用X线的归咎常见漏诊及定位困难,因此采取CT定位达到异物诊断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颅脑转移瘤的来源、分布部位及瘤周水肿三者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54例颅脑转移瘤检出93个病灶,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将颅脑分为三个区:1区指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区;2区指大脑半球;3区指小脑、脑干。水肿分为四个级别:0度无水肿;1度ETR<=1;2度1相似文献   
34.
作者报告了100例脑脓肿,其中一般性脑脓肿62例、脑内小脓肿38例(强化灶小于1.5cm),并对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CT表现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了4例在妊娠期间CT检查出来脑积水畸形病例,CT表现为幕上大片低密度区域,基底节和部分枕叶地结构完整,幕上脑室系统消失,脑组织形状结构不规则,大脑镰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36.
CT球管耙偏移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GE sytec 2000i为例,详细描述了由此引起的扫描停止,机器伪影等现象及分析、处理过程,并通过与管衰老相比较。进一步述了两者的共同点及在图像质量,管电流稳定性,检测过程等方面的区别,最后总结出一套检测与判断耙心偏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CT扫描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而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发现外伤及其程度高度敏感,专门和准确,使得许多外伤患者,特别是肝外伤得以做手术治疗,CT成像能有效地显示肝外伤保守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38.
本文阐述了CT与M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不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不能替代,X-CT便宜,速度快;X-CT业已证实其特征及长处,其局限性也已经明确,而MR在这些方面,尚待继续探讨。在检查组织内小钙化灶方面CT大于或优于MR,CT显示皮质骨比较好,因而在诊断外伤方面优于MR。MR不能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内出血,因而在大多数急症方面CT优于MR。在显示血脑屏障的破坏方面,增强CT扫描优于MRI,这种情况只有在MR静脉注射造影剂得到广泛应用后才可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9.
图象恢复在工业CT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以影象增强器为检测系统的目标旋转式工业CT,分析了其图象退化的因素,采用对一维投影数据进行图象恢复的方法来提高CT图象质量。文中给出图象恢复公式,从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图象恢复的结果可看到所用方法提高了图象清晰度。  相似文献   
40.
影响CT球管寿命的非质量因素是指对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产生影响的因素。笔者通过对多年工作实践的总结,从操作技术、维修保养等方面探讨诸因素对CT球管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